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发酵红参须的方法、红参须发酵产物及其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发酵红参须的方法、红参须发酵产物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7702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发酵红参须的方法、红参须发酵产物及其应用,涉及人参发酵技术领域,该植物乳植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命名为KMHD‑2,已于2023年8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8270。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该植物乳植杆菌发酵红参须,得到发酵液,再进行提取,从而得到红参须发酵产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菌株的发酵周期过长、稀有人参皂苷转化率不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提升红参须的使用价值、红参须发酵产物能显著促进斑马鱼I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以及红参须发酵产物能用于化妆品而有效促进皮肤抗皱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参发酵,尤其是涉及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发酵红参须的方法、红参须发酵产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人参是传统的名贵的中药材,化学成分丰富,生物活性广泛,具有较高的保健与药用价值。人参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是一种喜冷、湿润而耐荫的植物,即怕积水,又不耐旱,忌强光直射,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并且人参的种植存在轮种限制,即使在移栽的情况下,土地也需要修养3-4年,一般情况下需要修养7年左右。因此,如何利用好人参资源是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2、人参皂苷是人参主要的活性成分。目前,人参皂苷从人参属植物中发现超过180种;人参皂苷的基本结构组成是甾族骨架和加上不同的糖基(葡萄糖(glc),鼠李糖(rha),木糖(xyl)和阿拉伯糖(ara)连接在c3,c6和c20上)。首次从根部分离出来的人参皂命名方式是以“r”为前缀,后面跟着一个字母和根据色谱极性升序排名的数值,例如ra是极性最小的人参皂首,来源于根部,随后是rbl,而rg3的极性比rg1大。糖基化的主要人参皂苷,如rb1、rb2、rc、rd、re和rg1,占野生人参总皂苷的80%以上。稀有皂苷如ck、rh1、rh2、rg3、rk1、rg5等糖基的数量较少。糖基的种类、数量,以及结合位点(c-3、c-6、c-20)的不同已被证明影响生物活性,比如糖基数量不同的人参皂苷的抗肿瘤活性的影响规律是:苷元皂苷>单糖苷皂苷>二糖苷皂苷>三糖苷皂苷。去糖基化的次级人参皂苷在原人参属植株中含量甚微,但是去糖基化人参皂苷比糖基化人参皂苷更具药理活性和生物利用度。

3、红参是人参的熟用品,是经过浸润、清洗、蒸制、晾晒以及烘干等工序制备而成。经过炮制的红参中,人参皂苷rg3、rg5、rk1和20(s)-ppd的含量明显高于在生晒参(即原人参)中的含量。有研究证明口服红参粉能够显著降低眼部皮肤皱纹的粗糙度和总的皮肤损伤分数;也有学者经过动物实验证明外用红参提取物能够证明显著抑制了uvb暴露引起的皱纹,同时显著抑制uvb照射诱导的皮肤表皮厚度的增加。另外,通过荧光和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研究人参皂甙rg3立体异构体在uvb照射的角质形成细胞实验中抗皮肤光老化性能,证明红参具有一定的抗衰功效。传统红参产品以红参主根为主,红参须为红参产品的副产物,而红参须中的人参皂苷含量要高于主根。以红参须为研究对象,可以提升红参整体的利用价值。

4、同时,有研究证明发酵红参相比红参具有更高的活性,用的发酵菌株主要包括霉菌、酵母、人参内生菌,但是这些菌种的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现有技术cn112980720公开了一株人参内生菌成都肠杆菌可将人参皂苷rg1快速转化成人参皂苷f1,但是该菌株不在《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中,所以发酵后的产品不能直接用于食品领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乳酸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中可从乳制品、泡菜、腌菜、啤酒以及葡萄酒等中分离得到。乳酸菌是有较高认可度的益生菌,大量研究标明,乳酸菌具有多种功能,比如调节肠道菌群、控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以及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等。植物乳植杆菌是乳酸菌中的一种,也是《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中的一种,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6、现有技术cn109536560公开了一种提高人参水提取物中稀有皂苷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人参破碎粉磨后过筛得到人参粉末,再将人参粉末溶于水中进行超声微波处理以过滤掉人参粉渣,得到人参水提取物;(2)取步骤(1)制得的人参水提取物,加入复配菌和糖源在28~40℃发酵4~8天,所述复配菌为乳酸菌和醋酸杆菌;(3)升高发酵温度至42~55℃,继续发酵10~20天,发酵结束后,过滤留下发酵液;该方法发酵后人参皂苷rg3浓度0.043mg/l,增加224.87%;然而,该方法存在发酵周期过长和转化率不高的问题。

7、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株植物乳植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该菌株具备体外抗氧化能力,于2023年8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28270。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植物乳植杆菌发酵红参须的方法,不仅发酵周期短,而且能够有效增加稀有人参皂苷rg3、rg5、rk1和rh1的产量,有效提升了红参须的使用价值。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红参须发酵产物,稀有人参皂苷含量高,可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领域。

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红参须发酵产物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皮肤抗皱和紧致功效,取得突出的应用效果。

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一株植物乳植杆菌,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8270,该植物乳植杆菌为活细胞形式,在体外具备抗氧化功能。

7、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乳植杆菌来源于酸菜。

8、第二方面,一种植物乳植杆菌发酵红参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以红参须作为底物,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取所述发酵液进行提取,得到红参须发酵产物。

10、进一步的,所述红参须作为底物的添加形式包括通过红参须粉末制成的悬浊液和/或红参须提取液进行添加;

11、优选地,所述红参须粉末的目数为40-80目。

12、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乳植杆菌的添加量为3~10%;

13、优选地,所述悬浊液的溶剂包括水;

14、优选地,所述悬浊液中红参须粉末与水的比例为1:10;

15、优选地,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0~37℃,发酵的时间为24~72h。

16、进一步的,所述红参须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红参须与水混合后在100℃的温度下进行提取,浓缩,得到所述红参须提取液。

18、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的转速条件为0-150转/min;

19、优选地,所述发酵之后还包括进行离心的步骤,得到发酵液;

20、优选地,所述发酵液的提取条件包括在70-100℃的温度下提取2~3h;

21、优选地,所述发酵液在提取之后还包括进行冷冻干燥的步骤,得到红参须发酵产物。

22、第三方面,一种由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红参须发酵产物。

23、进一步的,所述红参须发酵产物中稀有人参皂苷rg3含量为21.94-27.12mg/g;

24、优选地,所述红参须发酵产物中稀有人参皂苷rg5含量为17.31-23.79mg/g;

25、优选地,所述红参须发酵产物中稀有人参皂苷rk1含量为5.90-8.58mg/g;

26、优选地,所述红参须发酵产物中稀有人参皂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其特征在于,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82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植杆菌来源于酸菜。

3.一种植物乳植杆菌发酵红参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参须作为底物的添加形式包括通过红参须粉末制成的悬浊液和/或红参须提取液进行添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植杆菌的添加量为3~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参须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转速条件为0-150转/min;

8.一种由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红参须发酵产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参须发酵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参须发酵产物中稀有人参皂苷Rg3含量为21.94-27.12mg/g;

10.一种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红参须发酵产物在制备皮肤抗皱产品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其特征在于,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82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植杆菌来源于酸菜。

3.一种植物乳植杆菌发酵红参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参须作为底物的添加形式包括通过红参须粉末制成的悬浊液和/或红参须提取液进行添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芬韩丽娟杨国力侯诗陈晓杰黄卉
申请(专利权)人:康美华大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