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秋艳专利>正文

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08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5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涉及道路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其包括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16、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17、交叉路下方来向转弯道14、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11和主干路左方来向道3、主干路左方去向道4、主干路右方来向道25、主干路右方去向道26;还包括旋转相同的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和主干路右双向掉头结构;所述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包括主干路左来向掉头分结构、主干路左分隔岛8和主干路左去向转弯分结构。具有占地少、投入低,既不需要建立交桥、又不需要设置红绿灯设施等特点,可广泛适用于大中小各类城市的交叉道路设施和城外高速公路以及各类别级别公路的交叉道路设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设施,特别是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导致各地的交通压力逐步增大,尤其是城市道路的交叉路口,通常是由信号灯管理,当一个车道红灯亮时,本车道所有车辆必须停车等候,尤其在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当主干道与非主干的交叉道交汇时,交通拥堵会更加厉害。建设常规的立体交叉路口,虽然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现象,但由于城市中大多数的交叉路口占地面积有限,加之建设常规的立体交叉路口投入巨大,且仅匝道引桥的占地面积就远远超过实际交叉路口面积的数倍,因此很难大量推广应用。

2、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220509486.8)公开的“无信号灯管理机动车可直接左转的立体交叉路口”,包括横纵立交桥、非机动车及行人同向避让立交桥、非机动车及行人左转专用道、非机动车及行人右转道;其特点是,还包括位于道路中线一侧的机动车左转立交桥、与机动车左转立交桥位于同一侧的机动车右转立交桥;横向沿行车方向依次为横向非机动车及行人右转入口、机动车右转立交桥、逆向机动车左转立交桥、纵向非机动车及行人左转专用道出口、横纵立交桥、横向非机动车及行人左转专用道入口、非机动车及行人同向避让立交桥和纵向非机动车及行人右转出口。

3、另一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24885.6)公开的“一种取消红绿灯的交叉路口道路结构及其行车方法”,其取消红绿灯设置,增加转向隔离带设置的交叉路口道路结构及其行车方法,在路口车辆可以安全畅通行驶,能减少交通事故,减少财产损失;车辆尾气排放减少,降低co2、so2大气排放量同时也节约了动力燃料;同等行驶规模,可以减少道路、立交桥投入,节约资源;同等道路规模,可以增大车辆行驶量;由于少建立交桥,可以开阔城市视野,增加城市美感。

4、另一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410155475.4)公开的“解决机动车交叉路口左转弯的方法”,该方法是在路口的各道路上,择距路口适当距离的路段对两侧分别进行加宽,在加宽过的路段的中部设置一个弧形的隔离体;使隔离体的内侧为小车转弯区,隔离体的外侧为大车转弯区;在两个转弯区的会车位置也设有隔离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少、投入低,既不需要建立交桥、又不需要设置红绿灯设施的道路交叉设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包括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16、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17、交叉路下方来向转弯道14、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11和主干路左方来向道3、主干路左方去向道4、主干路右方来向道25、主干路右方去向道26;还包括旋转相同的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和主干路右双向掉头结构;

3、所述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包括主干路左来向掉头分结构、主干路左分隔岛8和主干路左去向转弯分结构;

4、所述主干路左来向掉头分结构包括主干路左来向分离道1、主干路左掉头转弯道6和主干路左掉头环岛2;所述主干路左来向分离道1的起点连接主干路左方来向道3,其后,一方面绕主干路左掉头环岛2连接由主干路左掉头环岛2与主干路左分隔岛8构成的主干路左掉头转弯道6,所述主干路左掉头转弯道6绕主干路左掉头环岛2折向后连接主干路左方去向道4;另一方面主干路左来向分离道1经由主干路左分隔岛8侧边直行、并绕过主干路左去向转弯分结构后与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11连接;

5、所述主干路左去向转弯分结构包括主干路左去向分离道5、主干路左转弯道7和主干路左转弯环岛9;所述主干路左去向分离道5的起点连接主干路直行右向左道12后,一方面绕主干路左转弯环岛9连接由主干路左转弯环岛9与主干路左分隔岛8形成的主干路左转弯道7,所述主干路左转弯道7绕过主干路左转弯环岛9后与主干路直行左向右道10连接;另一方面主干路左去向分离道5经由主干路左分隔岛8侧边直行、并绕过主干路左来向掉头分结构后与主干路左方去向道4并道;

6、所述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16的终点与主干路直行右向左道12并道,所述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17的起点和交叉路下方来向转弯道14的终点分别连接主干路右双向掉头结构的左端,所述主干路右方来向道25的终点和主干路右方去向道26的起点分别连接主干路右双向掉头结构的右端。

7、出于同一专利技术目的和专利技术思路,设计出另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包括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一16-1、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一17-1、交叉路下方来向转弯道一14-1、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一11-1和主干路左方来向内道一3-1、主干路左方来向外道一33-1、主干路左方去向内道一4-1、主干路左方去向外道一34-1、主干路右方来向内道一25-1、主干路右方来向外道一28-1、主干路右方去向内道一26-1和主干路右方去向外道一27-1;还包括旋转相同的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一和主干路右双向掉头结构一;

8、所述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一包括主干路左来向掉头分结构一、主干路左分隔岛一8-1和主干路左去向转弯分结构一;

9、所述主干路左来向掉头分结构一包括主干路左来向分离道一1-1、主干路左掉头转弯道一6-1和主干路左掉头环岛一2-1;所述主干路左来向分离道一1-1的起点连接主干路左方来向内道一3-1,其后,一方面绕主干路左掉头环岛一2-1连接由主干路左掉头环岛一2-1与主干路左分隔岛一8-1构成的主干路左掉头转弯道一6-1,所述主干路左掉头转弯道一6-1绕主干路左掉头环岛一2-1折向后连接主干路左方去向内道一4-1;另一方面主干路左来向分离道一1-1经由主干路左分隔岛一8-1侧边直行、并绕过主干路左去向转弯分结构一后与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一11-1连接;

10、所述主干路左去向转弯分结构一包括主干路左去向分离道一5-1、主干路左转弯道一7-1和主干路左转弯环岛一9-1;所述主干路左去向分离道一5-1的起点连接主干路直行右向左道一12-1后,一方面绕主干路左转弯环岛一9-1连接由主干路左转弯环岛一9-1与主干路左分隔岛一8-1形成的主干路左转弯道一7-1,所述主干路左转弯道一7-1绕过主干路左转弯环岛一9-1后与主干路直行左向右道一10-1连接;另一方面主干路左去向分离道一5-1经由主干路左分隔岛一8-1侧边直行、并绕过主干路左来向掉头分结构一后与主干路左方去向外道一32-1连接;

11、所述主干路左方来向绕行道一34-1的起点连接主干路左方来向外道一33-1后,与主干路左来向分离道一1-1平行,绕过主干路左去向转弯分结构一后与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一11-1并道;

12、所述主干路左方去向绕行道一31-1的起点连接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一16-1后,与主干路左去向分离道一5-1平行,绕过主干路左来向掉头分结构一后与主干路左方去向外道一32-1并道;

13、所述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一17-1的起点和交叉路下方来向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包括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16)、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17)、交叉路下方来向转弯道(14)、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11)和主干路左方来向道(3)、主干路左方去向道(4)、主干路右方来向道(25)、主干路右方去向道(2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相同的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和主干路右双向掉头结构;

2.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包括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一(16-1)、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一(17-1)、交叉路下方来向转弯道一(14-1)、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一(11-1)和主干路左方来向内道一(3-1)、主干路左方来向外道一(33-1)、主干路左方去向内道一(4-1)、主干路左方来向绕行道一(34-1)、主干路右方来向内道一(25-1)、主干路右方来向外道一(28-1)、主干路右方去向内道一(26-1)和主干路右方去向外道一(27-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相同的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一和主干路右双向掉头结构一;

3.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包括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二(16-2)、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二(17-2)、交叉路下方来向转弯道二(14-2)、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二(11-2)和主干路左方来向内道二(3-2)、主干路左方来向中道二(33-2)、主干路左方来向外道二(44-2)、主干路左方去向内道二(4-2)、主干路左方去向中道二(32-2)、主干路左方去向外道二(43-2)以及主干路右方来向内道二(25-2)、主干路右方来向中道二(28-2)、主干路右方来向外道二(38-2)、主干路右方去向内道二(26-2)、主干路右方去向中道二(27-2)和主干路右方去向外道二(37-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相同的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二和主干路右双向掉头结构二;

4.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包括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三(16-3)、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三(17-3)、交叉路下方来向转弯道三(14-3)、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三(11-3)和主干路左方来向内道三(3-3)、主干路左方来向中内道三(33-3)、主干路左方来向中外道三(44-3)、主干路左方来向外道三(50-3)、主干路左方去向内道三(4-3)、主干路左方去向中内道三(32-3)、主干路左方去向中外道三(43-3)、主干路左方去向外道三(49-3)以及主干路右方来向内道三(25-3)、主干路右方来向中内道三(28-3)、主干路右方来向中外道三(38-3)、主干路右方来向外道三(46-3)、主干路右方去向内道三(26-3)、主干路右方去向中内道三(27-3)、主干路右方去向中外道三(37-3)和主干路右方去向外道三(45-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相同的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三和主干路右双向掉头结构三;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掉头环岛和转弯环岛为非对称型,即:掉头环岛和转弯环岛的绕行驶入侧的宽度大于绕行驶出侧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掉头环岛和转弯环岛的绕行驶入侧的宽度为绕行驶出侧宽度的1.5-3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掉头环岛和转弯环岛的绕行驶入侧的宽度为绕行驶出侧宽度的2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包括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16)、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17)、交叉路下方来向转弯道(14)、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11)和主干路左方来向道(3)、主干路左方去向道(4)、主干路右方来向道(25)、主干路右方去向道(2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相同的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和主干路右双向掉头结构;

2.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包括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一(16-1)、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一(17-1)、交叉路下方来向转弯道一(14-1)、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一(11-1)和主干路左方来向内道一(3-1)、主干路左方来向外道一(33-1)、主干路左方去向内道一(4-1)、主干路左方来向绕行道一(34-1)、主干路右方来向内道一(25-1)、主干路右方来向外道一(28-1)、主干路右方去向内道一(26-1)和主干路右方去向外道一(27-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相同的主干路左双向掉头结构一和主干路右双向掉头结构一;

3.一种非对称环岛无立交无信号灯二车道与多车道交叉路口,包括交叉路上方来向转弯道二(16-2)、交叉路上方去向转弯道二(17-2)、交叉路下方来向转弯道二(14-2)、交叉路下方去向转弯道二(11-2)和主干路左方来向内道二(3-2)、主干路左方来向中道二(33-2)、主干路左方来向外道二(44-2)、主干路左方去向内道二(4-2)、主干路左方去向中道二(32-2)、主干路左方去向外道二(43-2)以及主干路右方来向内道二(25-2)、主干路右方来向中道二(28-2)、主干路右方来向外道二(38-2)、主干路右方去向内道二(26-2)、主干路右方去向中道二(2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秋艳刘超思刘兴元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邓秋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