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德敏专利>正文

灯罩及使用该灯罩的佛光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92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灯罩及及使用该灯罩的佛光发生装置,其中灯罩为截面呈弧形的柱面体,在该罩体的其中一表面上具有沿罩体高度方向并列连续排列的多个凸透镜,且每一凸透镜又沿罩体的周向延伸而形成弧形的凸透镜组;在另一表面上则具有与凸透镜组相垂直布置的多列凹透镜;发光组自下而上布置,且各发光组中的发光体同心分布而使多个发光体排列成柱面状结构,各发光组还对应于同一高度上的凸透镜组,各发光组中的发光体位于对应凸透镜组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使用时,各发光体的光线在径向上聚焦、在周向上扩散,从而使同一发光组发出的光线形成一光环,并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使各发光组依次有序地发光而得到不断扩散的动态光环,最终模拟出非常逼真的佛光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罩以及使用该灯罩制成的能模拟出佛光的佛光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人们对佛(或神)能够显灵施福的愿望,人们早己设计出了能够模拟佛 光的发生装置,如中国专利号为00223869.1的《佛光闪射佛台》和中国专利号为 卯213383.7的《闪光工艺佛》均披露了这样的结构,其中,《佛光闪射佛台》是把刻 有轮辐形槽的面板和设有向四周辐射的轮条的圆盘安装在一起,当二者发生相对转动 时产生了活动的缝隙,光通过这些缝隙照射出来,从而模拟佛光放射的效果。但由于 缝隙的数量有限,它的效果只是一些离散的光点在向外移动,因此很难想象为佛光。 而《闪光工艺佛》是在佛像的空腔内安装了光源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使光源产生五 级明暗的变化。即它是一尊会发光的佛像,只是光的亮度有变化而已,这与人们心目 中的佛光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为此,本申请人曾设计出一款新颖的佛光发生器,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 CN200940806Y的《佛光发生器》,该佛光发生器包含有多个发光体,且多个发光体相 互排列成阵状结构并被分成若干个发光组,每一发光组中的各发光体相互串联,且各 发光组的一端通过各自的驱动电路与可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罩,包括透光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截面呈弧形的柱面体,在该罩体的内、外表面的其中一表面上具有沿所述罩体高度方向并列连续排列的多个凸透镜,且每一凸透镜又沿所述罩体的周向延伸而形成弧形的凸透镜组,在该罩体的内、外表面的另一表面上则具有与上述凸透镜组相垂直布置的多列凹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罩,包括透光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截面呈弧形的柱面体,在该罩体的内、外表面的其中一表面上具有沿所述罩体高度方向并列连续排列的多个凸透镜,且每一凸透镜又沿所述罩体的周向延伸而形成弧形的凸透镜组,在该罩体的内、外表面的另一表面上则具有与上述凸透镜组相垂直布置的多列凹透镜。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列凹透镜也为连续排列。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设计成上大、下小且截 面呈弧形的圆台面状结构。4、 一种佛光发生装置,包括被分成若干个发光组的多个发光体以及罩设在发光体 外的灯罩,各发光组的一端通过各自的驱动电路与可编程的微处理器对应输出端相连 接,而各发光组的另一端则连于供电电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的罩体为截面呈 弧形的柱面体,在该罩体的内、外表面的其中一表面上具有沿所述罩体高度方向并列 连续排列的多个凸透镜,且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敏
申请(专利权)人:陈德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