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力结构及测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99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技术提供一种测力结构及测力装置,包括安装件、测力件、连接件及力传递件。其中,安装件的一侧设有安装腔;测力件安装于安装腔内;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安装腔内,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用于与锥形管上的螺母螺纹连接,连接件设有沿连接件的轴线方向设置的安装通孔;力传递件穿设于安装通孔,力传递件的一端与测力件连接,力传递件的另一端用于与锥形管的一端抵触配合。本申请中的测力结构能够精准采集到螺母与锥形管之间的密封面作用力,验证实际产品与有限元设计的差异并进行相关设计参数修正,确保产品开发质量,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同时可应用于失效解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封作用力测量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测力结构及测力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发动机的管路通常会采用锥形管连接。而锥形管通过外螺母压紧内、外锥面,两面接触位置在螺母拧紧过程产生的轴向力传递给密封面等同于密封作用力而发生塑性变形,形成环状密封带而实现密封。

2、在锥形管开发中通常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锥面角度设计及作用力分析,再通过相关计算形成制造生产的相关参数,导致设计与实际产品生产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如仅按有限元结果进行实际的生产活动,制造出的产品质量将在一定概率上出现密封不良风险,如使用到汽车的高压燃油管、航空设备等管路上将造成重大事故。为了进一步确保设计规格的靠性,现有的密封作用力测量方法为采用试制反复进行密封性试验。因此。现有的密封作用力测量方法测量繁琐、复杂、周期长、效率低,且不利于后续发生失效时的解析及施策。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密封作用力测量方法测量繁琐、复杂、周期长、效率低,且不利于后续发生失效时的解析及施策的问题,提供一种测力结构及测力装置。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力结构,包括:

4、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一侧设有安装腔;

5、测力件,所述测力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6、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用于与锥形管上的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设有沿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方向设置的安装通孔;及>

7、力传递件,所述力传递件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所述力传递件的一端与所述测力件连接,所述力传递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锥形管的一端抵触配合。

8、上述实施例中的测力结构,使用时,将锥形管上的螺母与连接件上的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使得螺母能够带动锥形管的一端移动,进而使得锥形管的一端能够推动力传递件,从而将螺母与锥形管之间的密封作用力传递至测力件以进行测量。相对于现有的密封作用力测量方法,本申请中的测力结构能够精准采集到螺母与锥形管之间的密封面作用力,验证实际产品与有限元设计的差异并进行相关设计参数修正,确保产品开发质量,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同时可应用于失效解析。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外螺纹的一端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固定空间,所述测力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空间内,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固定空间配合形成所述安装腔。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力传递件的外侧壁设有润滑件。

11、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力装置,包括基座、万向结构及所述的测力结构,所述测力结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件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基座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万向结构连接,所述万向结构与所述基座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12、上述实施例中的测力装置,使用时,根据锥形管的形状尺寸调整两个测力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锥形管的两端的螺母能够与两个测力结构对应连接,完全实现真实装配。本申请中的测力装置能够实现一端为锥面配合的锥形管及两端为锥面配合的锥形管安装密封作用力的测量,并可通过数据采集仪实现装配过程中密封面作用力连续性采集,实时监控作用力的变化情况,验证实际产品与有限元设计的差异并进行相关设计参数修正,确保产品开发质量,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同时可应用于失效解析。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力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基座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万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及所述第三滑槽之间两两相互垂直设置。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块设有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螺纹孔,所述测力装置还包括螺杆及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螺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螺杆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力装置还包括辅助支撑结构,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座滑动配合,并用于辅助支撑所述锥形管。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力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三滑块,所述基座设有两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滑槽,两个所述第四滑槽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三滑块与两个所述第四滑槽对应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均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五滑槽,两个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与两个所述第五滑槽对应滑动配合。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第四滑块、横杆及旋转头,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第五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横杆与所述第四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旋转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横杆的一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外螺纹的一端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固定空间,所述测力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空间内,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固定空间配合形成所述安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件的外侧壁设有润滑件。

4.一种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万向结构及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测力结构,所述测力结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件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基座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万向结构连接,所述万向结构与所述基座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基座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万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及所述第三滑槽之间两两相互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设有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螺纹孔,所述测力装置还包括螺杆及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螺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螺杆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装置还包括辅助支撑结构,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座滑动配合,并用于辅助支撑所述锥形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三滑块,所述基座设有两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滑槽,两个所述第四滑槽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三滑块与两个所述第四滑槽对应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均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五滑槽,两个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与两个所述第五滑槽对应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第四滑块、横杆及旋转头,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第五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横杆与所述第四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旋转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横杆的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外螺纹的一端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固定空间,所述测力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空间内,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固定空间配合形成所述安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件的外侧壁设有润滑件。

4.一种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万向结构及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测力结构,所述测力结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件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基座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万向结构连接,所述万向结构与所述基座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基座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彪黄亚雄曾志彬李骏涛李世雄付光启陈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