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餐饮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290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6
本技术专利涉及餐饮服务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餐饮机器人,包括移动模块、旋转模块、升降模块、伸缩模块、夹持模块,所述移动模块上端固定旋转模块,所述旋转模块顶端设置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顶端固定伸缩模块,所述伸缩模块连接夹持模块,所述伸缩模块包括手臂箱体、气缸、套筒三、限位块、支撑轴,所述气缸固定在手臂箱体内部,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端部固定套筒三,所述套筒三活动连接在手臂箱体内部,所述套筒三外壳固定限位块,所述套筒三伸出端固定夹持模块,本技术夹持模块可避免餐品被空气中的悬浮物污染,同时兼顾餐品保温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餐饮服务型机器人,具体涉及智能餐饮机器人


技术介绍

1、目前餐饮行业中已出现有餐饮机器人,餐饮机器人主要负责送餐工作,通过智能机器人对餐厅路线的储存辨识和工作人员控制,使机器人能够稳定准确的将顾客指定餐品送至桌前,然而现有的餐饮机器人不仅造价昂贵且运输过程中不能保证平稳经常造成餐品倾洒,餐品没有防护功能,使空气悬浮物容易飘到菜品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了智能餐饮机器人。

2、为了实现上述目,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智能餐饮机器人,包括移动模块、旋转模块、升降模块、伸缩模块、夹持模块,所述移动模块上端固定旋转模块,所述旋转模块顶端设置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顶端固定伸缩模块,所述伸缩模块连接夹持模块,所述伸缩模块包括手臂箱体、气缸、套筒三、限位块、支撑轴,所述气缸固定在手臂箱体内部,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端部固定套筒三,所述套筒三活动连接在手臂箱体内部,所述套筒三外壳固定限位块,所述套筒三伸出端固定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包括手爪一、手爪二、限位板、电机、轴承三、垫圈二、螺纹传动轴、手部主轴、法兰直线轴承、传动轴,托盘壳体、卷门一、卷门二,滑轨、连接滑柱、夹持壳体,所述夹持壳体内部固定电机,所述夹持壳体内部位于电机动力输出端架设螺纹传动轴,所述螺纹传动轴位于夹持壳体架设位置设置轴承三,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螺纹传动轴,所述螺纹传动轴另一端固定手部主轴,所述手部主轴另一端架设在夹持壳体上,所述手部主轴与夹持壳体之间设置轴承三,所述螺纹传动轴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夹持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传动轴与夹持壳体之间设置法兰直线轴承,所述法兰直线轴承固定在夹持壳体上,所述传动轴一端交叉活动连接手爪一、手爪二,铰接所述手爪一、手爪二的弯折点分别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手爪一、手爪二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滑柱,所述限位板固定在夹持壳体端面上,所述限位板上端面固定托盘壳体,所述托盘壳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分别活动连接卷门一、卷门二,所述手爪一上的连接滑柱连接卷门一,所述手爪二上的连接滑柱连接卷门二,穿过所述伸缩模块的手臂箱体固定在所述夹持模块的夹持壳体上设置有支撑轴。

4、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模块包括承载车体、轮胎、轮圈、转动轴、固定盘,所述承载车体底部设置有两组转动轴,每根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轮圈,所述轮圈通过固定盘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固定盘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轮圈两端分别固定轮胎,所述承载车体上端面固定底座。

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模块包括旋转轴、套筒一、固定轴一、大齿轮、小齿轮、底座电机、底座、套筒二、轴承一,所述底座固定在移动模块上端面,所述底座内部固定底座电机,所述底座电机动力输出轴向上接入小齿轮内部,所述底座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小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轴一,所述固定轴一以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小齿轮内部,所述固定轴一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轴承一,所述底座内部位于底座电机一侧固定套筒一,所述套筒一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轴承一,穿过所述轴承一位于套筒一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位于所述套筒一顶部,所述旋转轴套设有套筒二,所述套筒二位于所述大齿轮顶部,所述大齿轮啮合小齿轮。

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外壳体、轴承二、垫圈、腰身电机、固定轴二、齿轮、升降轴,所述外壳体内部固定腰身电机,所述外壳体内部位于腰身电机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轴承二,所述腰身电机动力输出轴穿过轴承二连接齿轮,所述腰身电机动力输出轴通过键连接与齿轮固定,所述齿轮内部连接腰身电机的一端设置固定轴二,所述固定轴二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外壳体内部,所述腰身电机与齿轮之间固定垫圈一,所述齿轮啮合升降轴,所述升降轴活动插入旋转轴内部。

7、有益之处:

8、本技术夹持模块上设置有托盘壳体,所述托盘壳体上分别设置有卷门一、卷门二,所述卷门一连接手爪一,所述卷门二连接手爪二,所述手爪一、手爪二同步平移,所述手爪一、手爪二受限位板限制做弧形轨迹平移,带动卷门一、卷门二沿托盘壳体上的滑轨轨迹平移,实现托盘壳体上卷门一、卷门二的同步开合,形成防护,可避免餐品被空气中的悬浮物污染,同时兼顾餐品保温作用。

9、本技术伸缩模块上设置有气缸,气缸运行带动套筒在手臂箱体内进行平移,所述套筒外端面上、下设置有相同的限位块,确保套筒在手臂箱体内部的平稳平移,并且穿过伸缩模块的手臂箱体固定在夹持模块的夹持壳体上设置有支撑轴,进一步保证伸缩模块伸出或缩回夹持模块的平稳性,确保餐品不会倾撒。

10、本技术专利将智能机器人取餐、送餐划分为独立的移动模块、旋转模块、升降模块、伸缩模块、夹持模块五模块,采用模块化划分可以使后续装置进行随时的升级更替,使设备的更新升级更加的灵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餐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模块(1)、旋转模块(2)、升降模块(3)、伸缩模块(4)、夹持模块(5),所述移动模块(1)上端固定旋转模块(2),所述旋转模块(2)顶端设置升降模块(3),所述升降模块(3)顶端固定伸缩模块(4),所述伸缩模块(4)连接夹持模块(5),所述伸缩模块(4)包括手臂箱体(401)、气缸(402)、套筒三(403)、限位块(404)、支撑轴(405),所述气缸(402)固定在手臂箱体(401)内部,所述气缸(402)的伸缩杆端部固定套筒三(403),所述套筒三(403)活动连接在手臂箱体(401)内部,所述套筒三(403)外壳固定限位块(404),所述套筒三(403)伸出端固定夹持模块(5),所述夹持模块(5)包括手爪一(501)、手爪二(502)、限位板(503)、电机(504)、轴承三(505)、垫圈二(506)、螺纹传动轴(507)、手部主轴(508)、法兰直线轴承(509)、传动轴(510),托盘壳体(511)、卷门一(512)、卷门二(513),滑轨(514)、连接滑柱(515)、夹持壳体(516),所述夹持壳体内部固定电机(504),所述夹持壳体(516)内部位于电机(504)动力输出端架设螺纹传动轴(507),所述螺纹传动轴(507)位于夹持壳体(516)架设位置设置轴承三(505),所述电机(504)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螺纹传动轴(507),所述螺纹传动轴(507)另一端固定手部主轴(508),所述手部主轴(508)另一端架设在夹持壳体(516)上,所述手部主轴(508)与夹持壳体(516)之间设置轴承三(505),所述螺纹传动轴(507)连接传动轴(510),所述传动轴(510)与夹持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517),所述传动轴(510)与夹持壳体(516)之间设置法兰直线轴承(509),所述法兰直线轴承(509)固定在夹持壳体(516)上,所述传动轴(510)一端交叉活动连接手爪一(501)、手爪二(502),铰接所述手爪一(501)、手爪二(502)的弯折点分别设置有限位板(503),所述手爪一(501)、手爪二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滑柱(515),所述限位板(503)固定在夹持壳体(516)端面上,所述限位板(503)上端面固定托盘壳体(511),所述托盘壳体(511)上设置有滑轨(514),所述滑轨(514)分别活动连接卷门一(512)、卷门二(513),所述手爪一(501)上的连接滑柱(515)连接卷门一(512),所述手爪二(502)上的连接滑柱(515)连接卷门二(513),穿过所述伸缩模块(4)的手臂箱体(401)固定在所述夹持模块(5)的夹持壳体(516)上设置有支撑轴(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餐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1)包括承载车体(101)、轮胎(102)、轮圈(103)、转动轴(104)、固定盘(105),所述承载车体(101)底部设置有两组转动轴(104),每根所述转动轴(104)上设置有轮圈(103),所述轮圈(103)通过固定盘(105)固定在转动轴(104)上,所述固定盘(105)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动轴(104)上,所述轮圈(103)两端分别固定轮胎(102),所述承载车体(101)上端面固定底座(2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餐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模块(2)包括旋转轴(201)、套筒一(202)、固定轴一(203)、大齿轮(204)、小齿轮(205)、底座电机(206)、底座(207)、套筒二(208)、轴承一(209),所述底座(207)固定在移动模块(1)上端面,所述底座(207)内部固定底座电机(206),所述底座电机(206)动力输出轴向上接入小齿轮(205)内部,所述底座电机(206)的动力输出轴穿过小齿轮(205)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轴一(203),所述固定轴一(203)以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小齿轮(205)内部,所述固定轴一(203)与底座(207)之间设置有轴承一(209),所述底座(207)内部位于底座电机(206)一侧固定套筒一(202),所述套筒一(202)与底座(207)之间设置有轴承一(209),穿过所述轴承一(209)位于套筒一(202)内部设置有旋转轴(201),所述旋转轴(201)上固定有大齿轮(204),所述大齿轮(204)位于所述套筒一(202)顶部,所述旋转轴(201)套设有套筒二(208),所述套筒二(208)位于所述大齿轮(204)顶部,所述大齿轮(204)啮合小齿轮(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餐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3)包括外壳体(301)、轴承二(302)、垫圈一(303)、腰身电机(3...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餐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模块(1)、旋转模块(2)、升降模块(3)、伸缩模块(4)、夹持模块(5),所述移动模块(1)上端固定旋转模块(2),所述旋转模块(2)顶端设置升降模块(3),所述升降模块(3)顶端固定伸缩模块(4),所述伸缩模块(4)连接夹持模块(5),所述伸缩模块(4)包括手臂箱体(401)、气缸(402)、套筒三(403)、限位块(404)、支撑轴(405),所述气缸(402)固定在手臂箱体(401)内部,所述气缸(402)的伸缩杆端部固定套筒三(403),所述套筒三(403)活动连接在手臂箱体(401)内部,所述套筒三(403)外壳固定限位块(404),所述套筒三(403)伸出端固定夹持模块(5),所述夹持模块(5)包括手爪一(501)、手爪二(502)、限位板(503)、电机(504)、轴承三(505)、垫圈二(506)、螺纹传动轴(507)、手部主轴(508)、法兰直线轴承(509)、传动轴(510),托盘壳体(511)、卷门一(512)、卷门二(513),滑轨(514)、连接滑柱(515)、夹持壳体(516),所述夹持壳体内部固定电机(504),所述夹持壳体(516)内部位于电机(504)动力输出端架设螺纹传动轴(507),所述螺纹传动轴(507)位于夹持壳体(516)架设位置设置轴承三(505),所述电机(504)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螺纹传动轴(507),所述螺纹传动轴(507)另一端固定手部主轴(508),所述手部主轴(508)另一端架设在夹持壳体(516)上,所述手部主轴(508)与夹持壳体(516)之间设置轴承三(505),所述螺纹传动轴(507)连接传动轴(510),所述传动轴(510)与夹持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517),所述传动轴(510)与夹持壳体(516)之间设置法兰直线轴承(509),所述法兰直线轴承(509)固定在夹持壳体(516)上,所述传动轴(510)一端交叉活动连接手爪一(501)、手爪二(502),铰接所述手爪一(501)、手爪二(502)的弯折点分别设置有限位板(503),所述手爪一(501)、手爪二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滑柱(515),所述限位板(503)固定在夹持壳体(516)端面上,所述限位板(503)上端面固定托盘壳体(511),所述托盘壳体(511)上设置有滑轨(514),所述滑轨(514)分别活动连接卷门一(512)、卷门二(513),所述手爪一(501)上的连接滑柱(515)连接卷门一(512),所述手爪二(502)上的连接滑柱(515)连接卷门二(513),穿过所述伸缩模块(4)的手臂箱体(401)固定在所述夹持模块(5)的夹持壳体(516)上设置有支撑轴(4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利享惠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