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06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具体涉及炉内脱硝领域,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顶部的排烟管,以及位于炉体一侧的储氨罐,所述储氨罐的顶部设置有气泵,所述炉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布氨管和引导板,所述布氨管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本技术首先通过启动气泵将储氨罐内部的氨气注入布氨管的内部,并通过多个第一喷头喷出,同时通过横杆使氨气通过中心管底部喷出,从而使螺旋叶片和立杆产生转动的力从而带动转动环转动,使扇叶和搅拌杆转动,使烟气通过布氨管中部时,第一喷头喷出的氨气进入烟气中部,并通过扇叶和搅拌杆的转动进行混合搅拌,提高混合质量,提高烟气吸收氨气的效果,提高脱硝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炉内脱硝,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1、针对中小型燃煤锅炉和生物质锅炉燃烧产生的大量有害烟气,其中含有以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为主的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锅炉烟气的脱硫脱硝治理对于环境保护治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为防止锅炉内煤燃烧后产生过多的nox污染环境,应对煤进行脱硝处理,脱硝处理分为燃烧前脱硝、燃烧过程脱硝、燃烧后脱硝等方式,燃烧后脱硝具体又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活性炭吸附等。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锅炉炉膛内部脱硝的方式,大多采用向炉内喷入氨气或氨水,喷入的氨水与煤燃烧后烟气内的nox反应,生成n2和h2o,达到脱硝要求,但是由于烟气流速过快,导致喷入烟气中的氨气不能与烟气充分混合,从而影响脱硝质量,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顶部的排烟管,以及位于炉体一侧的储氨罐,所述储氨罐的顶部设置有气泵,所述炉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布氨管和引导板,所述布氨管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部和布氨管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头;

3、可以看出,通过启动气泵可以将储氨罐内部的氨气注入炉体的内部进行脱硝,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引导板可以使产生的烟气通过布氨管的中部输入排烟管的内部,同时可以通过布氨管和横杆使第一喷头喷出氨气融入通过布氨管中部的烟气中部,从而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起到脱硝的作用,提高使用效果;

4、所述横杆的底部正中位置固定连接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环,所述中心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喷头,所述中心管的底端套设有转动环;

5、可以看出,通过中心管和第二喷头可以提高喷入烟气中部的氨气效果,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第一限位环可以对转动环进行限位,提高使用效果;

6、所述转动环的两端外表面设置有扇叶和搅拌杆,所述转动环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环,所述转动环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

7、可以看出,中心管喷出的气体可以对螺旋叶片吹动,从而使螺旋叶片产生转动的力,从而通过立杆和横板控制转动环转动,从而使扇叶和搅拌杆转动,对向上移动的烟气进行搅拌并通过搅拌杆对第二限位环喷出的氨气进行搅拌,提高混合脱硝的效果,方便使用,并通过第二限位环与第一限位环的配合,对转动环进行限位,提高使用效果;

8、所述排烟管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多孔板,每两个相邻所述多孔板的中部设置有喷氨管,所述多孔板靠近炉体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中部设置有过滤板;

9、可以看出,通过设置的多孔板可以使进入排烟管内部的烟气温度更加均匀,并通过喷氨管喷出氨气,可以对通过排烟管中部的烟气进而补充氨气,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过滤箱和过滤板可以对烟气中部的粉尘进行过滤,提高使用效果。

10、优选地,所述气泵的输入端与储氨罐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多个喷氨管和布氨管的中部相连通;

11、可以看出,通过启动气泵可以将储氨罐内部的氨气输入布氨管和喷氨管的内部,提高使用效果。

12、优选地,所述布氨管的内腔通过横杆和中心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中心管的内腔底部开口与立杆和螺旋叶片相对应,所述引导板设置在布氨管的底部;

13、可以看出,布氨管内部的氨气可以输入横杆和中心管的内部,从而通过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喷出氨气,提高使用效果。

14、优选地,底部所述第二限位环设置在两个第一限位环之间,顶部所述第二限位环设置在第一限位环的顶部,所述搅拌杆设置在扇叶的顶部,所述第二喷头设置在转动环的顶部;

15、可以看出,通过第二限位环与第一限位环的配合,可以对转动环进行限位,提高转动环的稳定性,并使转动环可以转动,并通过中心管底端喷出气体对立杆和螺旋叶片进行吹动,可以使转动环转动,提高使用效果。

16、优选地,与所述喷氨管相连接的连接管中部设置有阀门,所述连接管靠近气泵的一侧设置有三通管,所述布氨管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环形结构;

17、可以看出,通过阀门可以控制是否向喷氨管的内部注入气体,进行氨气补充,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布氨管可以对通过布氨管中部的烟气中部喷入氨气,提高喷氨效果。

18、优选地,所述过滤箱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过滤板设置在过滤箱靠近多孔板的一侧,所述过滤箱与排烟管通过滑条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箱的前侧设置有密封板;

19、可以看出,通过过滤箱可以对过滤板进行支撑,并方便将过滤箱从排烟管的中部移出对过滤板和过滤箱中部的粉尘进行清理,并通过过滤板进行除尘,提高使用效果。

2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1、1、本技术首先通过启动气泵将储氨罐内部的氨气注入布氨管的内部,并通过多个第一喷头喷出,同时通过横杆使氨气通过中心管底部喷出,从而使螺旋叶片和立杆产生转动的力从而带动转动环转动,使扇叶和搅拌杆转动,使烟气通过布氨管中部时,第一喷头喷出的氨气进入烟气中部,并通过扇叶和搅拌杆的转动进行混合搅拌,提高混合质量,提高烟气吸收氨气的效果,提高脱硝率;

22、2、本技术还通过设置的第二限位环和第一限位环的配合,可以对转动环进行限位,并通过设置的多孔板,可以对烟气温度进行混合,使烟气内外温度一致,并通过打开阀门使氨气柱喷氨管的内部对多个多孔板之间的间隙中部的烟气进行补充氨气,提高脱硝质量,同时还通过过滤板和过滤箱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清理,提高使用;

23、综上,通过上述多个作用的相互影响,可以对喷入烟气中部的氨气和烟气进行混合搅拌提高烟气吸收氨气的效果,提高脱硝率,并方便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清理,并对烟气进行二次脱硝,提高使用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包括炉体(1)和设置在炉体(1)顶部的排烟管(2),以及位于炉体(1)一侧的储氨罐(3),所述储氨罐(3)的顶部设置有气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布氨管(5)和引导板(6),所述布氨管(5)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7),所述横杆(7)的底部和布氨管(5)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4)的输入端与储氨罐(3)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气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21),所述连接管(21)的一端分别与多个喷氨管(20)和布氨管(5)的中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氨管(5)的内腔通过横杆(7)和中心管(9)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中心管(9)的内腔底部开口与立杆(17)和螺旋叶片(18)相对应,所述引导板(6)设置在布氨管(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所述第二限位环(15)设置在两个第一限位环(10)之间,顶部所述第二限位环(15)设置在第一限位环(10)的顶部,所述搅拌杆(14)设置在扇叶(13)的顶部,所述第二喷头(11)设置在转动环(1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喷氨管(20)相连接的连接管(21)中部设置有阀门,所述连接管(21)靠近气泵(4)的一侧设置有三通管,所述布氨管(5)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2)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过滤板(23)设置在过滤箱(22)靠近多孔板(19)的一侧,所述过滤箱(22)与排烟管(2)通过滑条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箱(22)的前侧设置有密封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包括炉体(1)和设置在炉体(1)顶部的排烟管(2),以及位于炉体(1)一侧的储氨罐(3),所述储氨罐(3)的顶部设置有气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布氨管(5)和引导板(6),所述布氨管(5)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7),所述横杆(7)的底部和布氨管(5)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4)的输入端与储氨罐(3)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气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21),所述连接管(21)的一端分别与多个喷氨管(20)和布氨管(5)的中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炉膛内部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氨管(5)的内腔通过横杆(7)和中心管(9)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中心管(9)的内腔底部开口与立杆(17)和螺旋叶片(18)相对应,所述引导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波张茜姚炳旭
申请(专利权)人:史丹利化肥定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