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14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技术公开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包括:固液分离装置,其包括机座、滚压脱水脱油机构和集水槽,滚压脱水脱油机构包括第一、第二挤压滚筒模组及驱动第一、第二挤压滚筒模组同步相向转动的电机驱动模组,第一、第二挤压滚筒模组之间形成有用于滚压餐厨垃圾的滚压间隙;油水分离装置,其包括有隔油池、分别设于隔油池一侧上端和另一侧下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若干与隔油池下端形成有间隔的第一隔板、若干隔油池下端连接的第二隔板、安装于隔油池内的加热管,该隔油池侧壁设置有排油口,该排油口连接有排油管,且排油管设置有电磁阀;隔油池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油层高度的感应器;用于将集水槽中油水输送至隔油池的油水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特指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专利号为zl202220256035.1中国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理系统,其包括垃圾脱水装置、挤压装置支撑板、脱水挤压装置、水平动力装置、污水排放管,所述垃圾脱水装置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支撑板,所述脱水挤压装置安装在挤压装置支撑板底部,所述水平动力装置安装在垃圾脱水装置后方,两条所述污水排放管分别开设在垃圾脱水装置两侧后方。厨余垃圾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理系统利用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挤压作用,达到垃圾脱水目的,根据垃圾重量可进行大批量的垃圾脱水处理,操作简单,效率较高,为垃圾的下一步再处理提供了便利。具体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将垃圾投放到处理池内,利用脱水挤压装置进行升降式挤压处理,在第一轮挤压处理过后升起脱水挤压装置,水平动力装置开始工作,进行水平方向的二次挤压处理,产生的污水由污水通道进入排污口,并利用污水排放管排出。

2、上述厨余垃圾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理系统仅能实现固液分离,而无法实现油水分离,不能达到三相(即固体、油脂、水)分离的目的。另外,上述厨余垃圾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理系统利用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分两次单方向挤压作用,达到垃圾脱水目的;但是无论是垂直方向的挤压,还是水平方向的挤压,均一次性挤压全部的垃圾,其挤压效果不够理想,以致不能很好地将水全部挤压出来,即不能很好地实现脱水和脱油,导致残渣含水率高、含油率高,并不能满足残渣低含水率、低含油率的脱水脱油要求。另外,当完成一次脱水和脱油后,需要停机,并装入新的厨余垃圾与餐厨垃圾,其无法实现连续运行,其工作效率低。

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包括:固液分离装置,其包括机座、安装于机座内的滚压脱水脱油机构和用于收集滚压脱水脱油机构产生的油水的集水槽,其中,该滚压脱水脱油机构包括有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机座上的第一挤压滚筒模组和第二挤压滚筒模组以及驱动该第一挤压滚筒模组和第二挤压滚筒模组同步相向转动的电机驱动模组,该第一挤压滚筒模组和第二挤压滚筒模组之间形成有用于滚压餐厨垃圾的滚压间隙;油水分离装置,其包括有隔油池、设置于该隔油池一侧上端的进水口、设置于该隔油池另一侧下端的出水口、若干安装于隔油池内并与隔油池下端形成有间隔的第一隔板、若干安装于隔油池内并与隔油池下端连接的第二隔板、安装于隔油池内并用于对隔油池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管,该隔油池侧壁设置有排油口,该排油口连接有排油管,且该排油管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导通与否的电磁阀;该隔油池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油层高度并用于控制电磁阀打开排油管的感应器;用于将集水槽中油水输送至隔油池的油水输送装置,该油水输送装置连接所述进水口。

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油池侧壁设置有多个透明观察窗口,所述感应器设置于透明观察窗口外侧面。

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感应器为红外线感应器;所述加热管设置于隔油池底部;所述隔油池内还设置有多块导流斜板,该导流斜板下端与隔油池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隔。

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挤压滚筒模组均包括有具有封闭内腔的滚筒和依次固定包覆于滚筒外围的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该滚筒外表面设置有复数贯通封闭内腔的第一挤压进液孔,该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分别具有与第一挤压进液孔一一对应的第二挤压进液孔和第三挤压进液孔,且该第三挤压进液孔、第二挤压进液孔和第一挤压进液孔的孔径依次变小;该滚筒的两侧均设置有贯通封闭内腔的排水孔;所述集水槽置于滚筒侧面下方并用于插接排水孔排出的油水。

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座内还设置有第一刮板以及与第一刮板配合安装的第一扭簧、第二刮板以及与第二刮板配合安装的第二扭簧,该第一刮板在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第一挤压滚筒模组下表面;该第二刮板在第二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第二挤压滚筒模组下表面。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挤压滚筒模组中的滚筒两端外侧均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一挡片,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叠合安装于两片第一挡片之间;第二挤压滚筒模组中的滚筒两端外侧均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二挡片,该第二挡片与第一挡片交错分布,并位于所述滚压间隙的两侧。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用于承载由第一、第二挤压滚筒模组挤压脱水后形成的垃圾残渣干料并送出机座外的输送机构,其安装于机座中,并位于所述滚压间隙下方,该残渣输送机构至少一端伸出于机座外。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驱动模组包括有固定于第一挤压滚筒模组端部的第一同步齿轮、固定于第二挤压滚筒模组端部并与第一同步齿轮啮合的第二同步齿轮、安装于机座上的变速箱和与变速箱配合安装并用于驱动该变速箱工作的电机,该变速箱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第一同步齿轮啮合。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挤压滚筒模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轴承,该第一轴承设置于第一轴承座内,且该第一轴承座固定于机座上。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挤压滚筒模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二轴承座内,且该第二轴承座活动安装于机座上;所述机座设置有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一端连接第二轴承座,另一端设置有手轮,且该调节螺杆上套设有压紧弹簧,该压紧弹簧一端与第二轴承座接触,该压紧弹簧另一端与机座接触,该手轮置于机座外。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厨垃圾预处理三项分离系统装机容量低,产量高,价格低;且餐厨垃圾产生的残渣含水率低,带油率低,三相分离效果好;液体中的悬浮物极低,不会产生乳化现象,油水分离速度快,水中不携带油脂,对污水处理工序的处理费用大大降低;油脂中也不含悬浮物,对油脂的回收利用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了油脂的回收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5)侧壁设置有多个透明观察窗口(56),所述感应器(8)设置于透明观察窗口(56)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8)为红外线感应器;所述加热管(6)设置于隔油池(5)底部;所述隔油池(5)内还设置有多块导流斜板(57),该导流斜板(57)下端与隔油池(5)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挤压滚筒模组均包括有具有封闭内腔(210)的滚筒(211)和依次固定包覆于滚筒(211)外围的第一筛网(212)和第二筛网(213),该滚筒(211)外表面设置有复数贯通封闭内腔(210)的第一挤压进液孔(201),该第一筛网(212)和第二筛网(213)分别具有与第一挤压进液孔(201)一一对应的第二挤压进液孔(202)和第三挤压进液孔(203),且该第三挤压进液孔(203)、第二挤压进液孔(202)和第一挤压进液孔(201)的孔径依次变小;该滚筒(211)的两侧均设置有贯通封闭内腔(210)的排水孔(204);所述集水槽(3)置于滚筒(211)侧面下方并用于插接排水孔(204)排出的油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内还设置有第一刮板(12)以及与第一刮板(12)配合安装的第一扭簧(13)、第二刮板(14)以及与第二刮板(14)配合安装的第二扭簧(15),该第一刮板(12)在第一扭簧(13)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第一挤压滚筒模组(21)下表面;该第二刮板(14)在第二扭簧(15)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第二挤压滚筒模组(22)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滚筒模组(21)中的滚筒两端外侧均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一挡片(205),所述第一筛网(212)和第二筛网(213)叠合安装于两片第一挡片(205)之间;第二挤压滚筒模组(22)中的滚筒两端外侧均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二挡片(206),该第二挡片(206)与第一挡片(205)交错分布,并位于所述滚压间隙(20)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载由第一、第二挤压滚筒模组(22)挤压脱水后形成的垃圾残渣干料并送出机座(1)外的输送机构(4),其安装于机座(1)中,并位于所述滚压间隙(20)下方,该残渣输送机构(4)至少一端伸出于机座(1)外。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模组(23)包括有固定于第一挤压滚筒模组(21)端部的第一同步齿轮(231)、固定于第二挤压滚筒模组(22)端部并与第一同步齿轮(231)啮合的第二同步齿轮(232)、安装于机座(1)上的变速箱(233)和与变速箱(233)配合安装并用于驱动该变速箱(233)工作的电机(234),该变速箱(23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235),该驱动齿轮(235)与第一同步齿轮(231)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滚筒模组(21)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轴承,该第一轴承设置于第一轴承座(215)内,且该第一轴承座(215)固定于机座(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压滚筒模组(22)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二轴承座(222)内,且该第二轴承座(222)活动安装于机座(1)上;所述机座(1)设置有调节螺杆(16),该调节螺杆(16)一端连接第二轴承座(222),另一端设置有手轮(17),且该调节螺杆(16)上套设有压紧弹簧(18),该压紧弹簧(18)一端与第二轴承座(222)接触,该压紧弹簧(18)另一端与机座(1)接触,该手轮(17)置于机座(1)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5)侧壁设置有多个透明观察窗口(56),所述感应器(8)设置于透明观察窗口(56)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8)为红外线感应器;所述加热管(6)设置于隔油池(5)底部;所述隔油池(5)内还设置有多块导流斜板(57),该导流斜板(57)下端与隔油池(5)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挤压滚筒模组均包括有具有封闭内腔(210)的滚筒(211)和依次固定包覆于滚筒(211)外围的第一筛网(212)和第二筛网(213),该滚筒(211)外表面设置有复数贯通封闭内腔(210)的第一挤压进液孔(201),该第一筛网(212)和第二筛网(213)分别具有与第一挤压进液孔(201)一一对应的第二挤压进液孔(202)和第三挤压进液孔(203),且该第三挤压进液孔(203)、第二挤压进液孔(202)和第一挤压进液孔(201)的孔径依次变小;该滚筒(211)的两侧均设置有贯通封闭内腔(210)的排水孔(204);所述集水槽(3)置于滚筒(211)侧面下方并用于插接排水孔(204)排出的油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内还设置有第一刮板(12)以及与第一刮板(12)配合安装的第一扭簧(13)、第二刮板(14)以及与第二刮板(14)配合安装的第二扭簧(15),该第一刮板(12)在第一扭簧(13)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第一挤压滚筒模组(21)下表面;该第二刮板(14)在第二扭簧(15)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第二挤压滚筒模组(22)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滚筒模组(21)中的滚筒两端外侧均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一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满香宋斌唐圣雄李冬香李珍香王瑞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粤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