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元营养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629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多元营养复合物,其组分及质量百分数含量为:磷酸钙70~90%;硅0~0.3%;锶0~0.5%;锌0~0.5%;镁0.5~2.0%;维生素0.5~10%;氨基酸0.5~10%;碳水化合物1.0~10%;其中,硅、锶和锌至少两种物质不同时为0。制备方法是向模拟生理溶液中添加水果、坚果、蔬菜汁和含锶、锌、硅的无机盐,将混合液在35~120℃陈化,析出颗粒,过滤、洗涤、干燥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不涉及高温热处理,颗粒尺寸、总含钙率、微量元素掺杂率和有机营养物质分子掺杂率容易控制,活性物质释放速度易于调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元营养复合物具有既补钙和磷,又同时补充微量元素和多种有机营养物质的特点。可用于保健食品或饮品的添加剂,发挥调节机体代谢、增强骨强度,预防各种营养缺失疾病发生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机营养物质并具有调节人体机体代 谢、预防各种营养缺失疾病发生的磷酸钙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人体营养 保健食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人体内因摄取的钙、磷、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糖分等营养物质不 均衡或长期缺乏造成各种代谢性疾病,例如从婴儿到青年期的骨骼发育迟缓造 成的身材矮小、肌肉收縮、体重过轻、体质虚弱易患病等;又如中老年人代谢 能力下降造成的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普遍的疾 病之一,并且由骨质疏松症造成骨质疏松性骨折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和家庭经济负担。因此,从婴儿到耄耋老人都需要时刻加强机体代谢营养的补 充。例如,各种骨骼疾病的病理表现通常归结为缺钙所致,无论在第三世界国 家还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健 康问题之一。随着营养学以及流行病学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重视除膳食以外 的营养品补充。目前己经上市的以补钙为核心的促进骨骼发育、调节骨骼代谢 的保健品纷繁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售的补钙营养制剂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以取材于动物骨骼无机磷酸钙矿物质、珍珠和贝壳碳酸钙矿物质为原料 简易加工而成的产品;第二代有机酸钙类营养品,包括苹果酸钙、乳酸钙、葡 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等等;第三代补钙产品主要活性成分为维生素C的深加工 产物L-苏糖酸钙等。但是,这些产品钙吸收率低等, 一般生物利用度只有30% 左右。由于单纯补钙是否能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涉及营养学、组织代谢和流行病 学研究等多个学科,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和普通民众的一贯认识是补钙即可壮骨。 在现有技术中,国内外不少学者和机构开发了补钙制剂,包括液态饮品、胶态 制剂、粉末冲饮制品等。如中国专利CN101091720A公开的磷酸三钙、芪三酚 和胆钓化甾醇组合物的保健食品,应用人工合成的磷酸三钙作为主要补铐剂以 期缓解骨质疏松的发生;又如日本学者申报的中国专利CN1086917C向口香糖 中加入骨矿物质、磷酸三钙或羟基磷灰石,希望达到美白牙齿和补充钙质的双 重目的;可口可乐公司申报的中国专利CN101208017A中公开了以磷酸三钙、 磷酸一钙和乳酸钙为补钙剂用于果汁添加物平衡糖分和酸度的补钙型果汁饮料4等,都试图采用人工合成的磷酸钙盐作为补钙剂,增加人体麪摄取渠道。但是,2006年美国妇女健康行动计划历时7年的流行病学调査报告显示,对36282 名绝经妇女补充钙和维生素D不仅没有显著降低髋部骨折,相反还增加了 17% 的肾结石危险(Jackson RD, et al. W五g/JMW2006; 354: 669.),由此表明单纯补 钙饮品也存在一定风险。根据人体幼骨发育、矿化和成熟骨代谢的相关学科研究进展不难发现,人 体生理代谢所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如硅能激活成骨细胞基因表达(Xynos I.D, 历ocAe附.历o/ ;^. i 仏Cow;tw. 2000, 276, 461);锶能调节骨骼内转浓度和骨代 谢(Marie PJ,0 to;/: /抓2001, 69, 121);锌能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并提高DNA含量、改善骨骼强度(Ovesen J, Soe, 2001, 29, 565; Yamaguchi M,说oc&w. i^flrwflco/. 1986,35,773)。同时,近几年来的研究显示硅和锶能显著调节人体骨 骼代谢,改善骨矿物密度,在骨质疏松症防治方面显示极为优良的治疗功效 (Meunier PJ, et al 7V五g/ /Med 2006; 350: 459; McNaughton SA, ef a/.腕 / 7Vw&. 2005; 94: 813; Jugdaohsingh R., /5owe Af/eri ej. 2004, 19, 297; Toumis S., iV. K^cad 2006,1092,403);目前以微量元素锶为生物活性物质的防治骨质疏 松症的药物雷尼酸锶(strontiumranelate)己经在临床获得一定疗效。此夕卜,在骨缺 损修复领域,也显示硅、锶、镁、锌等微量元素被单一掺入磷酸钙盐材料后能 改善材料的生物活性、生物降解性和骨缺损修复效果(Pietal A.M.,说twwfeW^ 2007, 28, 4023; Wong C.T /万/owed L 2004, 513; Ishikawa K.,5/o附ate'fe 2002, 23, 423; Serre C.M., /说o附ed 1998, 42, 626)。因此,硅、锶、锌等微量元素在调节骨骼代谢、增进骨强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生物 功效。现有技术中,在微量元素协同补钙的饮品方面,中国专利CN1436539A公 开了一种铁锌钙补血补钙饮品,但是富马酸亚铁、全溶珍珠粉、硫酸锌等为原 料研制的饮品溶出速率可控性差,珍珠粉碳酸钙溶出速率太慢,而快速溶出的 铁和锌不容易被消化系统完全吸收,因此吸收率低下。中国专利CN1140023A 公开的一种富含硒、锌、锗、铜、锰等微量元素的富硒茶和绞股蓝等中草药制 成的袋泡茶,以期达到补肾健脾、益气活血、养阴助阳和生津养胃等目的,但 是对改善骨骼代谢、提高骨强度和降低骨质疏松的效果不明确。其他以改善脾 胃功能的中药饮品也都存在类似改善骨骼强度效果不明确等问题。尤其值得重 视的是,大量现有技术中以易溶性微量元素无机盐为原料研制的保健饮品,如 亚硒酸钠、硫酸锌、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等,尽管在摄取后能快速达到很高浓度水平,但是因为控制释放性差导致活性物质流失比例大、吸收率低、 峰谷浓度明显等弊端,而且某一微量元素短期内高剂量造成其它活性离子代谢 失调,存在严重负面效果的风险。各种微量元素在平衡和调节人体组织代谢中的特异性生物学功效无容质 疑,但是相关研究结果也证实硅、镁、锶或锌等单一微量元素对成骨细胞活性 和骨组织代谢调节存在显著剂量依赖关系,释放过高剂量的硅、镁、锶或锌会引起细胞毒性或者造成其它离子代谢失调(Dahl S.G., 2001, 28, 446; Gough 丄E., 5!'o附afer/afa 2004, 25, 2039; Ito A., 5W. C 2002, 22, 21;Saravanapavan R,M&r. 2004, 254-256, 785);反之,骨组织中长期缺乏 这些微量元素将造成组织畸变甚至严重疾病。现有技术中,还有研究者试图通 过掺杂等途径在结晶性磷酸三钙或羟基磷灰石中引入硅、镁、锶或锌单一生物 活性物质,但是结晶性磷酸三钙或羟基磷灰石稳定性高,溶解速率极为缓慢, 因而复合掺杂的微量元素也很难达到改善骨骼代谢所需的剂量水平。中国专利 CN1212126C公开了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和微量元素机械混合型组合物补钙剂, 微量元素化合形式和弓I入方式不明确,因此其释放速率也不能有效保障。众所周知,人体各组织均是由蛋白质、无机物、其他碳水化合物组成,尤 其是骨组织是以蛋白、多糖等生物分子与磷酸钙矿物在纳米尺度上自组装形成 的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有机-无机复合物。其中,无机磷酸钙矿物是以含钠、钾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的非完全结晶羟基磷灰石构成,微量元素成分在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元营养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含有以下组分的粉末,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磷酸钙 70~90%;    硅 0~0.3%;    锶 0~0.5%;    锌 0~0.5%;    镁 0.5~2.0%;    维生素 0.5~10%;    氨基酸 0.5~10%;    碳水化合物 1.0~10%;    上述组分之和为100%,其中,硅、锶和锌至少两种物质不同时为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元营养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含有以下组分的粉末,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磷酸钙 70~90%;硅 0~0.3%;锶 0~0.5%;锌 0~0.5%;镁 0.5~2.0%;维生素 0.5~10%;氨基酸 0.5~10%;碳水化合物 1.0~10%;上述组分之和为100%,其中,硅、锶和锌至少两种物质不同时为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营养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磷酸钙是无定型磷酸^、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营养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粉末粒径为50-2000腦。4. 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营养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将清洗干净的水果、坚果和蔬菜,去皮或去核,分别粉碎取汁,过滤, 得到无粗纤维素的纯汁,备用;2) 按人体血浆中无机离子浓度剂量水平人工配制模拟生理溶液,溶液中各 无机离子的浓度分别为Na+, 142 mM; K+, 5謹;Ca2+, 2.5 mM; Mg2+, 1.5 mM; S042—, 1 mM; HP042—, 1 mM; C厂,163 mM和HC03—, 27 mM;溶液的pH值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中入高欣甘亦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