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驱动搅拌的厌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01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驱动搅拌的厌氧装置。它包括进水口、搅拌器、填料区、折流板、出水口、蓄电池、太阳能电板,装置本体上部中间一侧壁上设置进水口,装置本体内设置搅拌器、填料区、折流板,装置本体上部中间另一侧壁上设置出水口,装置本体中部为填料区,填料区下方设有搅拌器,折流板与装置本体等宽,折流板垂直平行等间距呈上下断开交替设置,太阳能电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再与搅拌器连接,形成太阳能搅拌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水力混合状态和污泥滞留能力,能够使污水与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反应,因此具有很好的污水除污能力。太阳能作为搅拌器的原动力能源既有效利用自然界能源,也降低了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驱动搅拌的厌氧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任 何处理直接被排放到环境中,使得我国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主要以生物法为主要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法和 厌氧法。厌氧法由于其能耗低,负荷高,可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 理中,特别是有机物浓度高和可生化性差的工业废水,厌氧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段。 随着人们对厌氧生物过程认识的深入以及对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应用的普及,厌氧 生物反应器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迄今,厌氧生物反应器已发展至第三代。第一代厌氧生物 反应器以普通厌氧消化池为代表,其基本特征在于结构简单,反应器混合好,污泥龄短,去 除效率低。第二代厌氧生物反应器应用最广泛的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其基本特征 在于负荷居第二代厌氧反应器之首,三相分离器的设置实现的汽、液、固的稳定分离,三相 分离器设计复杂,高的上升流速容易造成跑泥。第三代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开发缓解了 UASB 反应器的短流和高负荷跑泥问题,主要以厌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驱动搅拌的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1)、搅拌器(2)、填料区(3)、折流板(4)、出水口(5)、蓄电池(6)、太阳能电板(7),装置本体上部中间一侧壁上设置进水口(1),装置本体内设置搅拌器(2)、填料区(3)、折流板(4),装置本体上部中间另一侧壁上设置出水口(5),装置本体中部为填料区(3),填料区(3)下方设有搅拌器(2),折流板(4)与装置本体等宽,折流板(4)垂直平行等间距呈上下断开交替设置,太阳能电板(7)与蓄电池(6)连接,蓄电池(6)再与搅拌器(2)连接,形成太阳能搅拌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太阳能驱动搅拌的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1)、搅拌器(2)、填料区(3)、折流板(4)、出水口(5)、蓄电池(6)、太阳能电板(7),装置本体上部中间一侧壁上设置进水口(1),装置本体内设置搅拌器(2)、填料区(3)、折流板(4),装置本体上部中间另一侧壁上设置出水口(5),装置本体中部为填料区(3),填料区(3)下方设有搅拌器(2),折流板(4)与装置本体等宽,折流板(4)垂直平行等间距呈上下断开交替设置,太阳能电板(7)与蓄电池(6)连接,蓄电池(6)再与搅拌器(2)连接,形成太阳能搅拌系统。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驱动搅拌的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流 板(4)上端与装置本体顶端平齐,则折流板(4)下端距装置本体底部间距为0. 8 1. 0m, 折流板(4)下端与装置本体底部相连,则折流板(4)上端与装置本体上端的间距为0. 7 0. 9m,装置本体内的有效水深为4 6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驱动搅拌的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雷邓冶徐新华杨治中罗彦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浙江浙大水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