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453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属于螺杆挤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机座,机座上部连接有螺杆升降装置。滑动槽呈垂直设置在机座上部,电机位于滑动槽内部,电机与机座固定连接。螺旋杆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移动块一端位于滑动槽内并与滑动槽滑动连接。螺旋杆一端穿设过移动块并与移动块螺纹连接,移动块远离滑动槽的一端连接有压板,所述机座上部还连接有吸附装置。两个固定架并与机座固定连接,漏板位于两个固定架之间并与固定架滑动连接。弹簧有两根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架之间,弹簧一端与机座连接另一端与漏板连接。以解决现有装置中现有螺杆在挤压完成后仿羊毛面料专用纤维任存在较多水分,通过单一挤压难以将水分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螺杆挤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1、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社会需求总量不断增加。对聚酯纤维工业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早期的绵羊毛面料主要以绵羊毛为主,但颜色单一且成本较高。故推出仿羊毛面料专用纤维用于编织衣物,以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仿羊毛面料专用纤维同时也能具备良好的保暖效果。仿羊毛面料手感及外观,能很好地满足高档女装面料的美观要求,深受青睐。

2、现有仿羊毛面料专用纤维在挤压脱水时通常是通过螺杆挤压,螺杆挤压可实现快速出料或脱水。但现有螺杆在挤压完成后仿羊毛面料专用纤维任存在较多水分,通过单一挤压难以将水分排出。工作效率较低,同时挤压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中现有螺杆在挤压完成后仿羊毛面料专用纤维任存在较多水分,通过单一挤压难以将水分排出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部连接有螺杆升降装置,所述螺杆升降装置包括:滑动槽、电机、螺旋杆和移动块,所述滑动槽呈垂直设置在机座上部,所述电机位于滑动槽内部,所述电机与机座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一端位于滑动槽内并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螺旋杆一端穿设过移动块并与移动块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远离滑动槽的一端连接有压板,所述机座上部还连接有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固定架、弹簧、漏板、第一齿条、齿轮、第二齿轮、海绵块、挡板和滑动杆,所述有两个固定架并与机座固定连接,所述漏板位于两个固定架之间并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弹簧有两根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架之间,所述弹簧一端与机座连接另一端与漏板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呈垂直设置并与漏板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一端与机座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齿条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机座开设有凹槽,所述齿轮位于凹槽内并与凹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均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海绵块与机座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位于挡板下方。

4、进一步,所述挡板两侧连接有调节挤压装置,所述调节挤压装置包括:调节杆、转动杆、螺纹杆、挤压块和螺母,所述调节杆有两根呈并排设置在挡板侧面,所述转动杆位于两根调节杆之间,所述螺纹杆一端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穿设过挤压块并与挤压块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5、进一步,所述机座上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有两根并呈对立设置,两根所述固定杆上均转动连接有两根转杆,所述挡板位于两根转杆之间并与转杆滚动连接。

6、进一步,所述漏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宽度大于第二齿条宽度。

7、进一步,所述第二齿条与通槽滑动连接。

8、进一步,所述机座上部开设有多个引流槽。

9、进一步,所述第二齿条长度大于漏板长度。

10、进一步,所述第一齿条长度大于漏板长度。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专利技术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通过螺杆升降装置以带动压板升降,使压板对面料进行挤压;通过压板将面料与漏板下压,使吸附装置移开挡板漏板与海绵块接触,海绵块发生形变海绵块一部分伸入漏板上的滤孔以将面料的水分吸附;通过第一齿轮与齿轮接触,使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带动挡板移动,挡板移动时带动调节挤压装置移动将海绵块内残留的水分挤压出;调节挤压装置通过移动转动杆的垂直水平高度,以使转动杆与海绵块接触将海绵块内水分挤压出。

13、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部连接有螺杆升降装置(2),所述螺杆升降装置(2)包括:滑动槽(21)、电机(22)、螺旋杆(23)和移动块(24),所述滑动槽(21)呈垂直设置在机座(1)上部,所述电机(22)位于滑动槽(21)内部,所述电机(22)与机座(1)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23)与电机(22)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24)一端位于滑动槽(21)内并与滑动槽(21)滑动连接,所述螺旋杆(23)一端穿设过移动块(24)并与移动块(24)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24)远离滑动槽(21)的一端连接有压板(3),所述机座(1)上部还连接有吸附装置(4),所述吸附装置(4)包括:固定架(41)、弹簧(42)、漏板(43)、第一齿条(44)、齿轮(45)、第二齿轮(45)、海绵块(49)、挡板(48)和滑动杆(46),所述有两个固定架(41)并与机座(1)固定连接,所述漏板(43)位于两个固定架(41)之间并与固定架(41)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2)有两根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架(41)之间,所述弹簧(42)一端与机座(1)连接另一端与漏板(43)连接,所述第一齿条(44)呈垂直设置并与漏板(43)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46)一端与机座(1)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47)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齿条(47)与滑动杆(4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47)一端与挡板(48)固定连接,所述机座(1)开设有凹槽(9),所述齿轮(45)位于凹槽(9)内并与凹槽(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44)与第二齿条(47)均与齿轮(45)啮合连接,所述海绵块(49)与机座(1)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49)位于挡板(48)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8)两侧连接有调节挤压装置(5),所述调节挤压装置(5)包括:调节杆(51)、转动杆(52)、螺纹杆(55)、挤压块(53)和螺母(54),所述调节杆(51)有两根呈并排设置在挡板(48)侧面,所述转动杆(52)位于两根调节杆(51)之间,所述螺纹杆(55)一端与转动杆(52)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5)穿设过挤压块(53)并与挤压块(53)螺纹连接,所述螺母(54)与螺纹杆(55)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部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有两根并呈对立设置,两根所述固定杆(6)上均转动连接有两根转杆(7),所述挡板(48)位于两根转杆(7)之间并与转杆(7)滚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板(43)开设有通槽(8),所述通槽(8)宽度大于第二齿条(47)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47)与通槽(8)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部开设有多个引流槽(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47)长度大于漏板(43)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44)长度大于漏板(43)长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羊毛纤维的螺杆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部连接有螺杆升降装置(2),所述螺杆升降装置(2)包括:滑动槽(21)、电机(22)、螺旋杆(23)和移动块(24),所述滑动槽(21)呈垂直设置在机座(1)上部,所述电机(22)位于滑动槽(21)内部,所述电机(22)与机座(1)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23)与电机(22)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24)一端位于滑动槽(21)内并与滑动槽(21)滑动连接,所述螺旋杆(23)一端穿设过移动块(24)并与移动块(24)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24)远离滑动槽(21)的一端连接有压板(3),所述机座(1)上部还连接有吸附装置(4),所述吸附装置(4)包括:固定架(41)、弹簧(42)、漏板(43)、第一齿条(44)、齿轮(45)、第二齿轮(45)、海绵块(49)、挡板(48)和滑动杆(46),所述有两个固定架(41)并与机座(1)固定连接,所述漏板(43)位于两个固定架(41)之间并与固定架(41)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2)有两根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架(41)之间,所述弹簧(42)一端与机座(1)连接另一端与漏板(43)连接,所述第一齿条(44)呈垂直设置并与漏板(43)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46)一端与机座(1)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47)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齿条(47)与滑动杆(4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47)一端与挡板(48)固定连接,所述机座(1)开设有凹槽(9),所述齿轮(45)位于凹槽(9)内并与凹槽(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44)与第二齿条(47)均与齿轮(45)啮合连接,所述海绵块(49)与机座(1)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金良潘子刚朱云江潘国华刘亚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桐昆恒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