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夹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60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端子夹线结构,包含一端具有插接部且另一端具有干涉部的端子本体,所述干涉部的一面上设有一粗糙面,且所述干涉部的一侧连接有一弯折部;以及一与端子本体组合的顶掣单元,其至少包含有一与弯折部连接的平板部及一与平板部一端连接并抵靠于粗糙面上的抵压部;这样,可令端子本体接合于所搭配的罩壳内供作使用,并于连接导线时,通过利用干涉部的粗糙面与顶掣单元的抵压部相互配合,进而更加稳固夹持导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端子夹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令端子本体接合于所搭配的罩壳内供作使用,并在连接导线时,通过利用干涉部的粗糙面与顶掣单元的抵压部相互配合,进而更加稳固夹持导线的端子夹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端子一端具有一插接部,另一端具有一夹线部,基本可使端子接合于所搭配的壳体内使用,并在连接导线时,将所述导线的芯心直接置设于夹线部内,令使插接部提供所需电子器物的连接端插接而形成电气传输。 但由于所述夹线部多为一平滑的金属层面,因此当芯心置设入夹线部后,所述芯心与夹线部之间并无法产生任何的摩擦阻力,致使所述芯心仅单依靠夹线部所具有的夹持力作为结合,如果芯心过于细微或是使用时间过久呈现松散,将导致芯心无法稳固置设于端子的夹线部内而容易出现脱落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缺点,提供一种端子夹线结构,可令端子本体接合于所搭配的罩壳内供作使用,并在连接导线时,通过利用干涉部的粗糙面与顶掣单元的抵压部相互配合,进而更加稳固夹持导线。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端子夹线结构,包含一端具有插接部且另一端具有干涉部的端子本体,所述干涉部的一面上设有一粗糙面,且所述干涉部的一侧连接有一弯折部;以及一与端子本体组合的顶掣单元,其包含有一与弯折部连接的平板部及一与平板部一端连接并抵靠于粗糙面上的抵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端子夹线结构,可令端子本体接合于所搭配的罩壳内供作使用,并在连接导线时,通过利用干涉部的粗糙面与顶掣单元的抵压部相互配合,进而更加稳固夹持导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线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粗糙面形成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粗糙面形成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粗糙面形成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粗糙面形成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端子本体-l ;插接部-ll ;弹片体_111、112 ;干涉部_12 ;粗糙面-121、21a、121b、121c、121d ;弯折部-13 ;延伸板-131 ;横板-132 ;挡板_133、134 ;顶掣单元_2 ;平板部-21 ;抵压部-22 ;导线_3 ;芯心_31。具体实施方式请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示意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端子夹线结构,其至少由一端子本体l与一顶掣单元2所构成。 所述端子本体1 一端具有一插接部ll,所述插接部11包含有两相对应的弹片体111、112,所述端子本体1另一端具有一与插接部11连接的干涉部12,所述干涉部12的一面上设有一粗糙面121,而所述粗糙面121形成多个斜向条状压纹,另所述干涉部12的一侧连接有一弯折部13,所述弯折部13包含有一连接于干涉部12 —侧的延伸板131及一连接于延伸板131 —侧的横板132,并在所述延伸板131的两端分别延设有邻近插接部11与横板132的挡板133、 134。 所述顶掣单元2与端子本体1组合,其包含有一与弯折部13所包含横板132连接的平板部21及一与平板部21 —端连接并抵靠于粗糙面121上的抵压部22。这样,通过上述结构组合成一全新的端子夹线结构。 再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线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技术供作使用时,可将一或多个端子本体l接合于所搭配的罩壳(图中未示)内,当连接导线3时,直接将所述导线3的芯心31穿于干涉部12与顶掣单元2的抵压部22间,致使所述芯心31置靠于干涉部12的粗糙面121上,再配以各挡板133U34的紧合而使抵压部22在动作时可限位于预定的行程内,如此藉用抵压部22的顶推以使芯心31迫固于粗糙面121与抵压部22之间,再通过所述粗糙面121所产生的摩擦阻力,于是导线3连接之后形成稳固夹持而使芯心31不易滑脱,进使插接部11的弹片体111U12能提供所需电子器物的连接端插接(图中未示)而具有稳定的电性传输效果。 另请参阅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粗糙面形成示意图、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粗糙面形成示意图、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粗糙面形成示意图及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粗糙面形成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干涉部12的粗糙面121除了可为第一实施例所述形成多数斜向条状压纹之外,所述粗糙面121a、121b、121c、121d更可形成多个菱格状压纹(如图6所示)、多个横向条状压纹(如图7所示)、多个纵向条状压纹(如图8所示)或多个方格状压纹(如图9所示)。 综上所述,本技术端子夹线结构确实有效改进现有缺点,可令端子本体接合于所搭配的罩壳内供作使用,并在连接导线时,通过利用干涉部的粗糙面与顶掣单元的抵压部相互配合,进而更加稳固夹持导线,使本技术能更进步、实用且符合使用者所需,理已具备专利申请的基本要件,依法提出新型申请。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份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因此凡参照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特此一并陈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夹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端子本体,一端具有一插接部,另一端具有一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干涉部,所述干涉部的一面上设有一粗糙面,且所述干涉部的一侧连接有一弯折部;以及    一顶掣单元,与所述端子本体组合,所述顶掣单元至少包含有一与所述弯折部连接的平板部及一与所述平板部一端连接并抵靠于所述粗糙面上的抵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端子夹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端子本体,一端具有一插接部,另一端具有一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干涉部,所述干涉部的一面上设有一粗糙面,且所述干涉部的一侧连接有一弯折部;以及一顶掣单元,与所述端子本体组合,所述顶掣单元至少包含有一与所述弯折部连接的平板部及一与所述平板部一端连接并抵靠于所述粗糙面上的抵压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夹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含有两相对应的弹 片体。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夹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面形成多个斜向条状压纹。4. 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圣兴
申请(专利权)人:微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