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900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0
本技术公开一种温度传感器,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陶瓷绝缘体前端设有陶瓷梯形滑块层,陶瓷梯形滑块层前端设有金属导槽层,通过金属导槽层与陶瓷梯形滑块层之间形成一个相向互推运边力,使陶瓷梯形滑块层与金属导槽层内壁产生相互作用力达到紧配功能。金属导槽层与陶瓷梯形滑块层两者的空隙填充灌入金属混合物,并进行二次高温烧结,使陶瓷绝缘体前端具有金属的导电性、良好导热性以及金属的机械强度,其中填充金属混合物层用于解决陶瓷与金属两种材质膨胀系数不一致的应力作用而导致对绝缘结构损伤。陶瓷绝缘体头部金属化整件直接与金属外壳焊接成型,尾部绝缘腔体通过高温硅胶水封装热敏电阻、热熔断体、热敏电阻线束以及热熔断体线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智能家电的底部传感器采用套管进行绝缘,金属外壳与金属外卡固定热热熔断体、内卡固定热敏电阻。然而,由于通过冲压形变的方式对热热熔断体和热敏电阻进行紧固,容易造成耐压击穿、内部接线短路的问题。此外,值得说明的是,传感器的硬对硬的封装结构,太紧会压坏热敏电阻玻璃体,太松则导致测温不准,测温的一致性有很大问题。

2、底部传感器的热敏电阻、热熔断体均只有一层套管绝缘、其它部位均是金属导电体,热敏电阻与热熔断体的连接方式采用通用金属扣时,在生产过程中有批锋,毛刺,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会刺破绝缘套管。由于绝缘套管外壳与金属外壳形成了一个封闭有空不流通结构,因而在底部传感器连续受热时,内部气体不流通会导致传感器的热熔断体非正常熔断,无法实现真正安全的加强绝缘,只能依靠接地工艺才能够满足国家3c安规要求,而且人工制造传感器的感温效果的一致性差,工序繁多并复杂,造成传感器的生产与装配效率低下。

3、相关传统技术中,温度传感器的金属外壳和陶瓷绝缘体进行连接时,通常是在陶瓷绝缘体的两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1),所述金属外壳(1)与陶瓷绝缘体(3)之间设有金属导槽层(2),所述金属导槽层(2)下方设有陶瓷梯形滑块层(33),所述陶瓷梯形滑块层(33)下方设有金属混合物层(4),所述金属混合物层(4)下方设有金属内壁卡口(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槽层(2)内设有所述陶瓷梯形滑块层(33),所述陶瓷梯形滑块层(33)与所述金属导槽层(2)的间隙设有所述金属混合物层(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梯形滑块层(33)与所述陶瓷绝缘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1),所述金属外壳(1)与陶瓷绝缘体(3)之间设有金属导槽层(2),所述金属导槽层(2)下方设有陶瓷梯形滑块层(33),所述陶瓷梯形滑块层(33)下方设有金属混合物层(4),所述金属混合物层(4)下方设有金属内壁卡口(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槽层(2)内设有所述陶瓷梯形滑块层(33),所述陶瓷梯形滑块层(33)与所述金属导槽层(2)的间隙设有所述金属混合物层(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梯形滑块层(33)与所述陶瓷绝缘体(3)呈连体结构件,所述连体结构件内部设有所述第一腔体(351)与所述第二腔体(35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整件设有封装腔体(35),通过高温硅胶水(55)分别设有所述热敏电阻(51)、所述热敏电阻线束(52)、所述热熔断体(53)、及所述热熔断体线束(54)。

5.一种温度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彦汪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阿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