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207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属于矮塔斜拉桥施工技术领域。步骤一:制作异型分丝管索鞍,异型分丝管索鞍的弯曲半径与双套管式索鞍的外管的弯曲半径一致;步骤二:拆除双套管式索鞍的内管、抗滑索夹、抗滑锚筒,凿除抗滑锚筒内的环氧砂浆,并清理双套管式索鞍的外管内杂质;步骤三:将异型分丝管索鞍穿入双套管式索鞍的外管内,且异型分丝管索鞍两端外露塔壁长度相同;步骤四:异型分丝管索鞍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双套管式索鞍对应侧的垫板相连接。本申请具备分丝管道,在受力均匀的同时,采用小型施工机具实现斜拉索钢绞线的单根换索、张拉、调索,且索鞍两端无需灌注高强砂浆,便于斜拉索的后期维护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属于矮塔斜拉桥施工。


技术介绍

1、索鞍作为矮塔斜拉桥在塔上的主要受力构件,埋设于主塔内部,钢绞线斜拉索穿过主塔内预埋的索鞍后,锚固于桥塔两侧的主梁上。早期建造的一些矮塔斜拉桥项目,受技术条件限制,索鞍采用的是双套管式构造,索鞍外管埋设在混凝土主塔内,内管中灌注高强环氧砂浆使索鞍段钢绞线与内管粘结为整体。

2、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采用双套管式索鞍结构,如图1、2所示,存在以下问题:

3、1)索鞍内所有钢绞线堆叠挤压在一起,钢绞线及索鞍受力不利,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4、2)斜拉索钢绞线在主塔索鞍的内管里面因灌注的浆料粘结形成了一个整体,无法进行单根钢绞线更换,需使用大千斤顶对斜拉索进行整体放张、整束切断,操作不便。

5、3)换索施工时,需强力凿除索鞍两端锚固筒、抗滑索夹和砂浆体等,整体拆除索鞍内管与索鞍段钢绞线,拆除困难,存在安全风险,施工期间对交通管制要求较高。

6、4)无法采用现有的分丝管索鞍技术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具备分丝管道的功能,在受力均匀的同时,可采用小型施工机具就能实现斜拉索钢绞线的单根换索、张拉、调索的功能,且索鞍两端无需灌注高强砂浆,便于斜拉索的后期维护和更换。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基于异型分丝管索鞍实现的,所述异型分丝管索鞍包括若干异型分丝管,若干所述异型分丝管层层叠设布置,钢绞线分别穿设异型分丝管;所述异型分丝管分别包括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两侧对称设有直线中段和直线下段,所述直线中段设于圆弧段和直线下段之间;所述圆弧段两端分别与直线中段一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直线中段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直线下段顶端圆弧过渡连接,两所述直线下段底端圆弧过渡连接;

3、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制作异型分丝管索鞍,所述异型分丝管索鞍的弯曲半径与双套管式索鞍的外管的弯曲半径一致;

5、步骤二:拆除双套管式索鞍的内管、抗滑索夹、抗滑锚筒,凿除抗滑锚筒内的环氧砂浆,并清理双套管式索鞍的外管内杂质;

6、步骤三:将异型分丝管索鞍穿入双套管式索鞍的外管内,且异型分丝管索鞍两端外露塔壁长度相同;

7、步骤四:异型分丝管索鞍与双套管式索鞍的外管轴线重合,异型分丝管索鞍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双套管式索鞍对应侧的垫板相连接;

8、步骤五:一所述定位板上安装灌浆管,另一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排气管;所述灌浆管、排气管与异型分丝管索鞍、外管之间的间隙连通;

9、步骤六:填料经灌浆管压注于异型分丝管索鞍与外管之间间隙内,待填料固化后,完成对主塔索鞍的改造。

10、两所述直线中段之间的夹角为55~65°,两所述直线下段之间的夹角为115~125°。

11、所述异型分丝管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件。

12、所述异型分丝管的厚度为1~3mm。

13、所述填料为高强浆料。

14、所述定位板中心分别开设定位板内孔;所述定位板内侧面分别设有对中凸台,所述对中凸台设于双套管式索鞍外管内;所述定位板上还开设排气孔和灌浆孔。

15、所述定位板内孔的形状与层层叠设的若干异型分丝管相匹配。

16、所述异型分丝管索鞍段钢绞线剥除pe护套并包覆防滑层。

17、所述防滑层的厚度≥0.5mm,与索鞍间的摩阻系数μ≥0.3。

18、所述异型分丝管索鞍的外径小于双套管式索鞍的外管的内径。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

20、1、异型分丝管索鞍尺寸比常规分丝管索鞍尺寸小15%左右,异型分丝管索鞍的轮廓外径小于双套管式索鞍的外管的内径,满足安装要求。

21、2、异型分丝管索鞍与主塔原双套管式索鞍外管之间压注浆料后固结成为永久预埋件,在不影响塔的结构形式下即可实现索鞍的改造。

22、3、异型分丝管索鞍可以实现单根换索、单根张拉、单根调索要求,且异型分丝管内每根钢绞线均对应一个独立的穿索孔道,钢绞线之间互不干涉、相互平行,受力更加合理;

23、4、张拉设备更轻便,斜拉索预紧、调索、放张均使用单孔千斤顶进行施工,换索施工期间,对交通管制要求更低。

24、5、异型分丝管索鞍段钢绞线剥除pe护套并包覆防滑层,以增加异型分丝管与钢绞线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抗主塔两侧不平衡力,防止斜拉索相对滑动,无需再在抗滑锚筒内安装抗滑件或灌注环氧砂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基于异型分丝管索鞍实现的,所述异型分丝管索鞍包括若干异型分丝管,若干所述异型分丝管层层叠设布置,钢绞线分别穿设异型分丝管;所述异型分丝管分别包括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两侧对称设有直线中段和直线下段,所述直线中段设于圆弧段和直线下段之间;所述圆弧段两端分别与直线中段一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直线中段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直线下段顶端圆弧过渡连接,两所述直线下段底端圆弧过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直线中段之间的夹角为55~65°,两所述直线下段之间的夹角为115~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分丝管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分丝管的厚度为1~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高强浆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中心分别开设定位板内孔;所述定位板内侧面分别设有对中凸台,所述对中凸台设于双套管式索鞍外管内;所述定位板上还开设排气孔和灌浆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内孔的形状与层层叠设的若干异型分丝管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分丝管索鞍段钢绞线剥除PE护套并包覆防滑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的厚度≥0.5mm,与索鞍间的摩阻系数μ≥0.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分丝管索鞍的外径小于双套管式索鞍的外管的内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基于异型分丝管索鞍实现的,所述异型分丝管索鞍包括若干异型分丝管,若干所述异型分丝管层层叠设布置,钢绞线分别穿设异型分丝管;所述异型分丝管分别包括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两侧对称设有直线中段和直线下段,所述直线中段设于圆弧段和直线下段之间;所述圆弧段两端分别与直线中段一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直线中段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直线下段顶端圆弧过渡连接,两所述直线下段底端圆弧过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直线中段之间的夹角为55~65°,两所述直线下段之间的夹角为115~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分丝管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桥换索的主塔索鞍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分丝管的厚度为1~3mm。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平单继安许奇峰姜平杨晓海游晓祥何费薛美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法尔胜住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