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662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属于酵素发酵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发酵箱,所述发酵箱呈8字形轮廓,其内固定有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发酵箱分隔成第一发酵仓和第二发酵仓,使倒换机构驱动第一提升板和第二提升板能够交替上升和下降,经过往复的倒换,能够使食用菌酵素成分均匀,能够提高发酵速率。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搅拌机构使搅拌叶周向间歇公转并且自转,能够分别在第一发酵仓和第二发酵仓的局部位置进行搅拌,逐渐将整个仓体完全搅拌均匀,提高食用菌发酵添加的辅料的混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酵素发酵,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1、酵素是以动物、植物、菌类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产品,食用菌酵素是食用菌综合发酵物,因为富含酶群落, 酵素又是“ 酶”的代称。酵素是人体内的特殊活性物质, 是维持和催化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新陈代谢、神经传导、消化吸收、免疫调节等等)的必需物质。

2、在发酵过程中,难以对发酵箱底部的物料进行翻搅,易发生堆积,降低了发酵速率,现有的设备大多数采用在发酵箱内设置一个接近于发酵箱内径的搅拌头进行搅拌,这种设备只能大范围搅动,在竖直方向也不能使食用菌酵素均匀混合,更不能实现局部位置的搅动,使酵素的流动性很差,使酵素中的成分不均匀,进一步降低发酵速度。

3、基于上述问题,所以现在提出一种使食用菌酵素成分均匀、能够提高发酵速率的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食用菌酵素成分均匀、能够提高发酵速率的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

2、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包括壳体和发酵箱,所述发酵箱呈8字形轮廓,其内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发酵箱分隔成第一发酵仓和第二发酵仓,所述第一发酵仓内设置有第一提升板,所述第二发酵仓内设置有第二提升板,所述第一提升板和第二提升板通过倒换机构驱动能够交替上下运动;

3、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使搅拌叶周向间歇公转并且自转;

4、所述倒换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第一连杆、第一销轴、长条框、第一齿条滑块、第一导轨、第一齿轮、第二齿条滑块和第二导轨;

5、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销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的另一端配置在所述长条框内并沿其移动,所述长条框与所述第一齿条滑块固定,所述第一齿条滑块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滑块与所述第一提升板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滑块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壳体轴承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滑块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条滑块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滑块与所述第二提升板连接。

6、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三导向滑块、第三导向轨道、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一支撑杆、第二转轴、d形盘、齿牙、齿槽、圆环、第一凹槽和第三齿轮;

7、所述第一齿条滑块与所述第三导向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滑块沿所述第三导向轨道移动,所述第三导向轨道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滑块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8、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d形盘同轴固定,所述d形盘的直线面固定有所述齿牙,所述齿牙能够与所述齿槽啮合,多个所述齿槽均匀开设在所述圆环的内圆周面上,所述圆环与所述第三导向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圆环的内圆周面还均匀开设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能够与所述d形盘的弧形面贴合;

9、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同轴固定,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能够啮合,所述第二转轴与搅拌叶连接。

10、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发酵箱的高度。

11、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齿条滑块的滑块部分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一导轨开设燕尾槽,所述第一齿条滑块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配合。

12、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齿条滑块的滑块部分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二导轨开设燕尾槽,所述第二齿条滑块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配合。

13、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齿槽和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圆环的内圆周面间隔分布。

14、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齿牙与齿槽的形状相配合。

15、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通过将发酵箱分隔成第一发酵仓和第二发酵仓,使倒换机构驱动第一提升板和第二提升板能够交替上升和下降,将第一发酵仓内的食用菌酵素通过第一提升板的提升溢出到第二发酵仓,然后将进入到第二发酵仓内的食用菌酵素通过第二提升板的提升溢出至第一发酵仓,经过往复的倒换,能够使食用菌酵素成分均匀,能够提高发酵速率。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搅拌机构使搅拌叶周向间歇公转并且自转,能够分别在第一发酵仓和第二发酵仓的局部位置进行搅拌,逐渐将整个仓体完全搅拌均匀,提高食用菌发酵添加的辅料的混料效果。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作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包括壳体(101)和发酵箱(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102)呈8字形轮廓,其内固定有隔板(104),所述隔板(104)将所述发酵箱(102)分隔成第一发酵仓(103)和第二发酵仓(105),所述第一发酵仓(103)内设置有第一提升板(106),所述第二发酵仓(105)内设置有第二提升板(108),所述第一提升板(106)和第二提升板(108)通过倒换机构(200)驱动能够交替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300)包括第三导向滑块(301)、第三导向轨道(302)、第二电机(303)、第二电机输出轴(304)、第二齿轮(313)、第一支撑杆(312)、第二转轴(306)、D形盘(307)、齿牙(308)、齿槽(309)、圆环(310)、第一凹槽(311)和第三齿轮(3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4)的高度低于所述发酵箱(10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滑块(206)的滑块部分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一导轨(207)开设燕尾槽,所述第一齿条滑块(206)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导轨(207)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滑块(208)的滑块部分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二导轨(209)开设燕尾槽,所述第二齿条滑块(208)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导轨(209)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309)和所述第一凹槽(311)沿所述圆环(310)的内圆周面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牙(308)与齿槽(309)的形状相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包括壳体(101)和发酵箱(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102)呈8字形轮廓,其内固定有隔板(104),所述隔板(104)将所述发酵箱(102)分隔成第一发酵仓(103)和第二发酵仓(105),所述第一发酵仓(103)内设置有第一提升板(106),所述第二发酵仓(105)内设置有第二提升板(108),所述第一提升板(106)和第二提升板(108)通过倒换机构(200)驱动能够交替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酵素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300)包括第三导向滑块(301)、第三导向轨道(302)、第二电机(303)、第二电机输出轴(304)、第二齿轮(313)、第一支撑杆(312)、第二转轴(306)、d形盘(307)、齿牙(308)、齿槽(309)、圆环(310)、第一凹槽(311)和第三齿轮(3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卫兵鲁树华徐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华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