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智能物料配送方法技术_技高网

智能物料配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02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2
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物料配送方法。上述方法包括设定配送程序,启动第1次配送模式,使配送设备根据接料指令、输送指令及卸料指令依次发生动作,其中,在完成自动对接动作后,控制漏液回收组件的承接回收件错开设置于第一出料管;接着启动第2次配送模式:升降平台控制缓冲罐脱离接料罐;同时控制第一驱动器发生转动,以使承接回收件对齐设置于第一出料管;然后再进行自动气密接料动作、输送动作及自动气密卸料动作;不断地循环第2次配送模式,直到结束。该方法,能确保配料质量、且降低自动气密对接发生破裂的概率、配送效率高、且配送过程无漏液,适应配方种类较多、配方物料变化较快,高洁净度要求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物料配送,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物料配送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橡胶、塑料行业的生产中,由于生产配方的种类较多,导致配料系统中的管道的分布繁多,不仅不利于操作者快速地切换管道,且存在投入设备成本较高及配料效率较低的问题。

2、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目前大多厂家会采用移动小车(agv、rgv等)来回运输,使移动小车能将物料罐放在接料点进行接料,待接完料后,移动小车再将物料罐送至投料罐进行卸料,以完成一种物料的配送,接着再不断地来回循环,以实现多种不同物料的配送,这样,不仅操作方便,且提高了配料的效率。

3、在实际的应用中,当移动小车在卸料时,通常需要采用自动对接装置来实现物料罐与投料罐的准确对位,以确保物料罐内的物料能准确地进入投料罐。然而,目前大多自动对接装置均采用软连接或硬连接,都存在着一些不足:软连接形式容易受力疲劳损坏导致物料泄露,即存在着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而硬连接结构易磨损,存在杂质影响产品质量及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4、为此,一些学者又研发出一种新型的自动配料系统,如中国专利号cn112919151b公开了一种自动配料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气胀装置,所述气胀装置可拆卸安装在连接通道的出口处,用于与所述上料罐的出料口紧密配合连接,并从图2可知,增设的气胀装置不仅能减少上料组件与连接通道的磨损,且能很好地确保两者的密封性,有效解决单纯使用软连接或硬连接存在的问题。

5、然而,由于上述的自动配料系统的连接通道内需要额外地增设安装喂料螺杆才能达到送料的效果,导致喂料螺杆在长时使用下容易发生磨损的现象而影响配料的品质、且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此外,上述的自动配料系统的上料罐每次上完料离开配料罐后,配料罐对接的管道都会残留有物料,不仅容易造成浪费的问题,且还会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减少引入杂质、确保配料质量、且在确保气密性较好的条件下还降低了自动气密对接发生破裂的概率、配送效率高、配送过程无漏液,既能适应配方种类较多、又能适应配方变化的物料较快,还能适用高洁净度要求的行业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

2、本公开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包括如下各步骤:

4、根据配方物料的种类设定配送设备的配送程序,其中,所述配送设备包括控制模块、移动小车、升降平台、缓冲罐、上料罐及接收罐,所述配送程序包括n次配送模式,每一所述配送模式包括顺序设定的接料指令、输送指令和卸料指令;

5、所述配送设备启动第1次配送模式:

6、所述配送设备根据所述接料指令发生动作,完成所述缓冲罐与所述上料罐的自动气密接料动作;

7、所述移动小车根据所述输送指令发生动作,将所述升降平台及接好料的所述缓冲罐送一并送至投料点,完成所述输送动作;

8、所述配送设备根据所述卸料指令发生动作,完成所述缓冲罐下方的第一出料管与接料罐的第一进料管自动气密卸料动作;其中,当所述缓冲罐下方的第一出料管与接料罐的第一进料管完成自动对接动作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缓冲罐的漏液回收组件的第一驱动器发生转动,以使所述漏液回收组件的承接回收件错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管;

9、所述配送设备启动第2次配送模式:

10、所述升降平台控制所述缓冲罐脱离与所述接料罐;接着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发生转动,以使所述承接回收件对齐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管;

11、所述移动小车将所述缓冲罐及所述升降平台送回所述接料点进行所述自动气密接料动作;

12、所述配送设备依次完成所述输送动作及所述自动气密卸料动作;

13、如此,所述配送设备根据所述配送程序不断地循环所述第2次配送模式,直到所述配送程序结束。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完成所述缓冲罐与所述上料罐的自动气密接料动作的步骤中,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5、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升降平台发送上料自动对接指令,所述移动平台带动所述缓冲罐向所述上料罐移动,使所述上料罐的第二出料管套接于所述缓冲罐的第二进料管内并形成第一间隙;

16、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二出料管的充气电磁阀发送第一充气指令,使所述充气电磁阀密封所述第一间隙;

17、所述控制模块开启所述上料罐的抽取泵、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下料阀及所述第二进料管的接料阀,使所述缓冲罐开始接料动作;

18、当所述缓冲罐内的物料达到上料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关闭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下料阀及第二进料管的接料阀。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气指令的充气压力为0.2mpa~1.0mpa。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完成所述缓冲罐下方的第一出料管与接料罐的第一进料管自动气密卸料动作的步骤中,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21、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升降平台发送卸料对接指令,所述升降平台带动所述缓冲罐向所述接料罐移动,使所述第一出料管套接于所述第一进料管内并形成第二间隙;

22、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一出料管的气动管囊阀发送第二充气指令,使所述气动管囊阀密封与所述第二间隙;

23、所述控制模块开启所述接料罐的抽取泵、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下料阀及所述第一进料管的接料阀,使所述缓冲罐开始卸料动作;

24、当所述缓冲罐内的物料达到卸料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关闭所述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下料阀及所述第一进料管的接料阀。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平台还设置有称量装置,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的重量监控子模块;所述称量装置用于监测所述缓冲罐在所述自动气密接料动作中接料的准确性,及监测在所述自动气密卸料动作中卸料的准确性。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称量装置用于监测所述缓冲罐在所述自动气密接料动作中接料的准确性的步骤中,当所述缓冲罐内物料的重量达到所述上料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立即向所述上料罐的抽取泵发送关闭指令;待关闭所述上料罐的抽取泵10s~30s后,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下料阀和所述第二进料管的接料阀发送关闭指令;以及向所述充气电磁阀发送排气指令。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称量装置用于监测在所述自动气密卸料动作中卸料的准确性的步骤中,当所述缓冲罐内物料的重量达到所述卸料预设值并保持3s~10s不变时,所述控制模块立即向所述接料罐的抽取泵、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下料阀和所述第一进料管的接料阀发送关闭指令,以及向所述第一进料管的气动管囊阀发送排气指令。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升降平台控制所述缓冲罐脱离与所述接料罐的步骤中,通过第二驱动器控制所述升降平台的发生变速升降,以使所述缓冲罐脱离所述接料罐的过程为变速运动。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小车为agv小车、rgv小车和igv小车其中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缓冲罐与所述上料罐的自动气密接料动作的步骤中,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指令的充气压力为0.2Mpa~1.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缓冲罐下方的第一出料管与接料罐的第一进料管自动气密卸料动作的步骤中,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还设置有称量装置,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的重量监控子模块;所述称量装置用于监测所述缓冲罐在所述自动气密接料动作中接料的准确性,及监测在所述自动气密卸料动作中卸料的准确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称量装置用于监测所述缓冲罐在所述自动气密接料动作中接料的准确性的步骤中,当所述缓冲罐内物料的重量达到所述上料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立即向所述上料罐的抽取泵发送关闭指令;待关闭所述上料罐的抽取泵10s~30s后,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下料阀和所述第二进料管的接料阀发送关闭指令;以及向所述充气电磁阀发送排气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称量装置用于监测在所述自动气密卸料动作中卸料的准确性的步骤中,当所述缓冲罐内物料的重量达到所述卸料预设值并保持3S~10S不变时,所述控制模块立即向所述接料罐的抽取泵、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下料阀和所述第一进料管的接料阀发送关闭指令,以及向所述第一进料管的气动管囊阀发送排气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降平台控制所述缓冲罐脱离与所述接料罐的步骤中,通过第二驱动器控制所述升降平台的发生变速升降,以使所述缓冲罐脱离所述接料罐的过程为变速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为AGV小车、RGV小车和IGV小车其中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罐体、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及漏液回收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缓冲罐与所述上料罐的自动气密接料动作的步骤中,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指令的充气压力为0.2mpa~1.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缓冲罐下方的第一出料管与接料罐的第一进料管自动气密卸料动作的步骤中,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还设置有称量装置,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的重量监控子模块;所述称量装置用于监测所述缓冲罐在所述自动气密接料动作中接料的准确性,及监测在所述自动气密卸料动作中卸料的准确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物料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称量装置用于监测所述缓冲罐在所述自动气密接料动作中接料的准确性的步骤中,当所述缓冲罐内物料的重量达到所述上料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立即向所述上料罐的抽取泵发送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眭海林王向涛袁键礼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