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医疗器械的可控定向降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52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可降解生物植入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镁合金医疗器械的可控定向降解方法,沿着医疗器械需要定向降解的方向,在其外表面划分出两个以上降解区,在每一降解区均制有特异性的微纳结构,所述特异性的微纳结构诱发金属器械腐蚀,通过调节降解区的面积和微纳结构形貌,实现镁合金医疗器械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定向降解。本方法只采用物理加工,不引入其它化学元素,保证了材料的生物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可降解生物植入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镁合金医疗器械的可控定向降解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医学上,可植入医疗器械是受伤组织修复过程中常用的医疗器械。传统的医疗器械都采用惰性金属材料或陶瓷制成,这些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优点,其缺点是应力遮挡效应明显,并且待患者康复后还要进行二次手术取出,给患者带来二次痛苦,同时二次手术后留下的空洞加大患者再次受伤的危险。

2、以可降解材料为基材的可吸收医疗器械克服了传统惰性金属材料所引起的诸多不足。其中,镁合金材料作为研究最为广泛的可降解金属材料,受到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中国乐普医疗的纯镁骨钉也已入临床。但是,对于镁合金可降解医疗器械在植入初期往往发生点蚀,难以在完成功用的过程中以可控的速率进行降解,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植入体内后可能暴露在体内环境的部分先发生降解,使器械过早的失效。虽然也有经过表面涂层技术改变可降解植入物的降解速度,使其能够达到加速或者减缓降解的目的,但是,这些方法步骤繁琐,效果不佳,无法实现特定部位的精确控制,因此,有必要研发简单、快捷、方便、精准的可定向降解技术,用于解决这一难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合金医疗器械的可控定向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医疗器械需要定向降解的方向,在其外表面划分出两个以上降解区,在每一降解区均制有特异性的微纳结构,所述特异性的微纳结构诱发金属器械腐蚀,通过调节降解区的面积和微纳结构形貌,实现镁合金医疗器械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定向降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医疗器械的可控定向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异性的微纳结构包括凸起阵列、条纹阵列及条带阵列,其中,直径500-880nm、高30-100nm的凸起阵列,降解速率为14-30mg/(cm2·d);宽100-300nm、高5-20nm的条纹阵列,降解速率为8-18mg/(cm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医疗器械的可控定向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医疗器械需要定向降解的方向,在其外表面划分出两个以上降解区,在每一降解区均制有特异性的微纳结构,所述特异性的微纳结构诱发金属器械腐蚀,通过调节降解区的面积和微纳结构形貌,实现镁合金医疗器械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定向降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医疗器械的可控定向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异性的微纳结构包括凸起阵列、条纹阵列及条带阵列,其中,直径500-880nm、高30-100nm的凸起阵列,降解速率为14-30mg/(cm2·d);宽100-300nm、高5-20nm的条纹阵列,降解速率为8-18mg/(cm2·d);宽1000-5500nm、高200-3000nm的条带阵列,降解速率为4-10mg/(cm2·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镁合金医疗器械的可控定向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阵列、条纹阵列、条带阵列均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春永张士良刘宁陈先阳王洪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