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324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加工槽;设备框,所述设备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设备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内部的滑动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组件;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用于对待打磨的零件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加工台的底部与设备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加工槽内并与加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夹持装置包括:限位套筒,该限位套筒具有环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该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即可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柱状零件进行夹持固定,保持零件在打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加工,具体为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


技术介绍

1、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在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机器人在家庭中,能够对儿童进行辅助教学、清理垃圾等,在工厂中,智能机器人能够辅助进行加工产品,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是由很多种不同的零件组合而成的,机器人的零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

2、现有的装置在对机器人所需的柱状零件进行打磨加工时,无法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柱状零件进行夹持固定,零件在打磨时的稳定性较差,装置的适配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包括:

2、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加工槽;

3、设备框,所述设备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设备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内部的滑动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组件;

4、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用于对待打磨的零件进行夹持固定;

5、所述加工台的底部与设备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加工槽内并与加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

6、其中,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7、限位套筒,该限位套筒具有环状结构,以及开设在所述限位套筒上的矩形口,所述限位套筒的内壁开设有弧形凹槽;

8、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内部通过电动滑块滑动连接有底盘;

9、顶紧装置,通过顶紧装置对限位套筒内部的零件进行夹持顶紧。

10、优选的,所述矩形口和弧形凹槽均开设有多组并且交错分布在限位套筒上,所述限位套筒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底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轨设置有两组,所述电动滑轨的一端与加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顶紧装置设置在矩形口的内部并与矩形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轨、滑动组件、升降组件、打磨组件的控制开关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双向液压缸,所述双向液压缸的输出端连通有液压管,所述液压管远离双向液压缸的一端连通有环形管,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壁安装有清理装置。

12、优选的,所述双向液压缸的顶部与底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管设置有多组并且对称分布在底盘的两侧,所述环形管套设在限位套筒的外侧并与限位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管设置在电动滑轨的外侧。

13、优选的,所述底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靠近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底盘靠近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触发开关,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开设有弧形口。

14、优选的,所述弧形口开设有多组并且均匀分布在承重板上,所述触发开关设置在双向液压缸的控制电路上,随着零件不断下滑插入,零件挤压承重板并按压复位弹簧,直至承重板带动顶块挤压触碰到触发开关,触发开关随即触发并控制双向液压缸开启,即可在插入零件时自动触发双向液压缸向液压管内注入液压油,进而实现快速夹持的目的,操作便捷,所述承重板位于限位套筒的底部。

15、优选的,所述顶紧装置包括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内壁靠近端部的位置滑动连接有带杆活塞,所述带杆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远离带杆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移动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的内壁通过旋转座转动连接有滚动珠,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推杆开启,将电动推杆收缩,电动推杆回缩时拉动防滑板远离滚动珠,使得防滑板不再顶紧滚动珠,此时滚动珠不受防滑板的挤压,随即转动柱状零件,零件在转动时即可带动滚动珠绕转动座在调节口内转动,滚动珠的转动减少了零件转动时的阻力,便于手动调节零件打磨位置,所述滚动珠的外侧均匀安装有防滑垫,限位块则带动滚动珠挤压柱状零件的表面,通过滚动珠外侧的防滑垫对柱状零件表面进行挤压顶紧,将零件固定在限位套筒内,即可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柱状零件进行夹持固定,保持零件在打磨时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适配度。

16、优选的,所述延伸管远离带杆活塞的一端与环形管连通,所述延伸管设置有多组并且均匀分布在环形管上,所述电动推杆的控制开关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推杆靠近防滑板的一端贯穿调节口,所述带杆活塞靠近移动板的一端贯穿延伸管,所述延伸管贯穿矩形口并通过支架与矩形口的内壁固定连接。

17、优选的,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刷板,所述刷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毛刷头,所述刷板远离带毛刷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刷板靠近压缩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支架,所述压缩弹簧远离刷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筒,零件的外壁与刷板一侧的带毛刷头接触,带毛刷头对转动的零件外壁进行清扫,避免零件在打磨时碎屑粘附在零件外壁影响后续夹持效率,同时压缩弹簧通过自身弹力始终推动刷板靠近零件外壁,保持带毛刷头与零件外壁的接触效率,提高对零件外壁的清洁效率。

18、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筒的外侧与弧形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带毛刷头设置有多组并且均匀分布在刷板上,所述滑动支架远离刷板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套筒的内部并与定位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

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该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通过夹持装置和顶紧装置的安装,限位块则带动滚动珠挤压柱状零件的表面,通过滚动珠外侧的防滑垫对柱状零件表面进行挤压顶紧,将零件固定在限位套筒内,随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滑动组件、升降组件将打磨组件调整至合适位置,再通过打磨组件对夹持固定好的柱状零件顶部进行打磨,即可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柱状零件进行夹持固定,保持零件在打磨时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适配度。

21、2、该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通过顶块和触发开关的安装,当柱状零件插入限位套筒内并挤压承重板,随着零件不断下滑插入,零件挤压承重板并按压复位弹簧,直至承重板带动顶块挤压触碰到触发开关,触发开关随即触发并控制双向液压缸开启,即可在插入零件时自动触发双向液压缸向液压管内注入液压油,进而实现快速夹持的目的,操作便捷。

22、3、该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通过防滑板和滚动珠的安装,当需要人工手动转动限位套筒内的柱状零件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推杆开启,将电动推杆收缩,电动推杆回缩时拉动防滑板远离滚动珠,使得防滑板不再顶紧滚动珠,此时滚动珠不受防滑板的挤压,随即转动柱状零件,零件在转动时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口(82)和弧形凹槽(83)均开设有多组并且交错分布在限位套筒(81)上,所述限位套筒(81)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底盘(8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轨(84)设置有两组,所述电动滑轨(84)的一端与加工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顶紧装置(86)设置在矩形口(82)的内部并与矩形口(8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轨(84)、滑动组件(5)、升降组件(6)、打磨组件(7)的控制开关均与控制面板(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8)还包括双向液压缸(87),所述双向液压缸(87)的输出端连通有液压管(88),所述液压管(88)远离双向液压缸(87)的一端连通有环形管(89),所述弧形凹槽(83)的内壁安装有清理装置(8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液压缸(87)的顶部与底盘(8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管(88)设置有多组并且对称分布在底盘(85)的两侧,所述环形管(89)套设在限位套筒(81)的外侧并与限位套筒(8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管(88)设置在电动滑轨(84)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8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11),所述复位弹簧(8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812),所述承重板(812)靠近复位弹簧(8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块(813),所述底盘(85)靠近复位弹簧(8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触发开关(814),所述承重板(812)的顶部开设有弧形口(8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口(815)开设有多组并且均匀分布在承重板(812)上,所述触发开关(814)设置在双向液压缸(87)的控制电路上,所述承重板(812)位于限位套筒(81)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86)包括延伸管(861),所述延伸管(861)的内壁靠近端部的位置滑动连接有带杆活塞(862),所述带杆活塞(8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863),所述移动板(863)远离带杆活塞(8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864),所述电动推杆(864)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板(865),所述移动板(86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66),所述连接板(866)远离移动板(8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67),所述限位块(867)的内部开设有调节口(868),所述调节口(868)的内壁通过旋转座转动连接有滚动珠(869),所述滚动珠(869)的外侧均匀安装有防滑垫(8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861)远离带杆活塞(862)的一端与环形管(89)连通,所述延伸管(861)设置有多组并且均匀分布在环形管(89)上,所述电动推杆(864)的控制开关与控制面板(4)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推杆(864)靠近防滑板(865)的一端贯穿调节口(868),所述带杆活塞(862)靠近移动板(863)的一端贯穿延伸管(861),所述延伸管(861)贯穿矩形口(82)并通过支架与矩形口(82)的内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810)包括刷板(8101),所述刷板(8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毛刷头(8102),所述刷板(8101)远离带毛刷头(8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8103),所述刷板(8101)靠近压缩弹簧(8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支架(8104),所述压缩弹簧(8103)远离刷板(8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筒(81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筒(8105)的外侧与弧形凹槽(8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带毛刷头(8102)设置有多组并且均匀分布在刷板(8101)上,所述滑动支架(8104)远离刷板(8101)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套筒(8105)的内部并与定位套筒(8105)的内壁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口(82)和弧形凹槽(83)均开设有多组并且交错分布在限位套筒(81)上,所述限位套筒(81)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底盘(8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轨(84)设置有两组,所述电动滑轨(84)的一端与加工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顶紧装置(86)设置在矩形口(82)的内部并与矩形口(8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轨(84)、滑动组件(5)、升降组件(6)、打磨组件(7)的控制开关均与控制面板(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8)还包括双向液压缸(87),所述双向液压缸(87)的输出端连通有液压管(88),所述液压管(88)远离双向液压缸(87)的一端连通有环形管(89),所述弧形凹槽(83)的内壁安装有清理装置(8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液压缸(87)的顶部与底盘(8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管(88)设置有多组并且对称分布在底盘(85)的两侧,所述环形管(89)套设在限位套筒(81)的外侧并与限位套筒(8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管(88)设置在电动滑轨(84)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8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11),所述复位弹簧(8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812),所述承重板(812)靠近复位弹簧(8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块(813),所述底盘(85)靠近复位弹簧(8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触发开关(814),所述承重板(812)的顶部开设有弧形口(8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加工用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口(815)开设有多组并且均匀分布在承重板(812)上,所述触发开关(814)设置在双向液压缸(87)的控制电路上,所述承重板(812)位于限位套筒(81)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零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士茹李责瑞季文超王诚林王佳乐范玉都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