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363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应用在挡绳杆技术领域,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套筒和复位拉簧对折型杆与第一挡绳杆进行固定,具备各部件之间的震动的功能,通过减震和缓冲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通过第一挡绳杆对电梯绳进行阻隔和限位,减少卷线轴快速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剧烈震动对挡绳杆造成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储油仓通过水泵和输油管将润滑油输出至集油箱内腔中,具备润滑电梯绳的功能,能够有效地使电梯绳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润滑油的润滑,避免了电梯绳与卷线轴之间的摩擦,大大提高了电梯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特别涉及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


技术介绍

1、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电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现代电梯中主要通过钢带摩擦传动连接电梯中的各个部件,根据需要钢带需要绕过各种绳轮完成相应的工作,绳轮主要包括曳引轮及设置在轿厢顶部或者底部的导向轮。电梯的主要驱动结构和顶部的设备主要都是固定在承重梁上的,承重梁横跨井道内部的空间设置,并且承重梁的两端都需要固定在电梯井道的墙面上,电梯的曳引机结构安装在承重梁上,并且将曳引绳向下垂下,连接到电梯井道内的轿厢和对重装置,通常丝绳会通过在曳引机上的导向轮结构向下延伸设置。

2、目前,公告号为:cn218025129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托绳功能的起升机构挡绳杆,包括光轴、滚筒、轴承和支撑架,所述的滚筒与光轴采用轴承连接,光轴的两端与支撑架固定,支撑架安装在前起升机构上,后起升机构的钢丝绳落在支撑架上的滚筒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的托绳杆与起升机构安装简单,对起升机构的改动较小,只需要在起升机构卷筒外侧安装托绳杆,适用于所有的起升机构,针对多起升机构的超大型塔机,避免钢丝绳出现干涉磨损的现象,保证塔机安全作业。

3、但是上述装置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当电梯正常运行时,电梯绳会来回收缩,而产生大幅度摆动,目前的挡绳杆虽然可以限制丝绳摆动摇晃的范围,但是加剧了电梯绳和挡绳杆之间的摩擦,在电梯绳在与卷线轴滚动摩擦过程中,长时间运行而出现严重磨损,缺乏润滑组件,同时现有的挡绳杆整体强度不高,由于大部分挡绳杆由多个机构拼接,这导致当卷线轴在运行时产生的大量震动会影响挡绳杆的整体结构强度,使用寿命较低,实用性较差。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其优点是有效地通过第一挡绳杆对电梯绳进行阻隔和限位,减少卷线轴快速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剧烈震动对挡绳杆造成的影响,有效地使电梯绳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润滑油的润滑,降低了电梯绳与卷线轴之间的摩擦。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包括卷线轮,所述卷线轮的两侧栓接有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外侧的前后栓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后部栓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栓接有背板,所述背板背部的上部栓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背部栓接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正面穿过背板连通有输油管,所述背板的正面栓接有水泵,且水泵的前后两侧与输油管连通,所述安装柱的正面栓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正面栓接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内腔的底部栓接有有复位拉簧,所述复位拉簧的另一端栓接有折型杆,所述折型杆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套筒栓接有第一挡绳杆。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套筒和复位拉簧对折型杆与第一挡绳杆进行固定,具备各部件之间的震动的功能,通过减震和缓冲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通过第一挡绳杆对电梯绳进行阻隔和限位,减少卷线轴快速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剧烈震动对挡绳杆造成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储油仓通过水泵和输油管将润滑油输出至集油箱内腔中,具备润滑电梯绳的功能,能够有效地使电梯绳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润滑油的润滑,避免了电梯绳与卷线轴之间的摩擦,大大提高了电梯绳的使用寿命。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柱的内侧栓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表面栓接有连接套。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杆将连接套固定在安装侧板的侧边。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的顶部栓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表面的中心卡接有集油箱,所述集油箱的底部排列连通有滴油管。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架将集油箱固定在安装侧板的上部并通过滴油管将集油箱内部的润滑油滴入下部的电梯绳表面。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线轮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卷线轴,所述卷线轴的表面缠绕有电梯绳。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卷线轮对卷线轴进行固定,而卷线轴则对电梯绳提供支撑和限位。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油箱底部的两侧栓接有下架体。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下架体固定在集油箱的底部。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架体的底部栓接有毛刷。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架体将毛刷固定在集油箱的底部。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线轮内侧的上部栓接有第二挡绳杆。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挡绳杆对电梯绳进行二次限位。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孔。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料孔将润滑油灌入储油箱内腔中。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套筒和复位拉簧对折型杆与第一挡绳杆进行固定,具备各部件之间的震动的功能,通过减震和缓冲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通过第一挡绳杆对电梯绳进行阻隔和限位,减少卷线轴快速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剧烈震动对挡绳杆造成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0、2、本技术通过设置储油仓通过水泵和输油管将润滑油输出至集油箱内腔中,具备润滑电梯绳的功能,能够有效地使电梯绳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润滑油的润滑,降低了电梯绳与卷线轴之间的摩擦,大大提高了电梯绳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包括卷线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轮(1)的两侧栓接有安装侧板(2),所述安装侧板(2)外侧的前后栓接有安装柱(3),所述安装柱(3)的后部栓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栓接有背板(5),所述背板(5)背部的上部栓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背部栓接有储油箱(7),所述储油箱(7)的正面穿过背板(5)连通有输油管(8),所述背板(5)的正面栓接有水泵(9),且水泵(9)的前后两侧与输油管(8)连通,所述安装柱(3)的正面栓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正面栓接有限位套筒(11),所述限位套筒(11)内腔的底部栓接有有复位拉簧(12),所述复位拉簧(12)的另一端栓接有折型杆(13),所述折型杆(13)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套筒(11)栓接有第一挡绳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3)的内侧栓接有横杆(15),所述横杆(15)的表面栓接有连接套(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6)的顶部栓接有安装架(17),所述安装架(17)表面的中心卡接有集油箱(18),所述集油箱(18)的底部排列连通有滴油管(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轮(1)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卷线轴(20),所述卷线轴(20)的表面缠绕有电梯绳(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箱(18)底部的两侧栓接有下架体(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体(22)的底部栓接有毛刷(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轮(1)内侧的上部栓接有第二挡绳杆(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7)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孔(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包括卷线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轮(1)的两侧栓接有安装侧板(2),所述安装侧板(2)外侧的前后栓接有安装柱(3),所述安装柱(3)的后部栓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栓接有背板(5),所述背板(5)背部的上部栓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背部栓接有储油箱(7),所述储油箱(7)的正面穿过背板(5)连通有输油管(8),所述背板(5)的正面栓接有水泵(9),且水泵(9)的前后两侧与输油管(8)连通,所述安装柱(3)的正面栓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正面栓接有限位套筒(11),所述限位套筒(11)内腔的底部栓接有有复位拉簧(12),所述复位拉簧(12)的另一端栓接有折型杆(13),所述折型杆(13)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套筒(11)栓接有第一挡绳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防滑挡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3)的内侧栓接有横杆(15),所述横杆(15)的表面栓接有连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彪
申请(专利权)人:艾维仕电梯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