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移动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90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装置,其包含有至少一连接器,以及一底座。该连接器包含有一连接槽,其用来电连接于一电子装置,一第一枢接结构,其设置于该连接槽上,以及一第一定位结构,其设置于该连接槽上。该底座包含有至少一第二枢接结构,其与该第一枢接结构以枢接方式结合,以使该连接器相对于该底座枢转,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其用来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结合,借以固定该连接器与该底座的相对位置,以及至少一接脚组,其一端电连接于一电路板,且另一端用来电连接于该连接器,借以于该电路板与该电子装置间传输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可适用于多个不同规格的电子装置,且可任意调整电子装置连接于连接装置的角度与位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移动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连接器组件直接固定一电子装置于一电路板的一预设位置上,以使 该电子装置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借以传输信号。故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组件需以 一预设安装方向将该电子装置的连接槽插入该连接器组件。然而,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组件的装设方式较耗费时间且组装不易;另外,若使用者安装该电 子装置时偏离该预设安装方向,该电子装置的连接槽易受到毁损而影响该电 子装置的功能操作;且若使用者需改变该电子装置的装设方向时,便需更换 为其他元件型号的连接器组件,借以配合相对应装设方向使用,如此便造成 制造成本提高且增加组装的不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用于电子装置的连接器组件制造成本高 和不便于组装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可移动连接器的连接装置。本技术的具有可移动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其包含有至少一连接器, 以及一底座,其用来承载该连接器;该连接器包含有一连接槽,其用来电连 接于一电子装置,借以与该电子装置传输信号, 一第一枢接结构,其设置于 该连接槽上,以及一第一定位结构,其设置于该连接槽上;该底座包含有至 少一第二枢接结构,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可移动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至少一连接器,其包含有:    一连接槽,其用来电连接于一电子装置,借以与该电子装置传输信号;    一第一枢接结构,其设置于该连接槽上;以及    一第一定位结构,其设置于该连接槽上;以及    一底座,其用来承载该连接器,该底座包含有:    至少一第二枢接结构,其与该第一枢接结构以枢接方式结合,以使该连接器相对于该底座枢转;    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其用来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结合,借以固定该连接器与该底座的相对位置;以及    至少一接脚组,其一端电连接于一电路板,且另一端用来电连接于该连接器,借以于该电路板与该电子装置间传输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移动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至少一连接器,其包含有一连接槽,其用来电连接于一电子装置,借以与该电子装置传输信号;一第一枢接结构,其设置于该连接槽上;以及一第一定位结构,其设置于该连接槽上;以及一底座,其用来承载该连接器,该底座包含有至少一第二枢接结构,其与该第一枢接结构以枢接方式结合,以使该连接器相对于该底座枢转;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其用来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结合,借以固定该连接器与该底座的相对位置;以及至少一接脚组,其一端电连接于一电路板,且另一端用来电连接于该连接器,借以于该电路板与该电子装置间传输信号。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接结构为一凹陷 部,且该第二枢接结构为一凸出结构,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凹陷部内。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枢接结构为一凹陷 部,且该第一枢接结构为一凸出结构,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凹陷部内。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枢接结构为一滑 轨,且该第一枢接结构为一凸出结构,其以可滑动与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 滑轨内。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接结构为一滑 轨,且该第二枢接结构为一凸出结构,其以可滑动与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 滑轨内。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结构为一凹陷 部,且该第二定位结构为一凸出结构,其用来卡合于该凹陷部内。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结构包含有多 个凸点,其分别用来于该连接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家铭
申请(专利权)人: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