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776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让系统,包括智能避让系统,所述智能避让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决策与控制模块、执行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将环境数据向数据融合模块传递,所述数据融合模块将综合分析结果向决策与控制模块传递,所述决策与控制模块向执行模块传递控制信号。该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让系统,通过设置在智能避让系统中的数据融合模块中引入时序数据处理单元,智能避让系统通常需要考虑行人的位置、速度和方向等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具有时空特性,通过时序数据处理单元对行人位置和速度进行预测和校正,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融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让系统


技术介绍

1、智能行人避让系统是一种新能源客车上的安全辅助系统,旨在帮助司机识别并避免与行人发生碰撞。该系统利用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技术,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并通过算法分析来判断是否有行人靠近或潜在的碰撞风险,当系统检测到行人靠近或存在碰撞风险时,它会发出警报,提醒司机采取相应的行动,如果司机没有及时反应,系统还可以自动执行紧急制动或转向操作,以避免与行人碰撞。

2、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现有系统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影响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响应速度,此外,决策算法的准确性还有改进空间,需要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行人的行为;而且在复杂的交通环境和行人行为情况下,现有系统的适应性有限,可能无法充分考虑各种复杂情况和多目标权衡,从而不便于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的智能行人避让系统不便于进行使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让系统。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让系统,包括智能避让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避让系统(1)包括传感器模块(11)、数据融合模块(12)、决策与控制模块(13)、执行模块(14)和人机交互模块(15),所述传感器模块(11)将环境数据向数据融合模块(12)传递,所述数据融合模块(12)将综合分析结果向决策与控制模块(13)传递,所述决策与控制模块(13)向执行模块(14)传递控制信号,所述决策与控制模块(13)向人机交互模块(15)传递警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11)对车辆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让系统,包括智能避让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避让系统(1)包括传感器模块(11)、数据融合模块(12)、决策与控制模块(13)、执行模块(14)和人机交互模块(15),所述传感器模块(11)将环境数据向数据融合模块(12)传递,所述数据融合模块(12)将综合分析结果向决策与控制模块(13)传递,所述决策与控制模块(13)向执行模块(14)传递控制信号,所述决策与控制模块(13)向人机交互模块(15)传递警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11)对车辆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所述传感器模块(11)的具体设备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数据融合模块(12)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整合,并进行环境感知和目标检测,对各种传感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所述数据融合模块(12)的内部包括时序数据处理单元(16),所述时序数据处理单元(16)包括数据滤波单元(161)、数据插值单元(162)、时间序列建模单元(163)、时间序列预测单元(164)和时间序列分析单元(1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数据处理单元(16)在数据融合模块(12)中引入时序数据处理的方法,并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提供行人位置和速度的时序信息,所述数据滤波单元(161)通过应用滤波算法对时序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去除噪声和异常值,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所述数据插值单元(162)使用插值方法填补缺失数据,所述时间序列建模单元(163)对时序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数据的趋势、周期性和相关性特征,所述时间序列预测单元(164)基于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使用预测方法推断未来的数值,所述时间序列分析单元(165)对时序数据的统计特性和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取数据中的重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客车用智能行人避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与控制模块(13)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避让策略,所述决策与控制模块(13)包括算法优化单元(131)、实时响应单元(132)、多目标决策单元(133)、预测与规划单元(134)和容错与安全单元(135),所述算法优化单元(131)引入决策算法和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决策效率和安全性。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勇刘文龙周耀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方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