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920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涉及鹿茸菇输送技术领域,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外表面之间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架的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分层机构,所述底架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分流输送机构,所述分流输送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独立输送机构。该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整体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向高处的第一输送带上输送鹿茸菇产品,并且在稳定性足够的前提下可以大量增加第一输送带的数量,从而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鹿茸菇输送,具体为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


技术介绍

1、鹿茸菇,又称荷叶离褶伞,是国际著名的美味食用菌,在欧洲有“炸鸡蘑”之称,鹿茸菇肉质肥厚,吃起来清香扑鼻,味道鲜美,口感筋道。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13788271a中,公开了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包括支撑杆、移动组件和腔体,所述移动组件的顶部皆活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等距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输送组件与支撑杆之间贯穿安装有紧固栓,所述输送组件的顶部皆活动设置有支撑槽。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在进风口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主管道,当本装置进行工作时,通过连接杆对支撑杆进行加固,提高本装置结构的牢固性,再利用第二连接块与支撑杆进行活动连接,然后利用紧固栓将第二连接块固定在支撑杆的上面,接着通过电路串联带动多个电机进行运行,将菇包送入或移出菇房,输送组件上下分层,便于工人开展工作,大大的保障了人员操作的安全。

3、虽然上述专利的输送组件上下分层,便于工人开展工作,大大的保障了人员操作的安全,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向不同高度的输送组件上放置鹿茸菇产品时,人工难以将产品放置到较高的输送组件上,同时也限制了设备整体的高度设计,不利于空间利用。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出的向不同高度的输送组件上放置鹿茸菇产品时,人工难以将产品放置到较高的输送组件上,同时也限制了设备整体的高度设计,不利于空间利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外表面之间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架的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分层机构,所述底架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分流输送机构,所述分流输送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独立输送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架和第二第一电机架,所述第二输送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架的前后侧外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内部均螺纹贯穿连接有丝杆,四个所述丝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带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架固定连接在底架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滑动贯穿第一电机架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下方,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和第二齿轮的顶部相连接。

3、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另外三个第一带轮的底部均和底架的顶部转动轮连接,四个所述丝杆的顶端均和顶板的底部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带轮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带。

4、优选的,所述分流输送机构包括分流外壳,所述分流外壳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开设有内嵌槽,所述分流外壳的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开设有三个分流槽,三个所述分流槽的内表壁之间均安装有第三输送带。

5、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内嵌槽的内底部,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套。

6、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的内表壁靠近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内齿,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外表面和内齿啮合连接。

7、优选的,所述独立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和转动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架,所述第二u型架的内表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主辊,所述主辊的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二传动槽,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架,所述第二电机架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传动槽和第二带轮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带。

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位于第二u型架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u型架,多个所述第一u型架的长度不一致且与安装板尺寸相适配,多个所述第一u型架的内表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副辊,多个所述副辊的外表面靠近端面的位置均对称开设有第三传动槽,所述主辊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传动槽。

9、优选的,相邻所述第一传动槽和第三传动槽的内表壁之间均套设有独立输送带,多个所述独立输送带呈交错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预留槽,其中一个所述预留槽和主辊的位置相对应,另外几个所述预留槽分别和多个副辊位置相对应。

11、优选的,所述分层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安装架,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架的相对侧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和底架的前后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内表壁之间等距安装有多个第一输送架,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内表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当需要向高处的第一输送带上输送鹿茸菇产品时,通过将鹿茸菇产品放置在第二输送带上方后,在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带轮、第一传动带、丝杆和升降块的作用下起到带动第二输送架和第二输送带移动到与高处第一输送带持平的高度后,鹿茸菇产品首先被输送到独立输送机构上,随后输送到分流输送机构中,最后直接被输送到高处的第一输送带上,整体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向高处的第一输送带上输送鹿茸菇产品,并且在稳定性足够的前提下可以大量增加第一输送带的数量,从而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14、2、当鹿茸菇产品通过第二输送带被输送到独立输送机构位置后,通过设置转向机构起到改变独立输送机构朝向的效果,随后在独立输送机构的作用下起到将鹿茸菇产品输送到分流机构中不同的分流槽中,之后在第三输送带的作用下鹿茸菇产品被输送到第一输送带上摆成一排,最后启动对应的第一输送带带动鹿茸菇产品向左移动合适的距离继续接收鹿茸菇产品,相互配合下使得鹿茸菇产品可以有序的摆放到高处的第一输送带上方,不需要人工摆放,整体设计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较高。

15、3、通过设置盖板主要起到对独立输送带、主辊和副辊进行保护的作用,避免产品卡在上述机构产生的缝隙中致使设备故障,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11),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11)的外表面之间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顶板(12),所述底架(1)的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分层机构(2),所述底架(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置有进料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3)的左侧设置有分流输送机构(4),所述分流输送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转向机构(5),所述转向机构(5)的顶部设置有独立输送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04)、第二齿轮(305)和另外三个第一带轮(301)的底部均和底架(1)的顶部转动轮连接,四个所述丝杆(303)的顶端均和顶板(12)的底部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带轮(301)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带(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输送机构(4)包括分流外壳(401),所述分流外壳(40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开设有内嵌槽(404),所述分流外壳(401)的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开设有三个分流槽(402),三个所述分流槽(402)的内表壁之间均安装有第三输送带(4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5)包括底板(501),所述底板(501)固定连接在内嵌槽(404)的内底部,所述底板(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502),所述安装环(5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503),所述轴承(5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套(5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507)的内表壁靠近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内齿(504),所述底板(501)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505),所述第三电机(50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506),所述传动齿轮(506)的外表面和内齿(504)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输送机构(6)包括安装板(601),所述安装板(601)的底部和转动套(50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601)的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架(607),所述第二U型架(607)的内表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主辊(608),所述主辊(608)的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二传动槽(610),所述安装板(6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架(602),所述第二电机架(602)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603),所述伺服电机(60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604),所述第二传动槽(610)和第二带轮(604)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带(6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01)的顶部位于第二U型架(607)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U型架(605),多个所述第一U型架(605)的长度不一致且与安装板(601)尺寸相适配,多个所述第一U型架(605)的内表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副辊(606),多个所述副辊(606)的外表面靠近端面的位置均对称开设有第三传动槽(612),所述主辊(608)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传动槽(6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传动槽(609)和第三传动槽(612)的内表壁之间均套设有独立输送带(613),多个所述独立输送带(613)呈交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614),所述盖板(61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预留槽(615),其中一个所述预留槽(615)和主辊(608)的位置相对应,另外几个所述预留槽(615)分别和多个副辊(606)位置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机构(2)包括两个第二安装架(201),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架(201)的相对侧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和底架(1)的前后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架(201)的内表壁之间等距安装有多个第一输送架(202),所述第一输送架(202)的内表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带(20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11),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11)的外表面之间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顶板(12),所述底架(1)的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分层机构(2),所述底架(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置有进料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3)的左侧设置有分流输送机构(4),所述分流输送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转向机构(5),所述转向机构(5)的顶部设置有独立输送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04)、第二齿轮(305)和另外三个第一带轮(301)的底部均和底架(1)的顶部转动轮连接,四个所述丝杆(303)的顶端均和顶板(12)的底部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带轮(301)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带(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输送机构(4)包括分流外壳(401),所述分流外壳(40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开设有内嵌槽(404),所述分流外壳(401)的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开设有三个分流槽(402),三个所述分流槽(402)的内表壁之间均安装有第三输送带(4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5)包括底板(501),所述底板(501)固定连接在内嵌槽(404)的内底部,所述底板(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502),所述安装环(5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503),所述轴承(5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套(5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507)的内表壁靠近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内齿(504),所述底板(501)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505),所述第三电机(50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506),所述传动齿轮(506)的外表面和内齿(504)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层交互鹿茸菇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输送机构(6)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霞任鹏飞李波安磊施国军徐广富秦荣祥陈文文杨朋朋李祖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发智慧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