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导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43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3
本技术涉及仪表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送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两侧均设有第一传送组件,第二底座两侧均设有第二传送组件;第一底座上设有多条轨道,轨道均沿着第一底座长度方向设置,轨道上端面间隔设有多个过孔,过孔正下方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转动连接有导电板,导电板上端穿过过孔,接线端子连接有弹簧,弹簧与导电板上端连接,导电板背面设有连接柱;第二底座上设有放置盘,放置盘下端面设有导电带,放置盘设有连接线,连接线用于连接待测仪表。本技术能够使得待测仪表在测试时能够自动通电和断电,提高测试效率,确保测试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仪表测试,具体涉及一种传送导电结构


技术介绍

1、仪表是展示车辆各项数据的仪器,可以为驾驶员提供车辆运行的参数信息,是车辆必不可少的部件,车辆仪表在使用时需要具备防水、防尘、耐久、耐压、耐高低温、抗振动等性能,因此在仪表生产完成后,需要抽检,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仪表能够正常使用。

2、为了测试仪表在使用时耐高低温的性能,需要将用于测试的仪表以通电的状态,即在使用状态下放在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中进行测试,为了提高测试效率,急需一种在传送过程中能够同时自动通电的传送导电结构,使得多个待测仪表在测试时能够自动通电和断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导电结构,使得待测仪表在测试时能够自动通电和断电,提高测试效率,确保测试安全。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传送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两侧均设有第一传送组件,所述第二底座两侧均设有第二传送组件;

3、所述第一底座上间隔设有多条沿着第一底座长度方向设置的轨道,所述轨道内部中空,所述轨道上端面间隔设有多个过孔,所述过孔正下方设有与轨道内壁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前端转动连接有用于导电的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与接线端子上端面有夹角,所述导电板上端穿过过孔,所述导电板长度小于过孔长度,所述接线端子后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与导电板上端连接,所述导电板背面设有可与接线端子抵接通电的连接柱;

4、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下端面设有多条用于导电的导电带,所述导电带可与轨道上端面重合,所述放置盘下端面可与轨道上端面滑动配合,所述放置盘设有多条与导电带连接的用于通电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连接待测仪表;

5、两组所述第一传送组件用于带动放置盘沿着第一底座长度方向移动,两组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用于带动放置盘沿着第二底座侧向方向移动,所述导电带和导电板接触时,所述导电板导电,所述导电带导电,所述连接线通电,所述待测仪表通电;

6、所述第一底座前端和第二底座后端有距离,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放置盘侧边宽度,相邻所述过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放置盘侧边宽度。

7、解释说明:第一底座位于高低温测试环境中,接线端子与电源连接。

8、技术方案的原理:

9、在测试待测仪表的耐高低温性能前,先将测试环境温度调到设定值,再将待测仪表与连接线连接,将放置盘放在两组第二传送组件上;开始测试待测仪表的耐高低温性能时,开启电源,接线端子导电,两组第一传送组件和两组第二传送组件启动,第二传送组件带动放置盘朝第一传送组件移动,由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放置盘侧边宽度,随着第二传送组件持续运动,放置盘从在第二传送组件上移动至第一传送组件上,放置盘在第一传送组件上时,随着第一传送组件持续运动,第一传送组件带动放置盘沿着第一底座长度方向移动,由于放置盘下端面可与轨道上端面滑动配合,但导电板上端又穿过过孔,即导电板上端位于轨道上端面上方,放置盘在移动时,放置盘下端面与轨道上端面贴合,导电带位于导电板正上方,放置盘与导电板接触时,由于放置盘自身重量以及导电板与接线端子转动连接,此时导电板以导电板与接线端子转动连接处为转轴,放置盘压导电板上端朝弹簧与接线端子连接处连接移动,导电板上的连接柱与接线端子抵接,使得导电板导电,导电板又与导电带抵接,使得导电带导电,导电带通过连接线又使得待测仪表通电,使得待测仪表自动处于开启状态,即使用状态,由于第一底座上间隔设有多个导电板,相邻过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放置盘侧边宽度,导电板又穿过过孔,按照上述原理,放置盘随着第一传送组件沿着第一底座长度方向移动时,位于放置盘上的待测仪表始终处于使用状态,当放置盘离开第一底座时,放置盘下端面上的导电带与导电板不接触,放置盘无法压导电板转动,导电板不导电,导电带也不导电,位于放置盘中的待测仪表也没有通电,待测仪表自动断电,完成待测仪表耐高低温性能的测试。

10、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技术的导电板与接线端子转动连接,以及弹簧和连接柱配合作用,能够使得接线端子通电后导电板导电,导电板、导电带和连接线配合作用,能够使得待测仪表通电,放置盘、轨道、过孔和导电板配合作用,能够使得导电板转动并导电,进而使得导电带导电,连接线通电,待测仪表通电,即使得待测仪表自动通电,当放置盘与导电板不接触时,导电板不转动不导电,导电带也不导电,连接线没有通电,待测仪表没有通电,即使得待测仪表自动断电,当需要测试多个待测仪表的耐高低温性能时,只需将待测仪表放在放置盘上并与连接线连接,启动电源、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即可使得待测仪表处于使用状态,能够提高测试效率。

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放置盘设有用于显示通电情况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连接线连接,所述连接线通电时,所述显示器亮灯。

13、有益效果:显示器能够便于测试人员直观看到连接线通电情况,便于测试人员知晓连接线在测试时的通电情况。

1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放置盘内间隔设有两张与放置盘侧向方向平行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放置盘内侧壁之间设有与第一隔板垂直的第二隔板,所述连接线位于放置盘、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显示器位于放置盘、两个第一隔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15、有益效果: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放置盘内侧壁配合作用,将放置盘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既能够便于归纳放置多个待测仪表和显示器,即同时测试多个待测仪表,又能使得多个待测仪表和显示器单独放置互不影响。

1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电板上端面为斜面,当导电板与导电带接触时,所述导电板上端面与轨道上端面重合,所述导电板与导电带为面接触。

17、有益效果:面接触能够使得导电带快速导电,使得待测仪表快速通电,提高测试效率。

1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第一动力件、两个第一皮带轮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动力件设置在第一底座侧边,所述第一皮带轮间隔分布在第一底座侧边上,所述第一动力件和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一皮带啮合,所述第一皮带上表面与轨道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第二动力件、两个第二皮带轮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二动力件设置在第二底座侧边,所述第二皮带轮间隔分布在第二底座侧边上,所述第二动力件和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二皮带啮合,所述第二皮带上表面位于第二底座上表面上方。

19、本方案中,第一动力件和第一皮带轮配合作用,能够带动第一皮带与第一皮带轮啮合,使得第一皮带传动,第一皮带传动时带动另一第一皮带轮转动,进而第一皮带带动放置盘移动,第二动力件和第二皮带轮配合作用,能够带动第二皮带与第二皮带轮啮合,使得第二皮带传动,第二皮带传送时带动另一第二皮带轮转动,进而第二皮带带动放置盘移动。

20、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送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两侧均设有第一传送组件,所述第二底座两侧均设有第二传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盘设有用于显示通电情况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连接线连接,所述连接线通电时,所述显示器亮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盘内间隔设有两张与放置盘侧向方向平行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放置盘内侧壁之间设有与第一隔板垂直的第二隔板,所述连接线位于放置盘、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显示器位于放置盘、两个第一隔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上端面为斜面,当导电板与导电带接触时,所述导电板上端面与轨道上端面重合,所述导电板与导电带为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第一动力件、两个第一皮带轮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动力件设置在第一底座侧边,所述第一皮带轮间隔分布在第一底座侧边上,所述第一动力件和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一皮带啮合,所述第一皮带上表面与轨道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第二动力件、两个第二皮带轮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二动力件设置在第二底座侧边,所述第二皮带轮间隔分布在第二底座侧边上,所述第二动力件和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二皮带啮合,所述第二皮带上表面位于第二底座上表面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空心立方体,所述轨道前端和后端均设有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两侧均设有第一传送组件,所述第二底座两侧均设有第二传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盘设有用于显示通电情况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连接线连接,所述连接线通电时,所述显示器亮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盘内间隔设有两张与放置盘侧向方向平行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放置盘内侧壁之间设有与第一隔板垂直的第二隔板,所述连接线位于放置盘、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显示器位于放置盘、两个第一隔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上端面为斜面,当导电板与导电带接触时,所述导电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松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多普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