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防护有机无机及酸碱性气体浸渍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804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防护有机无机及酸碱性气体浸渍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低灰分低成本精制煤沥青为碳源,经一定浓度双氧水及盐酸混合溶液液相氧化、低温炭化及破碎造粒、高温水蒸气碳化活化制备出比表面积发达多级孔分布的沥青基活性炭材料载体,在载体上担载2%‑8%的N,1.5%~3.0%的NH<subgt;4</subgt;<supgt;+</supgt;,5.0%~8.0%的Cu,1.0%~3.0%的Zn,1.0%~3.0%的Mo,1.0%~3.0%的CO<subgt;3</subgt;<supgt;2‑</supgt;,0.5%~3.0%的HCO<subgt;3</subgt;<supgt;‑</supgt;,0.5%~12.0%的Cu<supgt;2+</supgt;、0.5%~8.0%的Cl<supgt;‑</supgt;、0.1%~10.0%的Co<supgt;2+</supgt;。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产品具备对HCN、CNCl等传统化学战剂、NH<subgt;3</subgt;等碱性气体、SO<subgt;2</subgt;等酸性气体、苯蒸汽等有机气体的综合广谱防护能力,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防护时间延长,在化学防护及空气净化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防护吸附剂,具体涉及一种综合防护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普通环境净化材料及防护技术一般只具备对特定污染物防护性能,需复杂组合多个防护器材才能实现对成分复杂有害气体的过滤净化。对于应急情况或某些局限环境下多种未知性质污染物的威胁,

2、防护器材需具备紧致、高效的特点,吸附材料需具备多种吸附位点以实现对不同有毒污染物的综合广谱防护。目前使用的具备广谱吸附能力的吸附剂包括纳米材料、气凝胶材料、负载型炭基材料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其中活性炭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化学机械性质稳定、气体吸附性能优异,负载多元活性组分制备的浸渍炭吸附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多级孔结构、吸附性能较好、生产工艺简单,适用于多元气体平衡吸附。用于广谱防护的活性炭材料需具备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热机械稳定性,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商品木质活性炭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偏高,产品性能受区域地理环境影响波动较大。

3、煤沥青是煤焦油深加工的蒸馏残留物,主要组成成分是稠环芳烃和类似炭黑的高分子。煤沥青种类多、来源广、产量大、成本低,通过净化处理制备的杂质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防护有机无机及酸碱性气体浸渍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陈化综合防护浸渍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制备沥青基活性炭,先以3-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500-550℃,反应2-10小时后制得低温碳化煤沥青;再通入105-180℃水蒸气,以3-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800-850℃,反应1-5小时后制得沥青基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陈化综合防护浸渍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掺杂沥青基活性炭制备过程中,升温速率5-10℃/min,反应温度400-500℃,反应时间1-3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防护有机无机及酸碱性气体浸渍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陈化综合防护浸渍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制备沥青基活性炭,先以3-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500-550℃,反应2-10小时后制得低温碳化煤沥青;再通入105-180℃水蒸气,以3-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800-850℃,反应1-5小时后制得沥青基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陈化综合防护浸渍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掺杂沥青基活性炭制备过程中,升温速率5-10℃/min,反应温度400-500℃,反应时间1-3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陈化综合防护浸渍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得到的一次浸渍沥青基活性炭,担载0.5%~6.0%(重量份)的nh4+、2.0%~15.0%(重量份)的cu、0.5%~6.0%(重量份)的zn、0.5%~6.0%(重量份)的mo、0.1%~10.0%(重量份)的co32-、0.1%~10.0%(重量份)的hco3-;其中,nh4+来源于碳酸铵或碳酸氢铵;cu来源于碱式碳酸铜;zn来源于碱式碳酸锌;mo来源于七钼酸铵;co32-来源于碳酸钾或碳酸钠;hco3-来源于碳酸氢钾或碳酸氢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陈化综合防护浸渍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二次浸渍沥青基活性炭,担载0.5%~12.0%(重量份)的cu2+、0.5%~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唐俊雄袁祖培张辉沈洁周成龙陈光熙李明王伟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