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97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4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壳、电芯和极柱,所述电池壳上设有第一导电面,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电池壳内,所述电芯具有极耳,所述极柱设于所述电池壳内且与所述极耳相连,所述极柱与所述第一导电面接触,所述极柱和所述电池壳中的一者上设有凸起部,另一者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配合部插接配合。本技术的电池可以减小极柱的振动幅度,提高电池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商用化电池主要应用在电动汽车上,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振动,因此需要电池满足稳定性要求。在相关技术中,有些电池的极柱与极耳不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即极柱和极耳通过插接的方式将极柱和极耳进行搭接,但是电池的极柱在振动过程中,很容易对极耳造成破坏,影响电池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该电池可以减小极柱的振动幅度,提高电池工作稳定性。

3、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电池壳,所述电池壳上设有第一导电面;电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电池壳内,所述电芯具有极耳;极柱,所述极柱设于所述电池壳内且与所述极耳相连,所述极柱与所述第一导电面接触,所述极柱和所述电池壳中的一者上设有凸起部,另一者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配合部插接配合。

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由于凸起部与配合部插接配合,从而在电池发生振动时,可以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邻近第一导电面(11)的一端具有第二导电面(21),所述第一导电面(11)与所述第二导电面(21)贴合,所述凸起部(22)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面(21),所述配合部(12)为仿形槽(121),所述仿形槽(121)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面(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槽(121)的深度不低于所述凸起部(22)的高度,所述凸起部(22)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邻近第一导电面(11)的一端具有第二导电面(21),所述第一导电面(11)与所述第二导电面(21)贴合,所述凸起部(22)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面(21),所述配合部(12)为仿形槽(121),所述仿形槽(121)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面(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槽(121)的深度不低于所述凸起部(22)的高度,所述凸起部(22)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22)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面(21)上,所述仿形槽(121)为多个,多个所述仿形槽(121)与多个所述凸起部(22)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部(22)在所述第二导电面(21)上的投影的总面积为s1,所述第二导电面(21)的外周轮廓所围成的面积为s2,其中,1/4s2≤s1≤1/2s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沿其轴向的截面的外周轮廓为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贝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