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740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床,包括:床框;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沿床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床框的下方,第一升降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一驱动杆组件以及升降杆,第一驱动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床框以及升降杆的中部相铰接,升降杆的上端沿床框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床框,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第一升降驱动件的上端与床框相铰接,第一升降驱动件的下端与第一驱动杆组件的中部驱动连接以使第一驱动杆组件相对床框转动;在护理床位于最高位置时,床框与地面的高度差在800mm至850mm之间,在护理床位于最低位置时,床框与地面的高度差在120mm至200mm之间。通过该方案,能够解决护理人员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护理床,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理床。


技术介绍

1、护理床是一种用于病人或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休息和疗养的医疗器械,其具有多种姿态,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多种护理需求,尤其是高度较低的超低床。

2、在相关技术中,超低床能够实现升降功能,在最低高度时,可以降低使用者的坠床伤害,在最高高度时,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护理。

3、然而,为了降低超低床的最低高度,超低床牺牲了升降行程,致使其最大高度较低,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往往需要俯身操作,产生腰肌劳损等健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护理床,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护理人员操作不便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床,护理床包括:床体,包括床框;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沿床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床框的下方,第一升降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一驱动杆组件以及升降杆,第一驱动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床框以及升降杆的中部相铰接,升降杆的上端沿床框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床框,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第一升降驱动件的上端与床框相铰接,第一升降驱动件的下端与第一驱动杆组件的中部驱动连接以使第一驱动杆组件相对床框转动;其中,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处于回收极限位置时,护理床处于最低位置,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处于支撑极限位置时,护理床处于最高位置,在护理床位于最高位置时,床框与地面的高度差在800mm至850mm之间,在护理床位于最低位置时,床框与地面的高度差在120mm至200mm之间。

3、进一步地,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滑块,床框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在滑轨内。

4、进一步地,滑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销,限位销能够与滑块限位配合。

5、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杆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以及驱动横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沿床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驱动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连接,第一升降驱动件的下端与驱动横杆的中部相铰接,升降杆包括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第一升降杆的上端和第二升降杆的上端均与床框相铰接,第一传动杆的下端和第一升降杆的中部相铰接,第二传动杆的下端和第二升降杆的中部相铰接,第一传动杆的上端和第二传动杆的上端均与床框相铰接。

6、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杆组件与床框铰接于第一位置,升降杆与床框活动连接于第二位置,第一升降驱动件与床框铰接于第三位置,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

7、进一步地,第二升降架与第一升降架结构相同,第二升降架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第二驱动杆组件以及第二升降杆组件,第二驱动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床框以及第二升降杆组件的中部相铰接,第二升降杆组件的上端沿床框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床框,第二升降杆组件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第二升降驱动件的上端与床框相铰接,第二升降驱动件的下端与第二驱动杆组件的中部驱动连接以使第二驱动杆组件相对床框转动。

8、进一步地,床框包括框架和称重架,护理床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框架围设在称重架的外周,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框架以及称重架之间,称重传感器分别与框架以及称重架连接,第一升降驱动件的上端以及第一驱动杆组件的上端均与称重架相铰接,升降杆的上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称重架。

9、进一步地,框架和称重架相平齐;和/或,称重传感器包括本体和转接板,本体与框架连接,转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本体以及称重架连接。

10、进一步地,床体还包括背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以及腿部支撑板,护理床还包括背板传动组件、腿板传动组件、背板驱动件以及腿板驱动件,背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以及腿部支撑板沿床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背部支撑板的第一端自由设置,背部支撑板的第二端通过背板传动组件与床框相铰接,臀部支撑板固定设置在床框上,腿部支撑板的第一端通过腿板传动组件与床框相铰接,腿部支撑板的第二端与床框相铰接,背板驱动件位于背部支撑板的下方,背板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背部支撑板以及床框相铰接,腿板驱动件位于腿部支撑板的下方,腿板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床框以及腿部支撑板相铰接,背板驱动件能够驱动背部支撑板相对床框转动,腿板驱动件能够驱动腿部支撑板相对床框转动。

11、进一步地,腿部支撑板包括大腿板以及小腿板,大腿板的第一端通过腿板传动组件与床框相铰接,大腿板的第二端与小腿板的第一端相铰接,小腿板的第二端与床框相铰接,腿板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床框以及大腿板相铰接,大腿板和背部支撑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

12、进一步地,背板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臂和第二传动臂,第二传动臂位于第一传动臂和臀部支撑板之间,第一传动臂的两端分别与背部支撑板以及床框相铰接,第二传动臂的两端分别与背部支撑板以及床框相铰接;腿板传动组件包括第三传动臂和第四传动臂,第三传动臂位于第四传动臂和臀部支撑板之间,第三传动臂的两端分别与大腿板以及床框相铰接,第四传动臂的两端分别与大腿板以及床框相铰接;臀部支撑板包括板体和连接板,板体和床框固定连接,连接板连接在板体的下方并沿床框的长度方向延伸,背板驱动件以及腿板驱动件分别与连接板的两端相铰接。

13、进一步地,第二传动臂包括相连接且呈角度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背部支撑板的第二端相铰接,第二段与床框相铰接,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处远离第一传动臂;第三传动臂包括相连接且呈角度设置的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三段与大腿板的第二端相铰接,第四段与床框相铰接,第三段和第四段的连接处远离第四传动臂。

14、进一步地,护理床还包括采集件和控制组件,采集件设置在床框上并能够采集体征信息,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面板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控制面板、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二升降驱动件、背板驱动件、腿板驱动件以及采集件分别信号连接,床框具有多个体位,控制面板上具有体征监测键、呼叫键以及多个体位调节键,控制器与体征监测键、呼叫键以及多个体位调节键均信号连接,控制器根据体征监测键的触发状态控制采集件的工作状态,控制器根据呼叫键的触发状态发出呼叫信号,控制器根据多个体位调节键的触发状态控制床框在多个体位之间切换。

15、进一步地,呼叫键包括常规呼叫键,控制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护士台处的第一屏幕,控制器包括面板控制器,面板控制器根据常规呼叫键的触发状态向第一屏幕发送显示信号。

16、进一步地,呼叫键还包括紧急呼叫键,护理床还包括设置在床体上的警报件,面板控制器与警报件信号连接,面板控制器根据紧急呼叫键的触发状态向警报件发送报警信号。

17、进一步地,采集件包括称重传感器,床框包括框架和称重架,框架围设在称重架的外周,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框架以及称重架之间,称重传感器分别与框架以及称重架连接,第一升降驱动件的上端、第一驱动杆组件的上端、第二升降驱动件的上端以及第二驱动杆组件的上端均与称重架相铰接,第一升降杆组件的上端和第二升降杆组件的上端均可滑动地设置于称重架;体征监测键还包括称重键,控制器包括称重控制器,称重控制器与面板控制器信号连接,称重控制器根据称重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杆组件(213)的上端设置滑块(215),所述床框(10)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11),所述滑块(215)可滑动地设置于在所述滑轨(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1)的两端设置有限位销(111),所述限位销(111)能够与所述滑块(215)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组件(212)包括第一传动杆(2121)、第二传动杆(2122)以及驱动横杆(2123),所述第一传动杆(21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122)沿所述床框(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横杆(21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21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122)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211)的下端与所述驱动横杆(2123)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一升降杆组件(213)包括第一升降杆(2131)和第二升降杆(2132),所述第一升降杆(2131)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升降杆(2132)的上端均与所述床框(10)相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2121)的下端和所述第一升降杆(2131)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122)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升降杆(2132)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2121)的上端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122)的上端均与所述床框(10)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组件(212)与所述床框(10)铰接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升降杆组件(213)与所述床框(10)活动连接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211)与所述床框(10)铰接于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架(22)与所述第一升降架(21)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升降架(22)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221)、第二驱动杆组件(222)以及第二升降杆组件(223),所述第二驱动杆组件(2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床框(10)以及所述第二升降杆组件(223)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二升降杆组件(223)的上端沿所述床框(10)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床框(10),所述第二升降杆组件(223)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214),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221)的上端与所述床框(10)相铰接,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22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杆组件(222)的中部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驱动杆组件(222)相对所述床框(10)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10)包括框架(12)和称重架(13),所述护理床还包括称重传感器(14),所述框架(12)围设在所述称重架(13)的外周,所述称重传感器(14)设置在所述框架(12)以及所述称重架(13)之间,所述称重传感器(14)分别与所述框架(12)以及所述称重架(13)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211)的上端以及所述第一驱动杆组件(212)的上端均与所述称重架(13)相铰接,所述第一升降杆组件(213)的上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称重架(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还包括背部支撑板(30)、臀部支撑板(31)以及腿部支撑板(32),所述护理床还包括背板传动组件(33)、腿板传动组件(34)、背板驱动件(35)以及腿板驱动件(36),所述背部支撑板(30)、所述臀部支撑板(31)以及所述腿部支撑板(32)沿所述床框(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背部支撑板(30)的第一端自由设置,所述背部支撑板(30)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背板传动组件(33)与所述床框(10)相铰接,所述臀部支撑板(31)固定设置在所述床框(10)上,所述腿部支撑板(3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腿板传动组件(34)与所述床框(10)相铰接,所述腿部支撑板(32)的第二端与所述床框(10)相铰接,所述背板驱动件(35)位于所述背部支撑板(30)的下方,所述背板驱动件(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背部支撑板(30)以及所述床框(10)相铰接,所述腿板驱动件(36)位于所述腿部支撑板(32)的下方,所述腿板驱动件(3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床框(10)以及所述腿部支撑板(32)相铰接,所述背板驱动件(35)能够驱动所述背部支撑板(30)相对所述床框(10)转动,所述腿板驱动件(36)能够驱动所述腿部支撑板(32)相对所述床框(10)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支撑板(32)包括大腿板(3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杆组件(213)的上端设置滑块(215),所述床框(10)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11),所述滑块(215)可滑动地设置于在所述滑轨(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1)的两端设置有限位销(111),所述限位销(111)能够与所述滑块(215)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组件(212)包括第一传动杆(2121)、第二传动杆(2122)以及驱动横杆(2123),所述第一传动杆(21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122)沿所述床框(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横杆(21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21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122)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211)的下端与所述驱动横杆(2123)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一升降杆组件(213)包括第一升降杆(2131)和第二升降杆(2132),所述第一升降杆(2131)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升降杆(2132)的上端均与所述床框(10)相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2121)的下端和所述第一升降杆(2131)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122)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升降杆(2132)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2121)的上端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122)的上端均与所述床框(10)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组件(212)与所述床框(10)铰接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升降杆组件(213)与所述床框(10)活动连接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211)与所述床框(10)铰接于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架(22)与所述第一升降架(21)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升降架(22)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221)、第二驱动杆组件(222)以及第二升降杆组件(223),所述第二驱动杆组件(2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床框(10)以及所述第二升降杆组件(223)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二升降杆组件(223)的上端沿所述床框(10)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床框(10),所述第二升降杆组件(223)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214),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221)的上端与所述床框(10)相铰接,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22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杆组件(222)的中部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驱动杆组件(222)相对所述床框(10)转动。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春宋雪乾崔修涛王划
申请(专利权)人:毕威泰克浙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