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57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包括加药桶,加药桶的顶部开设有注药口,加药桶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通过加药主管与第一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靠近出液口一侧的加药主管上设有主阀,靠近第一过滤器进水端一侧的加药主管上设有第一维修阀,第一过滤器的出水端与三通管的前接口连接,三通管的后接口与第二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三通管的上接口置有观察管,观察管的顶端高于加药桶的顶端,第二过滤器的出水端通过加药主管分别与加药泵组件连接,靠近第二过滤器出水端一侧的主管上设有第二维修阀。本技术可以对加药过程中的过滤器堵塞状况进行预警并留出应对时间,提醒工作人员关闭加药泵并更换过滤器,有效保护加药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通常需要往反应池中添加对应的药剂。例如在ao水处理工艺中,就需要添加醋酸钠溶液,从而为生化池中提供碳源。

2、目前,药剂一般都是先由药粉和水在加药桶中混合均匀后,再通过加药泵从加药桶中抽取,经加药管道注入对应的反应池中。由于药粉在生产、运输、保存和拆卸时往往会混入树枝、树叶、飞虫、石子、编织袋碎屑等大颗粒杂质,因此现有的加药技术会在加药泵与加药桶之间会增设一个过滤器,以过滤掉上述这些大颗粒杂质,从而对加药泵形成保护,并且确保注入反应池的药剂的质量。

3、但现有的加药技术一旦当过滤器堵塞后,加药泵就会立刻进入干抽状态,对加药泵的电机造成磨损,更有吸力较大的加药泵会将过滤器中残留的异物抽入其中,严重影响加药泵的单向阀正常工作。因此现有的加药技术缺少一个简单便捷的过滤器堵塞预警方案,可以在过滤器堵塞时给出预警并留出应对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满足现有技术的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可以在过滤器堵塞时给出预警并留出应对的时间。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包括加药桶,所述加药桶的顶部开设有注药口,所述加药桶的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一段加药主管与第一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靠近所述出液口一侧的所述加药主管上设置有主阀,靠近所述第一过滤器进水端一侧的所述加药主管上设置有第一维修阀,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水端与一个三通管的前接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后接口与第二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三通管的上接口设置有一根垂直的观察管,所述观察管的顶端高于所述加药桶的顶端,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水端通过另一段加药主管分别与至少一个加药泵组件连接,靠近所述第二过滤器出水端一侧的所述加药主管上设置有第二维修阀。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在加药管路中均为可拆卸连接,便于过滤器的更换。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均为y型过滤器。

6、进一步的,所述加药桶和所述观察管均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便于对液位进行观察。

7、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加药主管的管径,所述三通管为变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前接口和后接口的孔径分别与所述加药主管的管径相匹配,所述三通管的上接口的孔径与所述观察管的管径相匹配。

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加药泵组件通过对应的加药支管与对应的反应池连通,每个所述加药泵组件均包含加药泵、进药阀、出药阀和流量计,所述加药泵串接在所述加药支管上,所述进药阀设置在靠近所述加药泵进水口一侧的所述加药支管上,所述出药阀设置在靠近所述加药泵出水口一侧的所述加药支管上,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所述出药阀后侧的所述加药支管上。

9、进一步的,所述加药泵为包括隔膜泵、离心泵在内的泵体。

10、进一步的,所述加药桶和所述观察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便于读取和记录所述加药桶和所述观察管中的液位。

11、进一步的,所述主阀、所述第一维修阀、所述第二维修阀、所述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二液位计和所述加药泵组件均与一个以plc为核心的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负责接收所述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二液位计的液位反馈信号,同时负责控制所述主阀、所述第一维修阀、所述第二维修阀和所述加药泵组件的开闭。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下方均设置有残留液收集装置,便于在拆卸更换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时收集加药管路中残留的药液。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技术可以对加药过程中的过滤器堵塞状况进行预警并留出应对时间,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关闭加药泵并更换过滤器,避免加药泵因过滤器堵塞而出现干抽的情况,进而可以有效保护加药泵,防止加药泵内部件的磨损,延长加药泵的使用寿命。

15、2、本技术主要通过第一个过滤器对药液进行过滤,可以有效过滤掉药液中编织袋碎屑、树叶、树枝、飞虫、石子等大颗粒杂质,其次通过第二个过滤器可以确保在第一个过滤器堵塞后,防止因加药泵吸力过大将第一个过滤器内残留的异物抽入到加药泵中,从而保证了加药泵的单向阀正常工作。

16、3、本技术可以通过观察加药桶与观察管的相对液位关系,从而判断当前反应池的加药状况,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前去位置较远的反应池进行观察的次数,节省人力,方便检查。

17、4、本技术通过稍加改造,可以实现半自动或全自动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1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桶(1),所述加药桶(1)的顶部开设有注药口(101),所述加药桶(1)的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02),所述出液口(102)通过一段加药主管(2)与第一过滤器(3)的进水端连接,靠近所述出液口(102)一侧的所述加药主管(2)上设置有主阀(4),靠近所述第一过滤器(3)进水端一侧的所述加药主管(2)上设置有第一维修阀(5),所述第一过滤器(3)的出水端与一个三通管(6)的前接口连接,所述三通管(6)的后接口与第二过滤器(7)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三通管(6)的上接口设置有一根垂直的观察管(8),所述观察管(8)的顶端高于所述加药桶(1)的顶端,所述第二过滤器(7)的出水端通过另一段加药主管(2)分别与至少一个加药泵组件连接,靠近所述第二过滤器(7)出水端一侧的所述加药主管(2)上设置有第二维修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3)和所述第二过滤器(7)均为Y型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桶(1)和所述观察管(8)均采用便于观察液位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管(8)的管径小于所述加药主管(2)的管径,所述三通管(6)为变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6)的前接口和后接口的孔径分别与所述加药主管(2)的管径相匹配,所述三通管(6)的上接口的孔径与所述观察管(8)的管径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药泵组件通过对应的加药支管(10)与对应的反应池(11)连通,每个所述加药泵组件均包含加药泵(12)、进药阀(13)、出药阀(14)和流量计(15),所述加药泵(12)串接在所述加药支管(10)上,所述进药阀(13)设置在靠近所述加药泵(12)进水口一侧的所述加药支管(10)上,所述出药阀(14)设置在靠近所述加药泵(12)出水口一侧的所述加药支管(10)上,所述流量计(15)设置在所述出药阀(14)后侧的所述加药支管(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泵(12)为包括隔膜泵、离心泵在内的泵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桶(1)和所述观察管(8)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液位计(16)和第二液位计(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4)、所述第一维修阀(5)、所述第二维修阀(9)、所述第一液位计(16)、所述第二液位计(17)和所述加药泵组件均与一个以PLC为核心的控制器(18)信号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3)和所述第二过滤器(7)在加药管路中均为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3)和所述第二过滤器(7)的下方均设置有残留液收集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桶(1),所述加药桶(1)的顶部开设有注药口(101),所述加药桶(1)的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02),所述出液口(102)通过一段加药主管(2)与第一过滤器(3)的进水端连接,靠近所述出液口(102)一侧的所述加药主管(2)上设置有主阀(4),靠近所述第一过滤器(3)进水端一侧的所述加药主管(2)上设置有第一维修阀(5),所述第一过滤器(3)的出水端与一个三通管(6)的前接口连接,所述三通管(6)的后接口与第二过滤器(7)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三通管(6)的上接口设置有一根垂直的观察管(8),所述观察管(8)的顶端高于所述加药桶(1)的顶端,所述第二过滤器(7)的出水端通过另一段加药主管(2)分别与至少一个加药泵组件连接,靠近所述第二过滤器(7)出水端一侧的所述加药主管(2)上设置有第二维修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3)和所述第二过滤器(7)均为y型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桶(1)和所述观察管(8)均采用便于观察液位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泵双重过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管(8)的管径小于所述加药主管(2)的管径,所述三通管(6)为变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6)的前接口和后接口的孔径分别与所述加药主管(2)的管径相匹配,所述三通管(6)的上接口的孔径与所述观察管(8)的管径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益辉吴承凯李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太湖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