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099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包括第一取样容器、第二取样容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第一取样容器用于容纳液体培养基,第二取样容器用于容纳固体培养基。第一管路的第一端用于通入空气样品,第一管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取样容器。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取样容器,第二管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取样容器。第三管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取样容器,用于将第二取样容器内的气体排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能够更充分地对空气样品中的菌类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酵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微生物发酵领域中,绝大多数微生物都是需氧发酵。因此,必须不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以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对氧的需求。在将空气通入发酵罐之前须进行严格除菌,若除菌效果不符合要求,将会导致发酵生产出现染菌现象,甚至倒酸、停产,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有技术通常使用单个取样瓶收集空气样品中的菌类,当空气样品流速较快时,其与取样瓶内培养基的接触时间较短,部分菌类未收集在培养基内,而是随空气流出取样瓶,影响了培养基对菌类的收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用于更充分地对空气样品中的菌类进行收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包括:

4、第一取样容器,所述第一取样容器用于容纳液体培养基;

5、第二取样容器,所述第二取样容器用于容纳固体培养基;

6、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用于通入空气样品,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取样容器;

7、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取样容器,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取样容器;

8、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取样容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取样容器内的气体排出。

9、优选地,还包括网格板和培养皿,所述网格板架设于所述第二取样容器内,所述培养皿放置于所述网格板上,所述培养皿用于容纳所述固体培养基。

10、优选地,还包括开关件,所述开关件包括第一开关件和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的通断;所述第二开关件安装于所述第三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路的通断。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软管、第一支撑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支撑管插入所述第一取样容器,所述第一软管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容器外侧,所述第二软管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容器内侧,所述第一开关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软管上。

12、优选地,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软管、第二支撑管、第四软管和第三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插入所述第一取样容器,所述第三支撑管连接所述第二取样容器的入口,所述第三软管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容器内侧,所述第四软管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容器及所述第二取样容器的外侧。

13、优选地,所述第三管路为第五软管,所述第五软管连接所述第二取样容器的出口。

14、优选地,所述开关件为止水夹。

15、优选地,所述第一软管上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具有滤膜,所述滤膜的孔径大于50μm且小于100μm。

16、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样容器为锥形瓶,所述第二取样容器为不锈钢罐体。

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8、本技术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设置有多个取样容器,每个取样容器内均设置培养基,提高了空气样品中的菌类附着在培养基上的几率。另外,通过使用液体和固体这两种类型的培养基,降低了培养基的物相对菌类附着几率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格板和培养皿,所述网格板架设于所述第二取样容器内,所述培养皿放置于所述网格板上,所述培养皿用于容纳所述固体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件,所述开关件包括第一开关件和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的通断;所述第二开关件安装于所述第三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路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软管、第一支撑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支撑管插入所述第一取样容器,所述第一软管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容器外侧,所述第二软管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容器内侧,所述第一开关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软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软管、第二支撑管、第四软管和第三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插入所述第一取样容器,所述第三支撑管连接所述第二取样容器的入口,所述第三软管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容器内侧,所述第四软管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容器及所述第二取样容器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为第五软管,所述第五软管连接所述第二取样容器的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为止水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上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具有滤膜,所述滤膜的孔径大于50μm且小于1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容器为锥形瓶,所述第二取样容器为不锈钢罐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格板和培养皿,所述网格板架设于所述第二取样容器内,所述培养皿放置于所述网格板上,所述培养皿用于容纳所述固体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件,所述开关件包括第一开关件和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的通断;所述第二开关件安装于所述第三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路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用无菌空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软管、第一支撑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支撑管插入所述第一取样容器,所述第一软管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容器外侧,所述第二软管位于所述第一取样容器内侧,所述第一开关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软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江郭传庄孙瑞成王建彬李小双梁炜超张保平司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