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及其斜壁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及其斜壁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789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及其斜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装配式滑模平台组装;步骤二、仓壁滑模施工,施工段包括仓壁下端至漏斗壁最高位置;步骤三、仓壁内侧的悬挑平台施工,悬挑平台设置在漏斗壁下方;步骤四、仓壁内侧的连系梁施工,连系梁设置在仓壁和漏斗壁之间;步骤五、漏斗壁施工。该方法实现超大型备煤筒仓漏斗壁的斜壁施工,提高了混凝土漏斗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及其斜壁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常用的大型储煤方案有筒仓、圆形料场和条形料场,传统的圆形料场和条形料场具有占地面积较大且施工周期长,主要设备堆取料机和进出料带式输送机均为单套设备,无备用;挡墙根部的煤容易出现自燃现象,不宜长时间储煤,煤场利用率低,环保性能差。随着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备煤筒仓具有占地面积小,机械化程度高,环保性能好,采用通过筒仓混凝土漏斗下煤+环式给煤机给煤,可以实现储煤筒仓多种参数的自动检测(如:煤的温度、瓦斯浓度等)及按比例配煤等多种功能,同时采用筒仓储煤增大了出料口面积,解决了其他储煤设施无法解决的出料口堵煤的老大难问题。对于超大型备煤筒仓,筒仓混凝土漏斗的斜壁混凝土厚度为400~600mm的变截面,漏斗壁垂直高度高达数米,施工难度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及其斜壁施工方法,实现超大型备煤筒仓漏斗壁的斜壁施工。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装配式滑模平台组装;

4、步骤二、仓壁滑模施工,施工段包括仓壁下端至漏斗壁最高位置;

5、步骤三、仓壁内侧的悬挑平台施工,悬挑平台设置在漏斗壁下方;

6、步骤四、仓壁内侧的连系梁施工,连系梁设置在仓壁和漏斗壁之间;

7、步骤五、漏斗壁施工。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步骤一中,装配式滑模平台组装包括如下步骤:

9、s101、装配式滑模平台组装,滑模平台包括若干提升门架,提升门架两侧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为环形结构,操作平台下方设有吊脚手架;

10、s102、模板系统安装,模板系统包括仓壁外模和仓壁内模,仓壁外模采用大钢模板,仓壁内模采用定型刚模板,仓壁外模和仓壁内模安装在提升门架上;

11、s103、安装支撑杆、滑模平台以及千斤顶;

12、s104、千斤顶驱动滑模平台向上移动,同步带动模板系统进行滑升,进行仓壁滑模施工。

1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步骤二中,仓壁滑模施工采用下述流程进行操作:

14、s201、悬挑平台设置高度以下的仓壁混凝土滑模施工;

15、s202、对应悬挑平台位置设置预留洞口;

16、s203、悬挑平台设置高度至连系梁设置高度之间的仓壁混凝土滑模施工,对应连系梁位置设置预留洞口;

17、s204、连系梁设置高度以上的仓壁混凝土滑模施工,施工至漏斗壁与仓壁连接位置时,完成仓壁砼浇筑后,向上滑空,吊脚手架作为漏斗壁的环梁的安装平台。

1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步骤二中,正常提升时模板下30~50cm高度范围混凝土应达到初凝,且采用贯入式混凝土强度测定仪测定强度达到0.3mpa时方可正常提升,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提升速率控制在2h~3h之内,每个浇筑层的浇筑高度控制在300mm以内;

19、滑升过程中保持操作平台水平,千斤顶的相对高差不大于50mm,相邻两个千斤顶的升差不得大于25mm;

20、砼连续浇筑采用分层分圈的方式连续浇筑,混凝土入模后应采用振动棒进行充分振捣,相邻振捣每间隔30cm~50cm为一个点,振捣时间持续20s至30s,当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停止振捣;振捣棒在振捣上层砼时,插入下层砼不大于5cm,消除两层之间接缝。

2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首先对与悬挑平台对应的预留洞口进行清理,然后在操作层进行满堂架搭设,接着进行安全防护脚手架搭设,然后再依次进行梁板模板安装、钢筋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最后将满堂架、安全防护脚手架以及模板拆除;所述步骤四中,首先对与连系梁对应的预留洞口进行清理,然后在操作层进行满堂架搭设,接着进行梁模板安装和钢筋安装,再进行悬挑工字钢安装,悬挑工字钢设置在连系梁的端部,接着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将满堂架和模板拆除。

2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步骤五中,漏斗壁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23、s501、漏斗壁模板支撑体系架设,包括竖向立柱、环向受力杆、底部斜向主梁和底部环形小梁,环向受力杆沿竖向立柱高度设置多道,与竖向立柱通过扣件连接,底部斜向主梁沿漏斗壁的倾斜方向设置,底部斜向主梁与环向受力杆通过扣件连接,底部环形小梁设置在底部斜向主梁的上侧,沿底部斜向主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多道,底部环形小梁与底部斜向主梁通过铁丝绑扎;

24、s502、漏斗底模铺设在漏斗壁模板支撑体系上,然后进行漏斗壁环梁支座钢筋安装以及漏斗壁钢筋安装;

25、s503、上模板安装,漏斗壁上部模板安装完成后,模板之间的拼缝采用胶带粘贴牢固,同时安装上部加固体系,上部加固体系包括上部环向小梁,上部环向小梁沿漏斗壁的倾斜方向设置多道,然后在上部环向小梁上侧安装上部斜向主梁,上部斜向主梁和底部斜向主梁采用对拉丝杆加固;

26、s504、漏斗壁悬挑端部采用槽钢做底模,槽钢内焊接锚固钢筋;

27、s505、混凝土浇筑,在上模板上开设浇筑口进行浇筑;

28、s506、首先对漏斗壁环梁支座的模板进行拆除,然后对漏斗壁上部模板和上部加固体系进行拆除,然后进行漏斗壁模板支撑体系拆除,漏斗壁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前进行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测试,待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先拆除环向受力杆、再拆除竖向立柱,最后拆除底部斜向主梁和底部环形小梁以及下部模板。

2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步骤502中,漏斗壁钢筋安装时,在底模上划出钢筋安装的定位点,根据底部钢筋的安装位置,沿漏斗壁环向铺设斜向骨架支撑,斜向骨架支撑的长度方向与漏斗壁的倾斜方向一致,斜向骨架支撑上端伸入到环梁支座,下端与水平定位钢筋绑扎,斜向骨架支撑上侧安装环向水平钢筋,环向水平钢筋上侧铺设上部斜向钢筋。

3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步骤504中,连系梁端部设有悬挑工字钢,悬挑工字钢端部焊接两组钢斜拉条,钢斜拉条伸入到槽钢内与槽钢连接。

3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步骤s505中,所述浇筑口沿漏斗壁斜向设置多道,每一道设置多个浇筑口,环向分布,浇筑时,靠近漏斗壁下端的第一道浇筑口首先进行浇筑,浇筑后立即封口,然后浇筑相邻的第二道浇筑口,浇筑后立即封口,重复操作,直至对最高处的浇筑口进行浇筑后进行封口;漏斗壁混凝土采用c40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中添加2.6% pc100-r型高性能减水剂和10%uea混凝土膨胀剂i型,同时掺入8.6%粉煤灰。

3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采用上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进行建造。

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及其斜壁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4、1、采用新型滑模+组合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比传统的翻模+钢管支架架节约工期约20天,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装配式滑模平台组装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仓壁滑模施工采用下述流程进行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正常提升时模板下30~50cm高度范围混凝土应达到初凝,且采用贯入式混凝土强度测定仪测定强度达到0.3MPa时方可正常提升,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提升速率控制在2h~3h之内,每个浇筑层的浇筑高度控制在300mm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首先对与悬挑平台对应的预留洞口进行清理,然后在操作层进行满堂架搭设,接着进行安全防护脚手架搭设,然后再依次进行梁板模板安装、钢筋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最后将满堂架、安全防护脚手架以及模板拆除;所述步骤四中,首先对与连系梁对应的预留洞口进行清理,然后在操作层进行满堂架搭设,接着进行梁模板安装和钢筋安装,再进行悬挑工字钢安装,悬挑工字钢设置在连系梁的端部,接着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将满堂架和模板拆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漏斗壁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02中,漏斗壁钢筋安装时,在底模上划出钢筋安装的定位点,根据底部钢筋的安装位置,沿漏斗壁环向铺设斜向骨架支撑,斜向骨架支撑的长度方向与漏斗壁的倾斜方向一致,斜向骨架支撑上端伸入到环梁支座,下端与水平定位钢筋绑扎,斜向骨架支撑上侧安装环向水平钢筋,环向水平钢筋上侧铺设上部斜向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04中,连系梁端部设有悬挑工字钢,悬挑工字钢端部焊接两组钢斜拉条,钢斜拉条伸入到槽钢内与槽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5中,所述浇筑口沿漏斗壁斜向设置多道,每一道设置多个浇筑口,环向分布,浇筑时,靠近漏斗壁下端的第一道浇筑口首先进行浇筑,浇筑后立即封口,然后浇筑相邻的第二道浇筑口,浇筑后立即封口,重复操作,直至对最高处的浇筑口进行浇筑后进行封口;漏斗壁混凝土采用c40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中添加2.6% PC100-R型高性能减水剂和10%UEA混凝土膨胀剂I型,同时掺入8.6%粉煤灰。

10.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进行建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装配式滑模平台组装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仓壁滑模施工采用下述流程进行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正常提升时模板下30~50cm高度范围混凝土应达到初凝,且采用贯入式混凝土强度测定仪测定强度达到0.3mpa时方可正常提升,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提升速率控制在2h~3h之内,每个浇筑层的浇筑高度控制在300mm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首先对与悬挑平台对应的预留洞口进行清理,然后在操作层进行满堂架搭设,接着进行安全防护脚手架搭设,然后再依次进行梁板模板安装、钢筋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最后将满堂架、安全防护脚手架以及模板拆除;所述步骤四中,首先对与连系梁对应的预留洞口进行清理,然后在操作层进行满堂架搭设,接着进行梁模板安装和钢筋安装,再进行悬挑工字钢安装,悬挑工字钢设置在连系梁的端部,接着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将满堂架和模板拆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倒锥形混凝土漏斗斜壁施工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黄飞杨佳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