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203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包括:长条状外壳和设置在所述长条状外壳内部的检测泵、注液泵;所述注液泵用于将注入电解液注入蓄电池单体;所述检测泵用于在注入电解液时检测蓄电池单体内的实时电解液液位;所述注液泵的入液口连接入液软管,出液口连接注液管;所述检测泵的入液口连接检测进液管,出液口连接检测出液管;所述入液软管从所述长条状外壳的一端伸出,用以插入待注入电解液中;所述注液管、所述检测进液管和所述检测出液管从所述长条状外壳的另一端伸出,用以插入蓄电池单体的注液口;其中,所述检测进液管作为检测管,长度设置为固定值,范围设定在蓄电池单体的最低液位线和最高液位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


技术介绍

1、一列电客车有两组蓄电池,每组蓄电池由80个1.2v 160ah的单体串联而成,主要作用是在无dc1500v供电时,为电客车的控制系统、车门系统等供电。

2、蓄电池电解液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会生成水蒸气从通气孔排出,根据电客车检修规程要求,蓄电池的液位高度需保持在最低液位线上方30-65mm之间,因此一般需每三个月对蓄电池单体液位高度进行测量并补充蒸馏水。

3、如图1所示,蓄电池组安装在电客车底部的蓄电池箱体内,蓄电池与车底的空间高度一般在30cm左右,并且各个单体蓄电池之间是紧密排列放置的,使得在进行蓄电池液位高度测量及加液作业时,因作业位置较高且空间狭小,导致作业人员操作极不方便。

4、现有的蓄电池液位高度测量和加液工具均为手工作业工具,如图2所示,具有以下缺陷:

5、1、在进行加液作业时,先使用注射器从容器中抽取蒸馏水,再注射到蓄电池单体中,但由于蓄电池上方空间小,作业难度大;

6、2、每个蓄电池单体均需多次检测和加液,使得作业流程十分繁琐;

7、3、在进行液位高度测量是,由于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测量的高度产生误差;

8、4、蓄电池电解液具有腐蚀性,人工测量存在安全隐患,且无法进行带电加液作业。

9、5、蓄电池液位的标准范围为最低液位线上方30-65mm,人工加液完成后,蓄电池单体液位高度虽满足规程要求,但很难保证所有蓄电池单体液位高度的统一。

<br/>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包括:长条状外壳和设置在所述长条状外壳内部的检测泵、注液泵;

4、所述注液泵用于将注入电解液注入蓄电池单体;

5、所述检测泵用于在注入电解液时检测蓄电池单体内的实时电解液液位;

6、所述注液泵的入液口连接入液软管,出液口连接注液管;

7、所述检测泵的入液口连接检测进液管,出液口连接检测出液管;

8、所述入液软管从所述长条状外壳的一端伸出,用以插入待注入电解液中;

9、所述注液管、所述检测进液管和所述检测出液管从所述长条状外壳的另一端伸出,用以插入蓄电池单体的注液口;其中,

10、所述检测进液管作为检测管,长度设置为固定值,范围设定在蓄电池单体的最低液位线和最高液位线之间。

11、基于上述,所述长条状外壳的另一端的侧壁开设管路出口,所述注液管、所述检测进液管和所述检测出液管从所述管路出口伸出;所述管路出口上设置有用于该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启、闭控制的按压式触发行程开关。

12、基于上述,所述按压式触发行程开关包括微动开关和按压限位机构;

13、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所述长条状外壳另一端的端壁;

14、所述按压限位机构包括中空的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两端的限位板,所述筒体可上下运动地穿设在所述管路出口,一端的限位板用于与所述微动开关的动触点接触,另一端的限位板用于与蓄电池单体的注液口接触;

15、所述注液管、所述检测进液管和所述检测出液管从所述筒体的一端进入,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伸出。

16、基于上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长条状外壳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8.4v转3.3v电路、电池电压采集电路、3个状态指示灯电路、蜂鸣器电路、lm358电流检测电路、校准按键电路、行程开关电路、stm32f030f4p6主控芯片电路以及检测泵和加液泵驱动电路。

17、基于上述,所述长条状外壳采用塑料材质。

18、基于上述,所述长条状外壳在所述检测泵和所述注液泵两侧开设有多处散热窗。

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的加液方法:

20、将所述注液管、所述检测管和所述检测出液管插入蓄电池单体的加液口后,启动所述检测泵并开始检测蓄电池单体内的电解液高度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其中,以所述检测泵是否检测到有液体流过判断蓄电池单体内的电解液高度是否符合规程要求;通过检测所述检测泵的工作电流大小判断是否有液体流过;

21、若蓄电池单体内的电解液高度不符合规程要求,启动所述加液泵加液,同时,所述检测泵实时检测蓄电池单体内的电解液高度;

22、当所述检测泵检测到蓄电池单体内的电解液高度符合要求时,所述加液泵和所述检测泵停止工作;

23、在将所述注液管、所述检测管和所述检测出液管抽出蓄电池单体的加液口前,启动所述检测泵运行预设t时间,将其内部的电解液排空再停止工作,至此蓄电池单体加液完成。

24、基于上述,当将所述注液管、所述检测管和所述检测出液管按压插入蓄电池单体的加液口后,所述按压式触发行程开关自动触发启动所述检测泵;

25、当将所述注液管、所述检测管和所述检测出液管抽出蓄电池单体的加液口后,所述按压式触发行程开关自动断开,此时驱动所述检测泵运行预设t时间。

26、基于上述,所述检测泵设置电流校准模式和工作模式,还设置有校准按键;

27、所述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开机前长按校准按键开机,开机完成后松开校准按键,所述检测泵进入电流校准模式进行电流校准;电流校准完成后所述检测泵进入工作模式;

28、若开机不进行所述检测泵的电流校准,所述检测泵直接进入工作模式。

29、基于上述,在加液过程中,设置声光提示。

30、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具体的说:

31、1、本专利技术装置通过按压式触发行程开关的设置,只需操作装置将管束插入蓄电池单体的加液口,按压式触发行程开关即可在装置自身重力作用下被触发,拿起装置按压式触发行程开关即可自动断开,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装置插入蓄电池后,即可自动检测、自动加液、自动停止。

32、2、本专利技术装置采用的注液泵流速1.5l/min,一个蓄电池单体的加液作业可在25s内完成,加液速度快,大大缩短了电客车蓄电池组加液的整体作业时间。

33、3、由于蓄电池单体之间液位高度统一,本专利技术装置通过设置固定高度的检测管,所有蓄电池单体的液位高度在加液完成后能统一到符合规程要求的液位高度,便于后期管理和数据分析。

34、4、本专利技术装置自动检测、自动加液、自动停止,作业过程中无碱性液体飞溅,操作人员无需近距离接触蓄电池与碱性电解液,降低作业风险。

35、5、本专利技术装置尺寸为300*28mm,并且长条状外壳的设计,重量不超过500g,不仅携带方便,且可单手握持,使能够轻松对纵深处的蓄电池单体进行加注。

36、6、本专利技术装置通体采用绝缘材质,安全可靠,即使在蓄电池单体带电工作时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状外壳和设置在所述长条状外壳内部的检测泵、注液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长条状外壳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8.4v转3.3v电路、电池电压采集电路、3个状态指示灯电路、蜂鸣器电路、LM358电流检测电路、校准按键电路、行程开关电路、STM32F030F4P6主控芯片电路以及检测泵和加液泵驱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外壳采用塑料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外壳在所述检测泵和所述注液泵两侧开设有多处散热窗。

7.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的加液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液方法,其特征在于:

<p>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液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加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液过程中,设置声光提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状外壳和设置在所述长条状外壳内部的检测泵、注液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客车蓄电池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长条状外壳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8.4v转3.3v电路、电池电压采集电路、3个状态指示灯电路、蜂鸣器电路、lm358电流检测电路、校准按键电路、行程开关电路、stm32f030f4p6主控芯片电路以及检测泵和加液泵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伟程相勋刘润田吴帅杰许大为谷红军袁少磊曹治超杨浩浩杨光吕宾宾刘冰洁刘帅陈怡帆何雨澎王亚彬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