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质埋地管线防沉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912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9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土地质埋地管线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管沟铺设的土工布层,沿管沟中线铺设在土工布层上方的竹笆,铺设在竹笆上方山场碎石土层,铺设在山场碎石土层上方的碎石垫层,铺设在碎石垫层上方的配筋混凝土垫层,以及设置在配筋混凝土垫层上方的砂垫层。增设竹笆,防止换填层沿管沟中线因应力集中导致下沉现象,使软弱地基受力均匀。用山场碎石土代替碎石:加大了块石粒径,使换填层级配更加合理,便于夯实,避免地下水对换填层的侵蚀。增设配筋混凝土垫层:相当于为管道增设条形基础,避免埋地管道因局部受力而产生弯曲变形,解决沿海软土地基埋地管道常见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埋地管线施工,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质埋地管线防沉降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全场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埋地管线的施工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施工地地质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埋地管线的施工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软土地质的环境进行埋地管线施工时,施工重难点在于排降水以及如何防止换填层和地管不均匀沉降,而现有的施工方法不能有效避免换填层在淤泥软土地基中的不均匀下沉,难以保障地管铺设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软土地质埋地管线防沉降结构,应用于埋地管线的施工过程,能够有效避免换填层在淤泥软土地基中的不均匀下沉,从而保障地管铺设质量。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软土地质埋地管线防沉降结构,包括:沿管沟铺设的土工布层,沿管沟中线铺设在土工布层上方的竹笆,铺设在竹笆上方山场碎石土层,铺设在山场碎石土层上方的碎石垫层,铺设在碎石垫层上方的配筋混凝土垫层,以及设置在配筋混凝土垫层上方的砂垫层。

3、进一步的,所述土工布层覆盖所述管沟的底部与两侧壁。

4、进一步的,所述山场碎石土层厚度不小于50cm。

5、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垫层的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6、进一步的,所述配筋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小于15cm,钢筋网片采用ф6@20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1)增设竹笆:防止换填层沿管沟中线因应力集中导致下沉现象,使软弱地基受力均匀。

9、2)用山场碎石土代替碎石:加大了块石粒径,使换填层级配更加合理,便于夯实,避免地下水对换填层的侵蚀。

10、3)增设配筋混凝土垫层:相当于为管道增设条形基础,避免埋地管道因局部受力而产生弯曲变形,解决沿海软土地基埋地管道常见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质埋地管线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管沟铺设的土工布层,沿管沟中线铺设在土工布层上方的竹笆,铺设在竹笆上方山场碎石土层,铺设在山场碎石土层上方的碎石垫层,铺设在碎石垫层上方的配筋混凝土垫层,以及设置在配筋混凝土垫层上方的砂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层覆盖所述管沟的底部与两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场碎石土层厚度不小于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垫层的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筋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小于15CM,钢筋网片采用Ф6@20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垫层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系数不小于0.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质埋地管线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管沟铺设的土工布层,沿管沟中线铺设在土工布层上方的竹笆,铺设在竹笆上方山场碎石土层,铺设在山场碎石土层上方的碎石垫层,铺设在碎石垫层上方的配筋混凝土垫层,以及设置在配筋混凝土垫层上方的砂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层覆盖所述管沟的底部与两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忠王波秦道杰王念施傅铭饶科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