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20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毛织物精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对羊毛和锦纶进行混纺得到混纺纱线,再使用抗菌聚氨酯作为整理剂对混纺纱线进行处理;在制备抗菌聚氨酯时,利用对苯二酚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反应生成对苯二酚丙烯酰胺,再通过自由基反应,将苯二酚丙烯酰胺对蓖麻油进行改性,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蓖麻油;将改性后的蓖麻油与聚乙二醇2000混合作为多元醇,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抗菌聚氨酯;经过抗菌聚氨酯处理后的混纺纱线抗菌性能良好,断裂强力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毛织物精纺,具体为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羊毛纤维不仅具有天然吸湿透气、弹性、柔软等优良属性,而且保暖性能极佳,多用于秋冬季节的服装,是服装领域最常见的材料之一。羊毛纤维原料珍贵,加工工序复杂,因此产品价格普遍较高,主要用于高档西装、制服等产品。

2、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羊毛产品正逐步向轻薄化、功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在开发轻薄型羊毛面料时,由于羊毛材料质地柔软,羊毛纤维的强力不够,在上机编织过程中容易断纱,因此纺织得到的面料存在强力不达标的问题。而锦纶纤维强度高、耐磨性好,同时又兼具质轻柔软、吸湿性和回弹性优异的特点,因此将锦纶短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可以赋予薄型面料更高的强力。此外,由于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极易虫蛀且容易滋生细菌,因此提高羊毛纤维的强度和抗菌性能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

4、s11:将纯净水和抗静电剂混合后分别喷洒在羊毛原料和锦纶原料上,放置24~30h,得到抗静电处理的羊毛和锦纶原料;

5、s12:对锦纶原料采用毛纺梳理法,上机回潮率控制在4~8%,梳毛油剂用量为锦纶总重量的0.5~1%,锦纶条出条条重为5~10g/m;

6、s13:将羊毛和锦纶条按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条;对混合条进行纺纱,得到混纺纱线;混合过程中加入和毛油,和毛油的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0.5~1%;

7、步骤2:

8、s21:将对苯二酚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混合,加入催化剂浓硫酸,在30~40℃下反应8~10h,静置沉淀、抽滤、洗涤至滤液ph值为6.5~7,得到对苯二酚丙烯酰胺;

9、s22:取蓖麻油和对苯二酚丙烯酰胺作为反应物,与光引发剂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混合,加入到丙酮中,在0~5℃、氮气气氛中紫外光照射,反应36~48h;将产物溶解在乙酸乙酯中,用饱和氯化钠萃取,在80~100℃下真空干燥,回收得到改性蓖麻油;

10、s23:将原料脱水,在70~80℃、氮气环境下,取聚乙二醇2000、改性蓖麻油混合,得到混合多元醇;向混合多元醇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反应2~3h,保持反应温度,加入1,4-丁二醇扩链反应,使用丙酮调节体系粘度,反应1~3h,继续加入乙二胺调节ph值至7~7.5,搅拌30~60min后,旋蒸脱除丙酮,加水乳化得到固含量30~40%的抗菌聚氨酯;

11、步骤3:

12、将抗菌聚氨酯、平平加o加入到水中得到整理剂;将混纺纱线在清水中浸渍5~10min后,在整理液中浸渍15~20min,二浸二轧,轧余率75~80%,在80~100℃下烘干3~5min后,在120~150℃下焙烘3~5min,得到抗菌混纺纱线。

13、进一步的,s11中,按重量百分数计,将95~97%纯净水和3~5%抗静电剂进行混合。

14、进一步的,s13中,混合条中,按重量百分数计,70~75%羊毛和25~30%锦纶条。

15、进一步的,s12中,对苯二酚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按摩尔比1:1进行反应。

16、进一步的,s22中,按双键摩尔比(2~3):1将蓖麻油和对苯二酚丙烯酰胺进行反应。

17、进一步的,s23中,各组分用量,按重量份数计,80~90份混合多元醇、55~63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2份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8~14份1,4-丁二醇。

18、进一步的,s23中,混合多元醇中,各组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数计,70~80%聚乙二醇2000、20~30%改性蓖麻油。

19、进一步的,s23中,抗菌聚氨酯的固含量为30~40%。

20、进一步的,步骤3中,整理剂中,抗菌聚氨酯含量为20~25g/l;平平加o含量为1~2g/l。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抗菌聚氨酯作为整理剂对羊毛锦纶混纺纱线进行处理;从而赋予了混纺纱线良好的抗菌性能,同时提高了断裂强力。在制备抗菌聚氨酯时,按摩尔比1:1将对苯二酚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反应,生成具有抗菌性能的对苯二酚丙烯酰胺,并引入双键;利用自由基反应,将对苯二酚丙烯酰胺引入到蓖麻油中,实现对蓖麻油改性;按双键比(2~3):1将蓖麻油与苯二酚丙烯酰胺反应,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蓖麻油;将改性后的蓖麻油与聚乙二醇2000混合作为混合多元醇,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抗菌聚氨酯。经过处理后,抗菌聚氨酯大分子沉淀在纤维之间,不仅起到抗菌的效果,还对纤维的相对滑移起到了限制作用,能够克服了混纺纱线之间的应力不匀问题,因此整理后的纱线的断裂强力得到提高。

22、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混合多元醇中,需要将改性蓖麻油的用量进行控制。由于蓖麻油本身具有疏水性,其用量过高会导致聚氨酯的亲水性下降,从而降低混纺纺纱制成的面料回潮率,此外,改性蓖麻油用量过高还会导致聚氨酯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成膜性能下降。因此在混合多元醇中,按重量百分数计,将聚乙二醇2000控制在70~80%、改性蓖麻油控制在20~30%最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按重量百分数计,将95~97%纯净水和3~5%抗静电剂进行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3中,混合条中,按重量百分数计,70~75%羊毛和25~30%锦纶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2中,对苯二酚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按摩尔比1:1进行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2中,按双键摩尔比(2~3):1将蓖麻油和对苯二酚丙烯酰胺进行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3中,各组分用量,按重量份数计,80~90份混合多元醇、55~63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2份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8~14份1,4-丁二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3中,混合多元醇中,各组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数计,70~80%聚乙二醇2000、20~30%改性蓖麻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3中,抗菌聚氨酯的固含量为30~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整理剂中,抗菌聚氨酯含量为20~25g/L;平平加O含量为1~2g/L。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混纺纱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按重量百分数计,将95~97%纯净水和3~5%抗静电剂进行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3中,混合条中,按重量百分数计,70~75%羊毛和25~30%锦纶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2中,对苯二酚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按摩尔比1:1进行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2中,按双键摩尔比(2~3):1将蓖麻油和对苯二酚丙烯酰胺进行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精纺羊毛锦纶混纺纱线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千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浩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