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菜地土壤固碳培肥方法及其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菜地土壤固碳培肥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8065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菜地土壤固碳培肥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菜地土壤固碳培肥方法为使用水稻秸秆制备的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主要通过催化水热碳化技术,实现水稻秸秆快速碳化和稳定化;再还田翻入土壤,提供了一种稻菜轮作体系土壤固碳培肥方法,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固碳培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土壤固碳培肥剂制备简单,土壤固碳培肥方法简便易行,能快速实现水稻秸秆碳化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实现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固碳培肥、蔬菜增产提质三重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菜地土壤固碳培肥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稻菜轮作是一种农业种植方式,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交替种植水稻和蔬菜来达到优化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水稻收获后,将水稻秸秆还田,能够充分利用秸秆中富含的碳、钾、磷等元素。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质地。但在实际操作中,水稻秸秆还田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水稻秸秆相对硬质,分解速度较慢,影响下茬蔬菜根系生长;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酚酸类物质,抑制下茬蔬菜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秸秆分解消耗土壤中的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影响土壤通气性和气体交换;秸秆直接还田,可能增加病原菌和虫卵的传播风险。因此需要开发秸秆快速安全还田的技术。另一方面,高强度种植需求与土壤环境质量退化的矛盾亦日益凸显,这种长期连续耕作的生产模式导致土壤出现养分不均衡、有机质流失和土壤结构板结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益。

2、因此亟需开发实用可行的技术,以促进土壤固碳培肥,改善土壤质量,并保持农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稻菜轮作体系的水稻秸秆快速还田,增加土壤固碳培肥的方法。

2、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原料包括水稻秸秆、催化剂、水、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

4、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过氧化氢、过氧化钙、过氧化镁、过氧化尿素、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s1、将水稻秸秆进行粉碎;

7、s2、将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加入水和催化剂,水热碳化,得碳化产物;

8、s3、将碳化产物与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混合均匀,即可。

9、优选地,所述粉碎后的水稻秸秆长度为1-10cm。

10、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秸秆和水的质量比为5:1-10:1。

11、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秸秆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100:1。

12、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水热碳化的条件为:温度为160-200℃,时间为4-10h。

13、优选地,步骤s3中的碳化产物(干基)与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质量比为100:8-18:2-5:5-10。

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在稻菜轮作体系土壤固碳培肥中的应用。

1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稻菜轮作体系土壤固碳培肥方法,包括施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土壤改良剂的步骤。

16、优选地,所述土壤改良剂的施用量为110-500公斤/亩。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稻菜轮作体系的水稻秸秆快速还田的土壤改良剂,通过催化水热碳化技术,实现水稻秸秆快速碳化和稳定化;再还田翻入土壤,提供了一种稻菜轮作体系土壤固碳培肥方法,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固碳培肥。本专利技术的土壤固碳培肥调理剂制备简单,操作简便易行,能快速实现水稻秸秆碳化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实现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固碳培肥、蔬菜增产提质三重功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原料包括水稻秸秆、催化剂、水、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过氧化氢、过氧化钙、过氧化镁、过氧化尿素、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秸秆和水的质量比为5:1-1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秸秆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100: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水热碳化的条件为:温度为160-200℃,和/或,时间为4-10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碳化产物与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质量比为100:8-18:2-5:5-10。

8.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在稻菜轮作体系土壤固碳培肥中的应用。

9.一种稻菜轮作体系土壤固碳培肥方法,包括于田地中施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土壤改良剂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的施用量为110-500公斤/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原料包括水稻秸秆、催化剂、水、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过氧化氢、过氧化钙、过氧化镁、过氧化尿素、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秸秆和水的质量比为5:1-1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秸秆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100: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玉婷黄继川彭智平许杨贵彭一平李珠娴梁健仪钟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