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607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基础油、二酰基甘油、磷酸化蓖麻油、高纯水、重晶石粉、微氟固体润滑剂粉末、磷酸酯、枸橼酸甲酯、甘油单硬脂酸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去氢木香内酯、羽扇醇棕榈酸酯、环烷基异氰酸酯、油性剂油酸丁酯、硼酸、茶多酚、氢氧化钙、谷胱甘肽、乙二胺、乙氧基喹啉、钨酸钠、亚硝酸钠、石油磺酸钠、羧酸钼、载铜磷酸锆、纳米银、氮化硼、聚异丁烯;具体方法如下:按比例称取原料加入搅拌釜内,通过加热,搅拌,静置,即可得到成品。有益效果:抗氧化性能提升,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制备方法简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工序较少,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脂,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液体润滑剂中所组成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产品,其中可以加入旨在改善润滑脂某种特性的添加剂及填料。润滑脂在常温下可附着于垂直表面不流失,并能在敞开或密封不良的摩擦部位工作,具有其它润滑剂所不可替代的特点;在高温或外力剪切作用下又可以像液体一样产生流动。相比润滑油等其他类型润滑剂,润滑脂除了能够提供润滑作用之外还具有防锈、密封、降震等功能。因此,在很多机械结构上都使用润滑脂作为润滑材料。随着润滑脂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润滑脂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契机,但是,现有润滑脂很容易出现氧化,使用寿命低,需要频繁更换润滑脂,从而,严重增加润滑脂的使用成本,因此,现在亟需一种高抗氧化性能的润滑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3、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4、基础油280-300份、二酰基甘油30-40份、磷酸化蓖麻油20-30份、高纯水50-80份、重晶石粉20-40份、微氟固体润滑剂粉末20-30份、磷酸酯10-15份、枸橼酸甲酯5-8份、甘油单硬脂酸酯6-9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16份、异去氢木香内酯6-12份、羽扇醇棕榈酸酯3-9份、环烷基异氰酸酯3-6份、油性剂油酸丁酯12-16份、硼酸3-5份、茶多酚20-35份、氢氧化钙4-8份、谷胱甘肽20-35份、乙二胺6-8份、乙氧基喹啉20-30份、钨酸钠16-24份、亚硝酸钠6-9份、石油磺酸钠16-22份、羧酸钼6-9份、载铜磷酸锆26-35份、纳米银20-26份、氮化硼6-9份、聚异丁烯3-8份。

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为,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6、基础油280份、二酰基甘油30份、磷酸化蓖麻油20份、高纯水50份、重晶石粉20份、微氟固体润滑剂粉末20份、磷酸酯10份、枸橼酸甲酯5份、甘油单硬脂酸酯6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异去氢木香内酯6份、羽扇醇棕榈酸酯3份、环烷基异氰酸酯3份、油性剂油酸丁酯12份、硼酸3份、茶多酚20份、氢氧化钙4份、谷胱甘肽20份、乙二胺6份、乙氧基喹啉20份、钨酸钠16份、亚硝酸钠6份、石油磺酸钠16份、羧酸钼6份、载铜磷酸锆26份、纳米银20份、氮化硼6份、聚异丁烯3份。

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为,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8、基础油290份、二酰基甘油35份、磷酸化蓖麻油25份、高纯水65份、重晶石粉30份、微氟固体润滑剂粉末25份、磷酸酯12份、枸橼酸甲酯6份、甘油单硬脂酸酯8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份、异去氢木香内酯8份、羽扇醇棕榈酸酯6份、环烷基异氰酸酯4份、油性剂油酸丁酯14份、硼酸4份、茶多酚30份、氢氧化钙6份、谷胱甘肽28份、乙二胺7份、乙氧基喹啉25份、钨酸钠20份、亚硝酸钠7份、石油磺酸钠18份、羧酸钼7份、载铜磷酸锆30份、纳米银23份、氮化硼7份、聚异丁烯6份。

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为,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10、基础油300份、二酰基甘油40份、磷酸化蓖麻油30份、高纯水80份、重晶石粉40份、微氟固体润滑剂粉末30份、磷酸酯15份、枸橼酸甲酯8份、甘油单硬脂酸酯9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6份、异去氢木香内酯12份、羽扇醇棕榈酸酯9份、环烷基异氰酸酯6份、油性剂油酸丁酯16份、硼酸5份、茶多酚35份、氢氧化钙8份、谷胱甘肽35份、乙二胺8份、乙氧基喹啉30份、钨酸钠24份、亚硝酸钠9份、石油磺酸钠22份、羧酸钼9份、载铜磷酸锆35份、纳米银26份、氮化硼9份、聚异丁烯8份。

11、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2、步骤一:将搅拌釜内部的初始温度升至50-60℃,将称取好的基础油、二酰基甘油、磷酸化蓖麻油、高纯水一同投入搅拌釜内搅拌,并同步将初始温度升高至100-120℃,搅拌30-60分钟;

13、步骤二:搅拌釜恢复常温后,将称取好的重晶石粉、微氟固体润滑剂粉末、磷酸酯、枸橼酸甲酯、甘油单硬脂酸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去氢木香内酯、羽扇醇棕榈酸酯、环烷基异氰酸酯为、油性剂油酸丁酯一同投入搅拌釜内进行搅拌,并同步将温度升高至150-160℃,搅拌30-60分钟;

14、步骤三:搅拌釜以150-160℃恒温静置30-50分钟;

15、步骤四:搅拌釜恢复常温后,将称取好的硼酸、茶多酚、氢氧化钙、谷胱甘肽、乙二胺、乙氧基喹啉、钨酸钠、亚硝酸钠、石油磺酸钠、羧酸钼、载铜磷酸锆、纳米银、氮化硼、聚异丁烯一同投入搅拌釜内进行搅拌,并同步将温度升高至200-230℃,搅拌30-60分钟;

16、步骤五:搅拌釜以200-230℃恒温静置20-30分钟,搅拌釜恢复常温后即可得到成品。

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为,具体方法如下:

18、步骤一:将搅拌釜内部的初始温度升至50℃,将称取好的基础油、二酰基甘油、磷酸化蓖麻油、高纯水一同投入搅拌釜内搅拌,并同步将初始温度升高至100℃,搅拌30分钟;

19、步骤二:搅拌釜恢复常温后,将称取好的重晶石粉、微氟固体润滑剂粉末、磷酸酯、枸橼酸甲酯、甘油单硬脂酸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去氢木香内酯、羽扇醇棕榈酸酯、环烷基异氰酸酯为、油性剂油酸丁酯一同投入搅拌釜内进行搅拌,并同步将温度升高至150℃,搅拌30分钟;

20、步骤三:搅拌釜以150℃恒温静置30分钟;

21、步骤四:搅拌釜恢复常温后,将称取好的硼酸、茶多酚、氢氧化钙、谷胱甘肽、乙二胺、乙氧基喹啉、钨酸钠、亚硝酸钠、石油磺酸钠、羧酸钼、载铜磷酸锆、纳米银、氮化硼、聚异丁烯一同投入搅拌釜内进行搅拌,并同步将温度升高至200℃,搅拌30分钟;

22、步骤五:搅拌釜以200℃恒温静置20分钟,搅拌釜恢复常温后即可得到成品。

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为,具体方法如下:

24、步骤一:将搅拌釜内部的初始温度升至55℃,将称取好的基础油、二酰基甘油、磷酸化蓖麻油、高纯水一同投入搅拌釜内搅拌,并同步将初始温度升高至110℃,搅拌45分钟;

25、步骤二:搅拌釜恢复常温后,将称取好的重晶石粉、微氟固体润滑剂粉末、磷酸酯、枸橼酸甲酯、甘油单硬脂酸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去氢木香内酯、羽扇醇棕榈酸酯、环烷基异氰酸酯为、油性剂油酸丁酯一同投入搅拌釜内进行搅拌,并同步将温度升高至155℃,搅拌45分钟;

26、步骤三:搅拌釜以155℃恒温静置45分钟;

27、步骤四:搅拌釜恢复常温后,将称取好的硼酸、茶多酚、氢氧化钙、谷胱甘肽、乙二胺、乙氧基喹啉、钨酸钠、亚硝酸钠、石油磺酸钠、羧酸钼、载铜磷酸锆、纳米银、氮化硼、聚异丁烯一同投入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抗氧化的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江吕占鹏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海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