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991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片上料装置,包括基架、顶升组件和放料组件;顶升组件包括相对基架竖向移动的顶块和用于驱动顶块的直线驱动器,顶块的移动范围称为顶升通道;放料组件包括料筐,料筐与基架通过可拆结构连接,料筐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顶升通道穿过第一通孔。极片上料装置可安装于叠片机,使料筐即为叠片机的极片料槽;运行时成叠的极片放置于料筐内,直线驱动器能驱动顶块将成叠的极片向上抬起,以便于叠片机吸取极片;当料筐内的极片消耗完毕时,可拆下料筐,操作人员于叠片机之外将补充的极片放入料筐,然后把料筐安装回基架即可;操作人员无需手持成叠的极片伸入叠片机内,操作较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片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叠片电池的叠片电芯一般使用叠片机生产。叠片机设有叠片工位、隔膜卷、正极片料槽、负极片料槽。生产时叠片机能从正极片料槽上方吸取正极片挪移到叠片工位、将隔膜卷送出的隔膜z字型摆动并覆盖到叠片工位的正极极片上方、从负极片料槽上方吸取负极片挪移到叠片工位,使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在叠片工位处交替层叠形成叠片电芯。其中,当正极片料槽、负极片料槽内的极片消耗完毕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持成叠的极片伸入叠片机内、保持极片整齐叠放并放入极片料槽,操作麻烦,不便于极片的上料,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极片上料装置。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片上料装置,包括基架、顶升组件和放料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相对所述基架竖向移动的顶块和用于驱动所述顶块的直线驱动器,所述顶块的移动范围称为顶升通道;所述放料组件包括料筐,所述料筐与所述基架通过可拆结构连接,所述料筐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顶升通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片上料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极片上料装置可安装于叠片机,使料筐即为叠片机的极片料槽;运行时成叠的极片放置于料筐内,直线驱动器能驱动顶块将成叠的极片向上抬起,以便于叠片机吸取极片;当料筐内的极片消耗完毕时,可拆下料筐,操作人员于叠片机之外将补充的极片放入料筐,然后把料筐安装回基架即可;操作人员无需手持成叠的极片伸入叠片机内,操作较为简单。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料组件还包括抬升板,所述抬升板沿竖向活动设置于所述料筐内,所述抬升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相比于顶块直接与极片接触,抬升板与极片接触的面积较大、压强较小,防止对极片造成损坏。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块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朝向上方,所述抬升板于所述第一感应器的上方设有避让通孔。这样第一感应器能感应到料筐内的极片是否消耗完毕,以便于提醒操作人员补充极片。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拆结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与所述基架连接,所述料筐的底部插装于所述底框内。这样往上方提起料筐即可将料筐拆下,操作简便。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框与所述基架前后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底框可滑动,需要拆卸料筐时,可先往前拉出底框,再将料筐从底框取出,避免叠片机的吸盘机械手对取出料筐造成阻碍。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料筐内设有竖向延伸的放料通道,所述放料通道的外周设有多个限位件,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放料通道的底端。极片可放置于放料通道内,则极片位于料筐的中部位置,操作人员抓取料筐的侧壁以挪移料筐时、不会碰触到极片,避免损坏极片。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架设有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朝向所述放料通道的顶端,所述第二感应器与所述直线驱动器电性连接。第二感应器没有感应到放料通道的顶端有极片时,可控制直线驱动器启动、使顶块推动放料通道内的极片上移,进而使放料通道的顶端始终有极片,则叠片机的吸盘机械手每次都能从同一位置吸取到极片,便于吸取极片。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料通道向上凸出于料筐。这样料筐的侧壁不会遮挡第二感应器,便于第二感应器的设置。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料筐顶部设有两个提手,所述放料通道的顶部设于两个所述提手之间。操作人员需要挪移料筐时,可抓取提手,无需将手伸至料筐的侧壁,减小碰触到极片的可能性,避免损坏极片。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提手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感应器横向设置。这样结构紧凑,提手不会遮挡第二感应器。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组件还包括抬升板,所述抬升板沿竖向活动设置于所述料筐内,所述抬升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朝向上方,所述抬升板于所述第一感应器的上方设有避让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结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与所述基架连接,所述料筐的底部插装于所述底框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与所述基架前后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筐内设有竖向延伸的放料通道,所述放料通道的外周设有多个限位件,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放料通道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设有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朝向所述放料通道的顶端,所述第二感应器与所述直线驱动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通道向上凸出于料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筐顶部设有两个提手,所述放料通道的顶部设于两个所述提手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提手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感应器横向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组件还包括抬升板,所述抬升板沿竖向活动设置于所述料筐内,所述抬升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朝向上方,所述抬升板于所述第一感应器的上方设有避让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结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与所述基架连接,所述料筐的底部插装于所述底框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与所述基架前后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梅谈健芦金海杨廷明张妙李新塔罗新耀吴爱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实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