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181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报警装置,包括底座、报警杆、支撑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底座安装在电气柜的顶端,所述报警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报警杆的顶端固定有报警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报警杆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且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使所述报警杆竖起和卧倒,并使所述报警器报警。本技术在报警未触发时,报警杆处于卧倒状态,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当报警触发时,报警杆弹起至竖直状态进行报警;当报警消失或被人为屏蔽后,报警杆停止报警,并卧倒恢复到初始状态,起到隐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多数的声光报警装置只能固定的安装在电气柜的顶上或其他地方。在电气柜的设计规范中,声光报警装置是不可或缺的,而有些电气柜的外观设计中,放置声光报警装置将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并且声光报警装置一般为红色,操作人员经常性的看到这个红色的报警装置,当报警触发时操作人员往往难以第一时间注意到它。所以,在电气柜设计中,声光报警装置如何兼顾外观设计和电气设计,并且能可靠得起到报警作用,是本领域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报警装置,在报警未触发时,报警装置处于卧倒状态,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当报警触发时,报警装置弹起至竖直状态进行报警;当报警消失或被人为屏蔽后,报警装置停止报警,并卧倒恢复到初始状态,起到隐藏的效果。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报警装置,包括底座、报警杆、支撑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底座安装在电气柜的顶端,所述报警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报警杆的顶端固定有报警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报警杆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且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使所述报警杆竖起和卧倒,并使所述报警器报警。

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报警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部。

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和螺杆,所述螺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螺杆与所述底座平行设置,所述螺杆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报警杆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可转动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前支撑座和所述后支撑座,所述前支撑座位于所述螺杆上靠近所述报警杆的一端,所述后支撑座位于所述螺杆上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位置,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前支撑座和所述后支撑座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座内设有立位检测开关,所述后支撑座内设有卧位检测开关,所述立位检测开关和所述卧位检测开关与所述报警器电信号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报警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报警杆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来回转动。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报警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沿所述报警杆的长度方向来回转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滑块的连接处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沿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来回转动。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部设有继电装置,所述继电装置与所述报警器和所述螺杆电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外部设有线束和插头。

10、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的内部设有报警灯和蜂鸣器。

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报警装置,通过设置报警杆、支撑杆、螺杆以及驱动装置,将驱动力通过螺杆和支撑杆传递至报警杆上,使报警杆竖立和卧倒;在报警未触发时,报警杆处于卧倒状态,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当报警触发时,报警杆弹起至竖直状态,并同时发声发光进行报警;当报警消失或被人为屏蔽后,报警器发声发光停止,并卧倒恢复到初始状态,起到隐藏的效果。该报警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报警杆(20)、支撑装置(30)、以及驱动装置(40),所述底座(10)安装在电气柜的顶端,所述报警杆(20)的底端与所述底座(1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报警杆(20)的顶端固定有报警器(21),所述驱动装置(40)安装在所述底座(10)的另一端,所述支撑装置(30)设置在所述报警杆(20)和所述驱动装置(40)之间,且所述支撑装置(30)与所述驱动装置(40)电连接,所述支撑装置(30)在所述驱动装置(40)的驱动下,能够使所述报警杆(20)竖起和卧倒,并使所述报警器(21)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座(11),所述报警杆(20)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顶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座(12),所述驱动装置(40)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座(1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0)包括支撑杆(31)和螺杆(32),所述螺杆(32)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且所述螺杆(32)与所述底座(10)平行设置,所述螺杆(32)上设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与所述螺杆(32)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31)的一端与所述报警杆(20)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33)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固定有前支撑座(34)和后支撑座(35),所述螺杆(32)贯穿所述前支撑座(34)和所述后支撑座(35),所述前支撑座(34)位于所述螺杆(32)上靠近所述报警杆(20)的一端,所述后支撑座(35)位于所述螺杆(32)上靠近所述驱动装置(40)的位置,所述滑块(33)设置在所述前支撑座(34)和所述后支撑座(3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座(34)内设有立位检测开关,所述后支撑座(35)内设有卧位检测开关,所述立位检测开关和所述卧位检测开关与所述报警器(21)电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1)与所述报警杆(20)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限位部(111),所述第一限位部(111)用于限制所述报警杆(20)沿所述底座(10)的长度方向来回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与所述报警杆(20)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限位部(311),所述第二限位部(311)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杆(31)的一端沿所述报警杆(20)的长度方向来回转动,所述支撑杆(31)与所述滑块(33)的连接处设有第三限位部(312),所述第三限位部(312)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杆(31)的另一端沿所述螺杆(32)的长度方向来回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内部设有继电装置(50),所述继电装置(50)与所述报警器(21)和所述螺杆(32)电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外部设有线束(60)和插头(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21)的内部设有报警灯和蜂鸣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报警杆(20)、支撑装置(30)、以及驱动装置(40),所述底座(10)安装在电气柜的顶端,所述报警杆(20)的底端与所述底座(1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报警杆(20)的顶端固定有报警器(21),所述驱动装置(40)安装在所述底座(10)的另一端,所述支撑装置(30)设置在所述报警杆(20)和所述驱动装置(40)之间,且所述支撑装置(30)与所述驱动装置(40)电连接,所述支撑装置(30)在所述驱动装置(40)的驱动下,能够使所述报警杆(20)竖起和卧倒,并使所述报警器(21)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座(11),所述报警杆(20)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顶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座(12),所述驱动装置(40)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座(1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0)包括支撑杆(31)和螺杆(32),所述螺杆(32)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且所述螺杆(32)与所述底座(10)平行设置,所述螺杆(32)上设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与所述螺杆(32)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31)的一端与所述报警杆(20)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33)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固定有前支撑座(34)和后支撑座(35),所述螺杆(32)贯穿所述前支撑座(34)和所述后支撑座(3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照勇刘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聚信海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