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加工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 圆形箍筋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使用在圆柱状混凝土浇注件(如线杆、建筑物室内外圆柱形顶柱、桥柱 等)中的纵向钢筋均是通过圆环形的金属箍筋连接的。圆形箍筋较早的加工方法是在圆柱 状的物体上将金属条初步折弯基本呈圆形状,再套在圆柱体上敲打整理后成圆环状,这种 原始方法费时费力。后来人们采用将一定量的用于加工箍筋的钢筋旋转缠绕在卷扬机的 圆筒上的方法,等所缠钢筋达到一定量后,再一一断开,此法较前述方法虽有进步但仍有不 足一一断开工作量大不说,为保证箍筋规格的统一,每断一个箍筋或量其直径或量其周长 仍显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加工箍筋方法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 即省时省力又可保证箍筋质量的用于圆形箍筋加工的装置。一种用于圆形箍筋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卷筒1、限位柱A2、底盘3、卡孔4、 陷孔5、限位柱B6、手柄7、插套A8、上连结板9、中心限位柱10、插套B11、插筒12和下连结 板13组成,限位柱A2、限位柱B6和中心限位柱10呈等边三角形固定在底盘3的上面,中 间带有孔洞的上(下)连结板9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圆形箍筋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卷筒[1]、限位柱A[2]、底盘[3]、卡孔[4]、陷孔[5]、限位柱B[6]、手柄[7]、插套A[8]、上连结板[9]、中心限位柱[10]、插套B[11]、插筒[12]和下连结板[13]组成,限位柱A[2]、限位柱B[6]和中心限位柱[10]呈等边三角形固定在底盘[3]的上面,中间带有孔洞的上、下连结板[9、13]分别连结固定在卷筒[1]的上、下两端,上、下连结板[9、13]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叠于卷筒[1]的直径,下、下连结板[9、13]中间孔洞的圆心重叠于卷筒[1]的圆心,插筒[12]的两端通过上、下连结板[9、13]中间的孔洞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圆形箍筋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卷筒[1]、限位柱A[2]、底盘[3]、卡孔[4]、陷孔[5]、限位柱B[6]、手柄[7]、插套A[8]、上连结板[9]、中心限位柱[10]、插套B[11]、插筒[12]和下连结板[13]组成,限位柱A[2]、限位柱B[6]和中心限位柱[10]呈等边三角形固定在底盘[3]的上面,中间带有孔洞的上、下连结板[9、13]分别连结固定在卷筒[1]的上、下两端,上、下连结板[9、13]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叠于卷筒[1]的直径,下、下连结板[9、13]中间孔洞的圆心重叠于卷筒[1]的圆心,插筒[12]的两端通过上、下连结板[9、13]中间的孔洞分别连结固定在上、下连结板[9、13]上,插套A[8]、B[11]分别同轴向连结固定在卷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学,程传营,颜道锦,王虎,王兴梅,雪梅,张体欣,贺茂军,
申请(专利权)人:程传营,颜道锦,王兴梅,李文学,王虎,白忠华,张体欣,贺茂军,于辉,张振,雪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