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削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叶片马达转子槽加工用磨床。
技术介绍
1、转子槽进行磨削处理时,因磨削中往复运动产生的振动量较大,单点支撑转子槽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对于转子槽磨削时,通常需在工作台设定具有多个夹持点的支具。但是因叶片转子槽体数量较多,转子槽的槽口位置靠近夹持点覆盖面时,会造成支具夹持点与转子外壁的接触面积缺失。为了补偿该部分接触面积的缺失,支具会驱动靠近转子槽槽口位置的夹持点沿转子外壁继续运动,直至夹持点接触面脱离转子槽槽口位置并覆盖于转子内腔的实体面,此时,若靠近转子槽槽口位置的夹持点较多,多个夹持点实际的覆盖面均受到工作台的驱动产生运动改变之后,会造成符合原设定夹持点覆盖面的磨削测定坐标出现多处微小错位,致使磨削时的运动轨迹因多处磨削测定坐标的微小错位累加,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由于磨削动态的行进轨迹通常是由外槽逐渐向内槽移动的,一旦打磨端与转子外槽边部直角面因磨削时运动轨迹的改变产生接触压力,转子外槽边部直角面会直接失去原有角度,即无法满足叶片装配需求,损毁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马达转子槽加工用磨床,包括数控执行端(1)、双向传动作业台(2)和磨头支件装配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传动作业台(2)一侧安装有作业面定位台(4)和内支撑定位夹具(5),所述作业面定位台(4)支撑马达转子之后,所述内支撑定位夹具(5)置入马达转子中心槽内侧,用以马达转子磨削前的夹持定位,所述作业面定位台(4)内侧安装有夹持倾斜角定向导引组(7),所述磨头支件装配端(3)的底部设有磨削路径适应调控组(6),所述夹持倾斜角定向导引组(7)根据所述内支撑定位夹具(5)将马达转子夹持之后的错误角度重新设定磨削引导路径,所述磨削路径适应调控组(6)依据重新设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马达转子槽加工用磨床,包括数控执行端(1)、双向传动作业台(2)和磨头支件装配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传动作业台(2)一侧安装有作业面定位台(4)和内支撑定位夹具(5),所述作业面定位台(4)支撑马达转子之后,所述内支撑定位夹具(5)置入马达转子中心槽内侧,用以马达转子磨削前的夹持定位,所述作业面定位台(4)内侧安装有夹持倾斜角定向导引组(7),所述磨头支件装配端(3)的底部设有磨削路径适应调控组(6),所述夹持倾斜角定向导引组(7)根据所述内支撑定位夹具(5)将马达转子夹持之后的错误角度重新设定磨削引导路径,所述磨削路径适应调控组(6)依据重新设定的引导路径自适应调试磨削动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马达转子槽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路径适应调控组(6)包括处理面延伸驱动部(61)、三槽随动引导部(62)和确定角度锁止部(63),所述处理面延伸驱动部(61)与所述磨头支件装配端(3)可拆卸连接,所述三槽随动引导部(62)与所述处理面延伸驱动部(61)转动连接,所述确定角度锁止部(63)设置于所述三槽随动引导部(62)和所述处理面延伸驱动部(61)之间,所述三槽随动引导部(62)内侧设置有嵌入磨削部(621),所述处理面延伸驱动部(61)用于调试所述三槽随动引导部(62)与所述夹持倾斜角定向导引组(7)的适配角度,进而使所述三槽随动引导部(62)与所述夹持倾斜角定向导引组(7)设定的引导路径平齐,通过所述三槽随动引导部(62)同步所述嵌入磨削部(621)移动磨削时的动态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叶片马达转子槽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倾斜角定向导引组(7)包括定向导轨部(71)、错位角度贴合修正部(72)、修正面平齐传感部(73)和主体导引角度调试部(74),所述定向导轨部(71)与所述错位角度贴合修正部(72)固定连接,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清林,赵学志,黄奎智,王建国,王杰鑫,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威驰石油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