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国平专利>正文

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743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及制备方法,它是采用以下成分、按以下重量份配制:改性聚氨酯树脂15-25份、糠醛聚酮树脂3-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10-20份、纤维素硝酸酯1-12份、纤维素树脂2-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0-10份、丁酮30-60份、醋酸乙酯5-10份、正丙酯5-10份、反应引发剂1-2份、反应终止剂0.5-1份;所述的方法是:1)按配方要求先将全部溶剂投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50-80℃进行搅拌;2)保持搅拌,并将上述的聚氨酯树脂、糠醛聚酮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依次投入反应釜中,并将反应引发剂在1小时内滴加到反应釜内,持续搅拌2.0-3.0小时;3)检测红外光谱,加入反应终止剂;4)测量固体含量,调整至理论值;5)缓慢搅拌冷却至20℃;它具有烫后印刷效果好,而且环保的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这种电化铝烫印层为一种特殊高分子材料,尤其涉及包装防伪用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的高分子材料及制备方 法。
技术介绍
现在在印刷行业对印刷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而烫后印刷是一项顶尖技术, 所使用的基材都有特定的要求。普通的电化铝烫印膜由于使用了蜡基的离型剂,所以烫印 层表面张力过小,难以印刷。应用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高分子材料生产电化铝烫印膜的 生产中不需要使用蜡基的离型剂,生产的电化铝烫印膜烫印层表面张力在38-45达因,完 全可以印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合印刷行业使用的、 烫后印刷效果好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的高分子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其 组成和配比由以下成分、按以下重量比配制改性聚氨酯树脂15-25份、糠醛聚酮树脂3-10 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10-20份、纤维素硝酸酯1-12份、纤维素树脂2-5份、聚乙烯醇縮丁 醛0-10份、丁酮30-60份、醋酸乙酯5-10份、正丙酯5-10份、反应引发剂1_2份、反应终止 剂O. 5-1份。 所述的改性聚氨酯树脂选用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选用罗门哈斯热塑性丙烯酸树脂A-ll、B66、B-66、B-67、 B-72、B-82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纤维素树脂选用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中的一种 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 1)、按配方要求先将全部溶剂投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50-8(TC进行搅拌; 2)、保持搅拌,并将上述的聚氨酯树脂、糠醛聚酮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树脂、聚乙烯醇縮丁醛依次投入反应釜中,并将反应引发剂在1小时内滴加到反应釜内,持续搅拌2. 0-3. 0小时; 3)、检测红外光谱,加入反应终止剂; 4)、测量固体含量,调整至理论值; 5)、缓慢搅拌冷却至20°C 。 本专利技术采用环保降、表面张力适当的材料生产电化铝烫印层的高分子材料,重点 是本着环保的基础上,通过对工艺条件的改进,主要使用聚氨酯树脂、糠醛聚酮树脂、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纤维素树脂、纤维素硝酸酯,通过乙醇和混合剂合成、润湿分散制成。它既环 保,而且烫后印刷效果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介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 印层由高分子材料按以下成分、按以下重量比配制改性聚氨酯树脂15-25份、糠醛聚酮树 脂3-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10-20份、纤维素硝酸酯1-12份、纤维素树脂2-5份、聚乙烯 醇縮丁醛0-10份、丁酮30-60份、醋酸乙酯5-10份、正丙酯5-10份、反应引发剂1_2份、反 应终止剂0. 5-1份。 所说的改性聚氨酯树脂选自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聚氨酯树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可采用市售产品。 所说的糠醛聚酮树脂、纤维素硝酸酯、聚乙烯醇縮丁醛可选用市售产品。 所说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可选用罗门哈斯热塑性丙烯酸树脂A-ll、 B66、 B-66、B-67、 B-72、 B-82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也可采用市售产品。 所说的纤维素树脂选自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的一种或 一种以上,可采用市售产品。 所说的反应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反应终止剂为苯甲酰氯。 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的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 1)、按配方要求先将全部溶剂投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50-8(TC进行搅拌; 2)、保持搅拌,并将上述的聚氨酯树脂、糠醛聚酮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树脂、聚乙烯醇縮丁醛依次投入反应釜中,并将反应引发剂在1小时内滴加到反应釜内,持续搅拌2. 0-3. 0小时; 3)、检测红外光谱,加入反应终止剂; 4)、测量固体含量,调整至理论值; 5)、缓慢搅拌冷却至20°C 。 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的高分子材料以下成分、按以下重量比配 制改性聚氨酯树脂15份、糠醛聚酮树脂3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10份、纤维素硝酸酯1份、 纤维素树脂2份、聚乙烯醇縮丁醛1份、丁酮30份、醋酸乙酯5份、正丙酯5份、反应引发剂 l份、反应终止剂0.5份。 所说的改性聚氨酯树脂选自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树脂。 所说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可选用罗门哈斯热塑性丙烯酸树脂A-l 1 、 B66 。 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的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 1)、按配方要求先将全部溶剂投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7(TC进行搅拌; 2)、保持搅拌,并将上述的聚氨酯树脂、糠醛聚酮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树脂、聚乙烯醇縮丁醛依次投入反应釜中,并将反应引发剂在1小时内滴加到反应釜内,持续搅拌2. 0-3. 0小时; 3)、检测红外光谱,加入反应终止剂; 4)、测量固体含量,调整至理论值; 5)、缓慢搅拌冷却至20°C 。 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的高分子材料以下成分、按以下重量比配 制改性聚氨酯树脂25份、糠醛聚酮树脂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20份、纤维素硝酸酯12 份、纤维素树脂5份、聚乙烯醇縮丁醛10份、丁酮60份、醋酸乙酯10份、正丙酯10份、反应 引发剂2份、反应终止剂1份。 所说的改性聚氨酯树脂选自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 所说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可选用罗门哈斯热塑性丙烯酸树脂、B-67、B-72。 所说的纤维素树脂选自乙酸丁酸纤维素。 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的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 1)、按配方要求先将全部溶剂投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5(TC进行搅拌; 2)、保持搅拌,并将上述的聚氨酯树脂、糠醛聚酮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树脂、聚乙烯醇縮丁醛依次投入反应釜中,并将反应引发剂在1小时内滴加到反应釜内,持续搅拌2. 0-3. 0小时; 3)、检测红外光谱,加入反应终止剂; 4)、测量固体含量,调整至理论值; 5)、缓慢搅拌冷却至20°C 。 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的高分子材料以下成分、按以下重量比配 制改性聚氨酯树脂20份、糠醛聚酮树脂7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15份、纤维素硝酸酯6份、 纤维素树脂3份、聚乙烯醇縮丁醛5份、丁酮50份、醋酸乙酯7份、正丙酯8份、反应引发剂 1.5份、反应终止剂0.6份。 所说的改性聚氨酯树脂选自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聚氨酯 树脂。 所说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可选用罗门哈斯热塑性丙烯酸树脂A-l 1B-82。 所说的纤维素树脂选自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 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的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 1)、按配方要求先将全部溶剂投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8(TC进行搅拌; 2)、保持搅拌,并将上述的聚氨酯树脂、糠醛聚酮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树脂、聚乙烯醇縮丁醛依次投入反应釜中,并将反应引发剂在1小时内滴加到反应釜内,持续搅拌2. 0-3. 0小时; 3)、检测红外光谱,加入反应终止剂;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以下成分、按以下重量份配制:改性聚氨酯树脂15-25份、糠醛聚酮树脂3-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10-20份、纤维素硝酸酯1-12份、纤维素树脂2-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0-10份、丁酮30-60份、醋酸乙酯5-10份、正丙酯5-10份、反应引发剂1-2份、反应终止剂0.5-1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以下成分、按以下重量份配制改性聚氨酯树脂15-25份、糠醛聚酮树脂3-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10-20份、纤维素硝酸酯1-12份、纤维素树脂2-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0-10份、丁酮30-60份、醋酸乙酯5-10份、正丙酯5-10份、反应引发剂1-2份、反应终止剂0.5-1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聚氨酯树 脂选用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聚氨酯树 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印刷型电化铝烫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丙烯酸 树脂选用罗门哈斯热塑性丙烯酸树脂A-l 1 、B66、B-66、 B-67、B-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国平陈建华周晋
申请(专利权)人:莫国平陈建华周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