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系统及应用其的电池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696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4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冷系统及应用其的电池箱,液冷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液冷板,液冷板包括端座、散热部,端座设有连通散热部的进液接口管、出液接口管;多个连接管,连接管用于连接相邻的进液接口管和出液接口管,以使各液冷板并联;位于最外侧的两端座分别设置有进液总接口、出液总接口,进液总接口用于连通各进液接口管以输入冷却液至散热部内,出液总接口用于连通各出液接口管以排出散热部内的冷却液。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各个液冷板通过并联的方式相互连接,既保证了各个液冷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又降低液冷系统的流阻,并提高液冷流量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公开了一种液冷系统及应用其的电池箱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电芯类型包括圆柱电芯、方形电芯和软包电芯,而其中的圆柱电芯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更好的安全稳定性,且所需的生产成本也更低,因此被大量推广使用在电动汽车上。

2、圆柱电池的电池箱主要应用蛇形管液冷板与电芯侧面接触进行热管理,蛇形管液冷板与电芯接触面积大,冷却效率高,同时应用蛇形管液冷板的液冷系统压降小。

3、但是由于蛇形管液冷板的结构过于紧凑,导致液冷系统的连接设计较为困难,使得可靠性很难保证,目前市面大多采用尼龙管胀接的形式连接,该方案的成组效率低,可靠性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及应用其的电池箱,能够实现各个液冷板之间的全并联连接,既保证了各个液冷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又降低液冷系统的流阻,并提高液冷流量的均匀性。

2、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液冷系统,包括:

4、依次排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1),所述进液接口管(11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连接管(2)通过所述内螺纹(21)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配合而将相邻的所述进液接口管(1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21)设置在所述连接管(2)的两端内壁上,和/或所述第一外螺纹设置在所述进液接口管(111)的端部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接口管(11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连接管(2)通过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1),所述进液接口管(11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连接管(2)通过所述内螺纹(21)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配合而将相邻的所述进液接口管(1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21)设置在所述连接管(2)的两端内壁上,和/或所述第一外螺纹设置在所述进液接口管(111)的端部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接口管(11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连接管(2)通过所述内螺纹(21)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配合而将相邻的所述出液接口管(11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21)设置在所述连接管(2)的两端内壁上,和/或所述第二外螺纹设置在所述出液接口管(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航江吉兵刘华俊王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