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355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9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设备包括:主体,开设有通过风道连接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粗调节机构,包括温度调节器、分流处理结构和送风机;温度调节器设置于风道中靠近进风口位置;分流处理结构包括并行设置的除湿模组和进风通道;来自除湿模组出风口的风或进风通道的风,由送风机经风道传输到细调节机构;细调节机构,包括通过风道依次连接的温度调节模组和加湿器;温度调节模组对来自送风机的风进行温度调节后,经由风道传输至加湿器直至到出风口;采用本设备能够保障进入发动机进气口的风的温度和湿度满足要求,有效提高发动机进气口温湿度调节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环境温湿度调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


技术介绍

1、发动机在生产制造完成时,通常需要不断的进行发动机试验,以验证其各项性能指标;这一系列的试验均依赖与发动机进气口相匹配的温湿度才能保障准确性,甚至在一些专门针对发动机进气口温湿度的调节的试验时,还需要模拟一些高温高湿等极端温湿度环境来验证发动机的性能或不良反应,因此对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变化调整准确度要求较高;然而,目前传统的温湿度调节设备无法精准的调节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温湿度调节准确度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

2、本申请所提供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包括:

3、主体,开设有通过风道连接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用于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

4、粗调节机构,包括温度调节器、分流处理结构和送风机;温度调节器设置于风道中靠近进风口位置;分流处理结构包括并行设置的除湿模组和进风通道,使来自温度调节器出风口的风根据需要进入除湿模组、或进入进风通道;来自除湿模组出风口的风或进风通道的风,由送风机经风道传输到细调节机构;

5、细调节机构,包括通过风道依次连接的温度调节模组和加湿器;温度调节模组对来自送风机的风进行温度调节后,经由风道传输至加湿器直至到出风口。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除湿模组包括:

7、排湿管道;

8、进气口和排湿口,开设于主体表面,通过排湿管道连接;

9、除湿器,通过风道与进风口连接,以吸附风道中的风的湿气;

10、第一加热器,通过排湿管道与进气口和除湿器连接,以蒸发除湿器吸附的湿气;

11、排风除湿机,设置于排湿口,通过排湿管道与除湿器连接,以抽出湿气。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模组包括:

13、第二加热器,通过风道连接于送风机和加湿器之间;

14、冷却器,设置于第二加热器与送风机之间的风道中。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湿器包括:

16、喷淋设备,设置于风道中靠近出风口位置;

17、加湿桶,与喷淋设备的进水口连接。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除湿器为转轮除湿机;转轮除湿机包括:吸附区和排湿区;

19、吸附区通过风道与进风口连接;

20、排湿区通过排湿管道与排风除湿机和第一加热器连接。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温度调节器为第一冷却盘管;冷却器为第二冷却盘管。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还包括:

23、第一过滤设备,设置于进风口和温度调节器之间;

24、第二过滤设备,设置于送风机与冷却器之间。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设备和第二过滤设备均为过滤袋。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器为再生加热棒;第二加热器为加热棒。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还包括:

28、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进风口的内侧;

29、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出风口的内侧;

30、第三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送风机与第二加热器之间的风道中;

31、第四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温度调节器与和分流处理结构之间的风道中;

32、风量传感器,设置于第二加热器与送风机之间的风道中;

33、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第三温湿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风量传感器、温度调节器、除湿模组、温度调节模组和加湿器连接。

34、上述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通过主体为设备提供支撑,将即将吸入发动机进气口的风,先通过开设于主体上的进风口输入,并通过粗调节机构进行第一次调节,根据预设的温湿度选择来自温度调节器出风口的风,是否由除湿模组进行除湿后经过送风机送入细调节机构,或由进风通道直接由送风机送入细调节机构,从而在粗调节时能够根据预设温度调节器的投入百分比、选择是否除湿以及除湿模组的投入百分比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预设范围内;然后当粗调节机构调节完成后,再通过细调节机构进行二次调节,进一步通过温度调节模组调节温度,再由加湿器在需要增加风的湿度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加湿器的投入百分比进行加湿,或者直接送入发动机进气口,进而能够保障进入发动机进气口的风的温度和湿度完全满足要求,有效提高发动机进气口温湿度调节的准确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为转轮除湿机;所述转轮除湿机包括:吸附区和排湿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器为第一冷却盘管;所述冷却器为第二冷却盘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为再生加热棒;所述第二加热器为加热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设备和所述第二过滤设备均为过滤袋。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为转轮除湿机;所述转轮除湿机包括:吸附区和排湿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秋保赵岳杨宇欣徐恒信吴思顺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