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及卷取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及卷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178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包括沿卷筒圆周方向相隔120°设有的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及第三压头槽,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和第三压头槽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第一槽面的槽面宽度大于第二槽面的槽面宽度,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之间夹角为120~135°,第二槽面的顶点到第一槽面的垂直距离为压槽深度,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和第三压头槽的压槽深度均不同。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卷取时,根据不同的带钢厚度,带钢头部藏在压头槽内,带钢头部剪切断口的棱角不会接触第二圈带钢,不受外层带钢的挤压,从而消除卷取压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带钢生产,特别涉及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及卷取方法


技术介绍

1、冷轧后的带钢通过连续退火机组退火炉完成再结晶退火后进入卷取机卷取,卷取机卷筒为可涨缩的圆柱形。由于带钢退火后材质软化,带钢分卷的剪切断口截面为矩形,卷取时卷取张力形成的钢卷层间压迫致使各层带钢在对应带钢头矩形棱角的位置产生带钢宽度方向的横向压痕。在大型冷轧厂的连续退火机组,这种卷取压痕年均1100吨以上,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有技术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2、专利cn 102371289 a一种卷取机的卷筒,为一个带有活动钳口的卷筒,卷取时,卷筒处于停转的静止状态,带头进入钳口后,钳口的活动夹板通过液压缸加紧带头,然后再启动卷取与带钢同步运行;在卸卷时也必须先打开钳口。生产效率低。并且由于钳口的夹紧,使带头有一个硬折角,造成卸卷困难。

3、专利cn 103008393 b一种卷取机卷筒的钳口装置,为活动钳口咬紧带头。其特点同样是卷筒必须在静止状态下,将带头引入钳口,钳口夹紧带头后,才能进行带钢的缠绕卷取,生产效率低。并且这种钳口式卷筒由于带头的硬折角,卸卷时,卷筒不能进行松内圈的反向旋转,卷筒需要很大的胀缩径范围,结构复杂,投资大。

4、专利cn 201055873y一种冷轧带钢卷取机卷筒,卷取机必须在静止状态下,将带头引入钳口后才能进行卷取运行,生产效率低。

5、上述三种方案还有如下缺陷:卸卷时卷取机停转,卸卷小车上升托起钢卷,卷筒沿卷取方向点动使带头脱离钳口。然后钢卷车承载钢卷退出卷筒,由于钳口造成带头的硬折角,使得带头与卷筒接触拉动,容易产生钢卷抽芯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解决卷取机钢卷的压痕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包括沿卷筒圆周方向相隔120°设有的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及第三压头槽,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和第三压头槽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第一槽面的槽面宽度大于第二槽面的槽面宽度,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之间夹角为120~135°,第二槽面的顶点到第一槽面的垂直距离为压槽深度,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和第三压头槽的压槽深度均不同。

4、所述的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和第三压头槽的长度与卷筒长度一致。

5、所述的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之间圆弧过渡,第二槽面与卷筒外圆之间圆弧过渡。

6、所述的第一压头槽的压槽深度为12~15mm,第二压头槽的压槽深度为18~20mm,第三压头槽的压槽深度为24~26mm。

7、采用卷取机无压痕卷筒的卷取方法,退火机组卷取机包括1#卷筒和2#卷筒,带钢连续运行,两个卷筒交替卷取,具体步骤包括:

8、1)当1#卷筒处于卷取的工作状态时,2#卷筒处于待卷停转状态,根据带钢厚度,确定2#卷筒的带头即将进入的压头槽,使该压头槽的边部处于2#卷筒准备点r2,2#卷筒准备点r2到2#卷筒进入点n2的弧长l2=w2-3×d2×π;

9、其中:

10、w2为退火机组卷取机分卷剪切点c到2#卷筒进入点n2的行程,单位mm;

11、d2为2#卷筒7直径,单位mm;

12、2)当1#卷筒上的钢卷满足卷取重量后,分卷飞剪进行剪切,分卷飞剪启动的同时,2#卷筒空转启动,2#卷筒的线速度与分卷后带头运行的线速度相同,分卷飞剪的剪切完成后,带钢尾部被1#卷筒收取;剪切后的带钢头部仍向2#卷筒前进,皮带助卷器由卷筒带动旋转,带钢头部从选定的压头槽进入,平行搭接在该压头槽的第一槽面表面,带钢与2#卷筒以相同的线速度运行,并在皮带助卷器作用下完成缠绕,带钢缠绕大于20圈后,皮带助卷器退出,2#卷筒继续卷取;

13、3)当1#卷筒上钢卷卷取完成,卸卷车将钢卷从1#卷筒上退出,钢卷完全脱离1#卷筒后,1#卷筒压接带钢头部的压头槽旋转至1#卷筒的准备点r1,1#卷筒的准备点r1到1#卷筒进入点n1的弧长l1=w1-2×d1×π;

14、其中:

15、w1为退火卷取机组分卷剪切点c到1#卷筒进入点n1的行程,单位mm;

16、d1为1#卷筒直径,单位mm;

17、4)2#卷筒卷取完成后,分卷飞剪剪切带钢,2#卷筒停止转动,带钢尾部停留在钢卷上方,卸卷车托住钢卷,卸卷车承载钢卷从2#卷筒上退出,同时,2#卷筒开始反向旋转,让钢卷芯处的带钢头部沿倾斜的第二槽面5向外层方向紧靠。

18、5)2#卷筒卷取完成后,分卷飞剪剪切带钢的同时1#卷筒空转启动,剪切后的带钢头部向1#卷筒前进,带钢头部从1#卷筒选定的压头槽进入,在皮带助卷器作用下完成缠绕,皮带助卷器退出后继续卷取,分卷剪切后重复步骤1)至步骤5),实现两个卷筒交替卷取。

19、步骤1)或步骤5)中确定卷筒的带头即将进入的压头槽为:

20、0.5mm>带钢厚度≥1.0mm,选定第一压头槽;

21、1.0mm>带钢厚度≥1.5mm,选定第二压头槽;

22、1.5mm>带钢厚度2.5mm,选定第三压头槽。

2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1.采用本专利技术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卷取时,根据不同的带钢厚度,带钢头部藏在压头槽内,带钢头部剪切断口的棱角不会接触第二圈带钢,不受外层带钢的挤压,从而消除卷取压痕。

25、2.无压痕卷筒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之间为定位线,卷取时带头从第一槽面进入,带头进入后不超过定位线。

26、3.第二槽面为斜面。卸卷时卷筒反向旋转将带钢头部向外层带钢推靠,以利于卸卷。

27、4.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之间圆弧过渡,第二槽面与卷筒外圆之间圆弧过渡,使带钢接触并受到卷取的挤压力之后不会使带钢出现压痕;钢卷退出(卸卷)卷筒反转时,圆角的地方不会使压头槽钩住带钢头部,保证卸卷顺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卷筒圆周方向相隔120°设有的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及第三压头槽,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和第三压头槽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第一槽面的槽面宽度大于第二槽面的槽面宽度,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之间夹角为120~135°,第二槽面的顶点到第一槽面的垂直距离为压槽深度,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和第三压头槽的压槽深度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和第三压头槽的长度与卷筒长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之间圆弧过渡,第二槽面与卷筒外圆之间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头槽的压槽深度为12~15mm,第二压头槽的压槽深度为18~20mm,第三压头槽的压槽深度为24~25mm。

5.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机无压痕卷筒的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退火机组卷取机包括1#卷筒和2#卷筒,带钢连续运行,两个卷筒交替卷取,具体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取机无压痕卷筒的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或步骤5)中确定卷筒的带头即将进入的压头槽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卷筒圆周方向相隔120°设有的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及第三压头槽,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和第三压头槽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第一槽面的槽面宽度大于第二槽面的槽面宽度,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之间夹角为120~135°,第二槽面的顶点到第一槽面的垂直距离为压槽深度,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和第三压头槽的压槽深度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头槽、第二压头槽和第三压头槽的长度与卷筒长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取机无压痕卷筒,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爽王金鹏于世练崔岚侯珍珠张倩王闯马诗曾王新李宜洲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浦项冷轧薄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