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187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制备,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2D平纹叠层板材或3DN陶瓷基复合材料板材难以制备大尺寸螺钉、销钉,且制备的小尺寸的螺钉、销钉的抗拉、抗剪切强度也较低的不足之处,制备方法在现有的制备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基础上,通过机械加工进行粗加工后,增加了制备纳米线的步骤,然后再制备陶瓷基体、进行紧固件加工得到紧固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制备,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耐高温、耐磨耐蚀和良好的韧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制动系统等多种工业领域。针对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航发、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其构件多为具有不规则外形的大型复杂薄壁构件,在集成制造过程中拆分和组装时,构件需采用紧固件进行连接成型,紧固件包括沉头螺栓、双头螺栓、螺钉、销钉等。

2、在现有研究中,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螺栓采用2d平纹叠层板材(cn101265935a)或3dn陶瓷基复合材料板材(复合材料学报,2014,31(3):653-660)切割制备,上述两种材料制作的螺栓由于切割螺纹,使得螺栓圆周方向的纤维束沿轴向被切断,从而因纤维不连续导致螺栓受力承载不均匀,出现螺纹牙易断齿、螺柱易断裂、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受两种材料的厚度限制,无法制备性能稳定的m10、m12尺寸螺栓;此外,受限于2d平纹叠层板材的剪切强度介于面剪强度和拉伸强度之间,加之2d平纹叠层板材的层间孔隙大,易发生分层损伤,因此,由其制备的螺栓抗剪切性能也大打折扣,加工的螺栓牙易产生缺齿,存在性能分散大、抗挤压性能弱、承载有限等问题。同样的,由于圆周方向无连续纤维,上述两种材料也难以制备m12以上的大尺寸螺钉、销钉等,制备的小尺寸的螺钉、销钉的抗拉、抗剪切强度也较低,无法满足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航发、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应用需求。而仅仅在陶瓷基复合材料内部生长纳米线(cn 107686366 a),仅能提升材料内部骨架结合力,仍然无法解决紧固件连接处强度弱的问题。

3、因此,为了确保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组合装配的可靠性,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螺纹牙增强工艺,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制备中,制备具有高承载能力、抗剪、抗拉伸性能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为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集成制造提供有力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2d平纹叠层板材或3dn陶瓷基复合材料板材难以制备大尺寸螺钉、销钉,且制备的小尺寸的螺钉、销钉的抗拉、抗剪切强度也较低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s1.选择纤维预制体的结构及材料;

5、s2.对纤维预制体进行预处理,除去其表面杂质;

6、s3.制备界面:采用cvd或cvi法在纤维预制体内部制备pyc界面或bn界面,从而得到带有界面的纤维预制体;

7、s4.预致密化:采用cvi法在带有界面的纤维预制体内部制备陶瓷基体,从而得到陶瓷基复合纤维预制体;

8、s5.机械加工:对步骤s4得到的陶瓷基复合纤维预制体进行加工得到陶瓷基复合材料芯柱;

9、s6.制备纳米线:在负压环境下,将陶瓷基复合材料芯柱浸入催化剂和其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再将陶瓷基复合材料芯柱取出放入真空管式炉中,向其中通入有机聚合物先驱体进行反应生长纳米线,得到纳米线强韧化芯柱;

10、所述有机聚合物先驱体为三氯甲基硅烷、聚碳硅烷、聚硅氮烷、聚锆碳烷、聚硼锆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所述催化剂为二茂铁、苯乙酸铁、二茂镍、乙酸镍或氯化镍,催化剂的浓度为3-8wt.%;

12、s7.制备基体:采用cvi法在纳米线强韧化芯柱内部和表面制备陶瓷基体;

13、s8.紧固件加工

14、将步骤s7得到的内部和表面制备陶瓷基体的纳米线强韧化芯柱加工为紧固件。

15、进一步地,步骤s6具体为:将催化剂与其溶剂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在-0.5~-0.1mpa的环境下,将陶瓷基复合材料芯柱浸入所述混合溶液中,保持30~50min后取出;保持cvi炉内真空度为-0.5~-0.1mpa,以3~10℃/min的升温速率升高温度至反应温度,通入有机聚合物先驱体、催化气体以及稀释气体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000~1200℃,反应时间为3~6h,反应完成后,以3~10℃/min的速率降温至500~700℃,再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线强韧化芯柱;

16、所述溶剂为二甲苯、环己烷或环戊烷;

17、所述有机聚合物先驱体的流量为50~100ml/min;催化气体为h2,流量为500~800ml/min;稀释气体为ar,流量为100~300ml/min。

18、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为:将纤维预制体放置于真空炉配套试样架上,将纤维预制体置于真空炉内等温区的中心位置,向真空炉内通入先驱气体以及稀释气体、催化气体进行沉积反应得到bn界面或pyc界面,从而得到带有界面的纤维预制体;真空炉内的压力为2~5kpa,真空炉温度为650~900℃,沉积反应时间为10~50h,pyc界面和bn界面厚度为200~1500nm;

19、所述先驱气体为bcl3和nh3,或者c2h4;bcl3流量为100~400ml/min,nh3流量为300~700ml/min,c2h4流量为100~400ml/min;

20、所述稀释气体为ar,流量为300~500ml/min,催化气体为h2,流量为700~1100ml/min。

21、进一步地,步骤s4中,陶瓷基体为sic陶瓷基体,步骤s4具体为:将带有界面的纤维预制体放置于试样架上,将试样架置于真空炉内等温区中心位置,向真空炉内通入先驱气体、稀释气体和催化气体进行反应,得到密度为1.3~1.7g/cm3的陶瓷基复合纤维预制体;反应温度为700~1100℃,反应时间为8~200h,真空炉内压力为1~5kpa;

22、先驱气体为mts,流量为100~500ml/min;稀释气体为ar,流量为300~2500ml/min;催化气体为h2,流量为750~2500ml/min。

23、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界面为bn界面,bcl3的流量为100ml/min,nh3的流量为400ml/min,ar的流量为500ml/min,h2流量为900ml/min;

24、步骤s4中,反应温度为900℃,反应时间为200h,真空炉内压力为1kpa,陶瓷基复合纤维预制体的密度为1.5g/cm3;mts流量为200ml/min;ar流量为500ml/min;催化气体为h2,流量为750ml/min;

25、步骤s6中,在-0.1mpa的环境下,将陶瓷基复合材料芯柱浸入所述混合溶液中,保持50min后取出;所述催化剂为二茂铁,其溶剂为环己烷,二茂铁浓度为5wt.%,mts的气体流量为50ml/min,h2流量为500ml/min,ar流量为250ml/min。

26、进一步地,步骤s7中,陶瓷基体为sic基体,步骤s7具体为:

27、将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将纤维预制体放置于真空炉配套试样架上,将纤维预制体置于真空炉内等温区的中心位置,向真空炉内通入先驱气体以及稀释气体、催化气体进行沉积反应得到BN界面或PyC界面,从而得到带有界面的纤维预制体;真空炉内的压力为2~5kPa,真空炉温度为650~900℃,沉积反应时间为10~50h,PyC界面和BN界面厚度为200~1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纳米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将纤维预制体放置于真空炉配套试样架上,将纤维预制体置于真空炉内等温区的中心位置,向真空炉内通入先驱气体以及稀释气体、催化气体进行沉积反应得到bn界面或pyc界面,从而得到带有界面的纤维预制体;真空炉内的压力为2~5kpa,真空炉温度为650~900℃,沉积反应时间为10~50h,pyc界面和bn界面厚度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来飞郭楚楚冯丹妮叶昉张毅王卿刘光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