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021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3
本技术属于电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设置有若干电杆加工机构,所述电杆加工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底上的跑轮组和放置在跑轮组上的电杆钢模;所述基底位于所述电杆钢模开口端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设置有若干组集渣机构,所述收集槽向余浆输出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集渣机构包括设置在收集槽上的垂直于基底的收集板,所述收集板上开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内卡设有集渣框。通过在收集槽的每一集渣框后的台阶进行沉淀,确保向后输出处理后的余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杆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现代电杆大多数采用混凝土生产制作而成,混凝土电杆的生产工序通常采用电杆钢模作为模具,向模内放入钢筋和搅拌好的混凝土,再将钢模放置于跑轮上由电机带动跑轮转动同步带动模具旋转,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空心水泥电线杆形成并逐渐凝固。

2、整个加工流程中,由于使用混凝土制作电杆时会产生余浆,即混凝土离心成型后从钢模内壁析出的悬浊液,为不造成余浆浪费通常会进行回收装车处理,但现有余浆收集中,通常采用管道收集,但由于余浆中常常含有树根、树枝和大颗粒杂质,这些杂质容易导致余浆回收装置的管道堵塞、损坏,不利于长期进行收集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设置有若干电杆加工机构,所述电杆加工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底上的跑轮组和放置在跑轮组上的电杆钢模;所述基底位于所述电杆钢模开口端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向余浆输出方向倾斜设置,收集槽表面呈阶梯状,每一阶梯升降处设置有集渣机构,所述集渣机构包括设置在收集槽上的垂直于基底的收集板,所述收集板上开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内卡设有集渣框。

3、进一步,所述集渣框为网状框体,集渣框内卡设有单层滤网。

4、进一步,所述集渣框上设置有把手。

5、进一步,所述集渣框为锥形结构,集渣框末端面积大于连接口开口面积。

6、进一步,所述收集板顶部设置有向收集槽余浆输出方向倾斜的连接挡板。

7、进一步,所述集渣机构数量大于所述电杆加工机构数量。

8、进一步,所述基底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挡泥罩,所述挡泥罩位于所述电杆钢模开口端正上方。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通过电杆钢模和跑轮组对水泥电杆进行加工,伴随电杆钢模的转动加工过程,余浆从电杆钢模开口一端被甩出,甩出的余浆经过位于开口端正下方的收集槽接纳,由于收集槽的倾斜设置,余浆顺着收集槽向后续管道收集方向输送,余浆在输送过程中,经过集渣机构的处理,树根等大颗粒杂质由集渣框进行堆积收集,台阶升降处与集渣框后方贴近,混凝土堆积过程中的绝大部分由集渣框进行收集,除杂后的余浆向输出方向送出;待杂质堆积过多后,可将集渣框取出进行清理或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框(33)为网状框体,集渣框(33)内卡设有单层滤网(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框(33)上设置有把手(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框(33)为锥形结构,集渣框(33)末端面积大于连接口(32)开口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板(31)顶部设置有向收集槽(11)余浆输出方向倾斜的连接挡板(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机构(3)数量大于所述电杆加工机构(2)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上设置有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上设置有若干挡泥罩(13),所述挡泥罩(13)位于所述电杆钢模(22)开口端正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框(33)为网状框体,集渣框(33)内卡设有单层滤网(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框(33)上设置有把手(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生产余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框(33)为锥形结构,集渣框(33)末端面积大于连接口(32)开口面积。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强邹鑫上官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亚泰远通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