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车辆四分之一悬架模拟工况多功能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121 阅读: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四分之一悬架模拟工况多功能试验台。包括T型槽底座、实验台支撑架、作动台架组件和车辆悬架组件,T型槽底座的一侧安装实验台支撑架,T型槽底座的另一侧安装作动台架组件。将车辆悬架组件安装在作动台架组件的工作盘上,由作动台架输出模拟路面振动,可得到车辆车身及簧下质量的振动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多种功能,从悬架形式分可满足横臂式、多连杆式、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的模拟工况试验;从类型分可满足被动式、半主动式、主动式悬挂系统的模拟工况试验;从模拟方式分可满足实际工况试验和拟动力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既可分析单个减振器的性能,又可分析悬架整体性能,并能验证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试验台,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四分之一悬架模拟工况多功能试验台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对车辆悬架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减振器的性能要 求越来越高。评价这两者性能优劣的方法就是通过试验,获得性能参数,根据一定的标准进 行评判。目前,分别针对减振器和悬架的试验台已经在行业中使用,但是减振器实验台往往 是指减振器示功机和减振器疲劳实验台,其测试项目单一,无法满足模拟真实工况的要求。 而悬架试验台,有一些往往是忽略了悬架杆系的作用,仅仅考虑垂向的简化模型,无法反应 悬架振动的真实情况,而大多悬架试验是利用实车测试,很难得到不同减振器与悬架杆系 耦合产生的最佳应用效果,而悬架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部件就是减振器。 近年来,随着磁流变液体技术的逐渐成熟,推动了磁流变减振器的发展,相应的磁 流变半主动悬架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已有研究表明,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比传统的被动悬架 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市场潜力巨大。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较早,但也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磁流变减振器以及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进行测 试的试验台。专利技术内容 由于现在的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四分之一悬架模拟工况多功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T型槽底座(1)、实验台支撑架(2)和作动台架组件(21),T型槽底座(1)的一侧安装实验台支撑架(2),T型槽底座(1)的另一侧安装作动台架组件(21);其中:1)实验台支撑架(2)靠近作动台架组件(21)的侧面上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支撑架前挡板(3)、垂直的直线导轨(5)、配重后挡板(6)、多片叠合成的配重板(7)、悬架前挡板(8),在悬架前挡板(8)上部连接减震器上联夹具(10),在悬架前挡板(8)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下摆臂后联组焊件(15)、下摆臂前联组焊件(16),减震器上联夹具(10)、下摆臂后联组焊件(15)和下摆臂前联组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车辆四分之一悬架模拟工况多功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T型槽底座(1)、实验台支撑架(2)和作动台架组件(21),T型槽底座(1)的一侧安装实验台支撑架(2),T型槽底座(1)的另一侧安装作动台架组件(21);其中1)实验台支撑架(2)靠近作动台架组件(21)的侧面上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支撑架前挡板(3)、垂直的直线导轨(5)、配重后挡板(6)、多片叠合成的配重板(7)、悬架前挡板(8),在悬架前挡板(8)上部连接减震器上联夹具(10),在悬架前挡板(8)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下摆臂后联组焊件(15)、下摆臂前联组焊件(16),减震器上联夹具(10)、下摆臂后联组焊件(15)和下摆臂前联组焊件(16)均能在悬架前挡板(8)的上下、左右调节装配位置并固定;2)作动台架组件(21)包括内套筒(31)、外套筒(38)和台架(39);外套筒(38)底部固定伺服电机(22),伺服电机(22)轴通过连接套(28)与滚珠丝杠(29)相连,在外套筒(38)底面隔板上下分别安装平面轴承(25、26),第一个平面轴承(26)上用连接套(28)压紧,第二个平面轴承(25)下用螺母锁紧,在外套筒(38)底面隔板上,第一个平面轴承(26)外侧设置缓冲块(27);内套筒(31)底部与滚珠丝杠(29)的一端连接,滚珠丝杠(29)的另一端与缓冲垫(36)、限位块(30)相连,托盘(33)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参王维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