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386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加工方法,在包括全面喷涂漆料的表面处理之前,所述通孔、所述方槽与所述表面倒角的实际加工尺寸均比图纸要求尺寸大0.2‑0.3mm,有效避免了机加工后的尺寸在全面喷涂漆料以后走下限值,大大减少了返工次数,既满足了客户的产品要求,又提高了加工效率;进一步地,在加工分别位于两个相对表面的一对同心通孔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加工方法选择图纸要求直径较大的第一同心通孔所在的表面向上作为加工面,即可完成第一同心通孔与第二同心通孔的加工,不涉及翻转机器人用铝型材原料的操作,不涉及对刀方式与分中方式的改变,有效保证了第一同心通孔与第二同心通孔的同心度<0.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型材,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制造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机器人在工厂应用越来越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也对铝型材产生一定的需求,除了制造机器人使用铝型材外,机器人生产线会大量使用铝型材作为围栏、支架、线槽等。未来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会日益增多。

2、传统机器人庞大的自身重量为其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另外,机器人自重太大会制约其在某些对质量有很严格限制场合中的应用。因此,若要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能,机器人的轻量化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轻量化可以提升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可以节约材料、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为适应机器人向更加轻巧、高效率及操作便捷性等需求,除了结构设计轻量化外,材料轻量化更为重要。目前,应用在轻量化方面的主流材料有高强度钢、铝型材、镁合金、碳纤维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等。制造机器人常用的金属材料是铝型材,因其耐酸耐碱性强,用不锈钢的比例较小,因为铝型材比不锈钢更方便加工。

3、然而,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如下问题:(1)加工时间久,生产效率低;(2)产品需要喷涂,尺寸精度不好把控;(3)产品较长,同心度无法保证。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加工方法,在包括全面喷涂漆料的表面处理之前,所述通孔、所述方槽与所述表面倒角的实际加工尺寸均比图纸要求尺寸大0.2-0.3mm,有效避免了机加工后的尺寸在全面喷涂漆料以后走下限值,大大减少了返工次数,既满足了客户的产品要求,又提高了加工效率。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按照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图纸,在机器人用铝型材原料的表面通过机加工分别得到通孔与方槽,在所述通孔的表面进行倒角处理得到表面倒角,对所得机器人用铝型材原料进行表面处理;

4、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包括全面喷涂漆料,在所述表面处理之前,所述通孔、所述方槽与所述表面倒角的实际加工尺寸均比图纸要求尺寸大0.2-0.3mm。

5、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实际加工尺寸均比图纸要求尺寸大0.2-0.3mm,例如0.2mm、0.21mm、0.22mm、0.23mm、0.24mm、0.25mm、0.26mm、0.27mm、0.28mm、0.29mm或0.3m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6、本专利技术所述加工方法,在包括全面喷涂漆料的表面处理之前,所述通孔、所述方槽与所述表面倒角的实际加工尺寸均比图纸要求尺寸大0.2-0.3mm,有效避免了机加工后的尺寸在全面喷涂漆料以后走下限值,大大减少了返工次数,既满足了客户的产品要求,又提高了加工效率。

7、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通孔指的是相对机器人用铝型材原料的某一个表面,侧面直上直下的孔,并不包括螺纹孔,也并不局限为贯穿孔。

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包括分别位于两个相对表面的一对同心通孔,一对所述同心通孔的加工方法包括:选择图纸要求直径较大的第一同心通孔所在的表面向上作为加工面,通过铣削得到所述第一同心通孔,采用长度大于两个相对表面之间厚度的钻头,通过钻孔得到图纸要求直径较小的第二同心通孔。

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对同心通孔的同心度<0.5mm。

10、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加工分别位于两个相对表面的一对同心通孔时,往往是分别将第一同心通孔与第二同心通孔所在的表面向上作为加工面,中途涉及翻转机器人用铝型材原料的操作,会影响对刀方式与分中方式的准确度,进而影响第一同心通孔与第二同心通孔的同心度,再加上同心度会受到机器人用铝型材原料在机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大小而时好时坏,导致分别位于两个相对表面的一对同心通孔在加工过程中,加工方法效率低、加工产品质量不合格,无法达到产品工艺要求;相比之下,本专利技术所述加工方法选择图纸要求直径较大的第一同心通孔所在的表面向上作为加工面,即可完成第一同心通孔与第二同心通孔的加工,不涉及翻转机器人用铝型材原料的操作,不涉及对刀方式与分中方式的改变,有效保证了第一同心通孔与第二同心通孔的同心度<0.5mm。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方槽的机加工方式为铣削。

12、优选地,所述铣削的刀具转速为2800-3300r/min,例如2800r/min、2900r/min、3000r/min、3100r/min、3200r/min或3300r/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3、优选地,所述铣削的进给速度为300-1200mm/min,例如300mm/min、500mm/min、600mm/min、800mm/min、1000mm/min、1100mm/min或1200mm/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4、优选地,所述铣削的吃刀量为0.15-0.4mm,例如0.15mm、0.2mm、0.25mm、0.3mm、0.35mm或0.4m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铣削的对刀方式为表面对刀。

16、优选地,所述铣削的分中方式为产品中心。

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倒角处理采用90°倒角刀。

18、优选地,所述倒角处理的刀具转速为2800-3300r/min,例如2800r/min、2900r/min、3000r/min、3100r/min、3200r/min或3300r/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9、优选地,所述倒角处理的进给速度为100-120mm/min,例如100mm/min、105mm/min、110mm/min、115mm/min或120mm/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20、优选地,所述倒角处理的吃刀量为4.5-5.5mm,例如4.5mm、4.6mm、4.8mm、5mm、5.1mm、5.3mm或5.5m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2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倒角处理的对刀方式为表面对刀。

22、优选地,所述倒角处理的分中方式为产品中心。

2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机加工方式包括铣削和/或钻孔,一般情况下,图纸要求直径大于13mm的通孔采用铣削的机加工方式。

24、优选地,所述钻孔的刀具转速为2800-3500r/min,例如2800r/min、2900r/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按照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图纸,在机器人用铝型材原料的表面通过机加工分别得到通孔与方槽,在所述通孔的表面进行倒角处理得到表面倒角,对所得机器人用铝型材原料进行表面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分别位于两个相对表面的一对同心通孔,一对所述同心通孔的加工方法包括:选择图纸要求直径较大的第一同心通孔所在的表面向上作为加工面,通过铣削得到所述第一同心通孔,采用长度大于两个相对表面之间厚度的钻头,通过钻孔得到图纸要求直径较小的第二同心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同心通孔的同心度<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槽的机加工方式为铣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的对刀方式为表面对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处理采用90°倒角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处理的对刀方式为表面对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机加工方式包括铣削和/或钻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的对刀方式为表面对刀;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全面喷涂漆料之前,所述表面处理还包括依次进行的打磨、去毛刺、清洗与擦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按照机器人用铝型材部件的图纸,在机器人用铝型材原料的表面通过机加工分别得到通孔与方槽,在所述通孔的表面进行倒角处理得到表面倒角,对所得机器人用铝型材原料进行表面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分别位于两个相对表面的一对同心通孔,一对所述同心通孔的加工方法包括:选择图纸要求直径较大的第一同心通孔所在的表面向上作为加工面,通过铣削得到所述第一同心通孔,采用长度大于两个相对表面之间厚度的钻头,通过钻孔得到图纸要求直径较小的第二同心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同心通孔的同心度<0.5mm。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军潘杰史济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