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703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壁四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柜体,所述柜体位于连接处焊接有若干根加强钢,所述主体左右两侧位于柜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纵梁,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设置有若干根横梁,且所述横梁焊接于加强钢内壁之间。通过本技术结构的设计,加强了对于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的结构设计,提升了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自身强度,增加了其自身的承载能力,避免因重量过大,在进行吊装过程中,出现的散架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补偿装置,具体为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现代电力电子设备等非线性负荷大量接入电网,使电网供电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这是无功补偿装置孕育而生,无功补偿装置是一种用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的装置,其主要作用包括无功补偿、抑制谐波、降低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解决三相不平衡等方面。

2、目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的内装安装有大量的元器件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而使得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整体重量较大,由于在厂家生产出来需要运输到客户手中,传统的对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的顶部安装有吊钩进行吊装作业,但是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整体重量较大,以及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的箱体结构并无加强,使得出现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散架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目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的内装安装有大量的元器件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而使得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整体重量较大,由于在厂家生产出来需要运输到客户手中,传统的对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的顶部安装有吊钩进行吊装作业,但是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整体重量较大,以及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的箱体结构并无加强,使得出现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散架风险增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壁四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柜体,所述柜体位于连接处焊接有若干根加强钢,所述主体左右两侧位于柜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纵梁,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设置有若干根横梁,且所述横梁焊接于加强钢内壁之间。

3、优选地,所述主体前端门口处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柜门,所述主体后端开设有维修口,且所述维修口处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柜门,所述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内壁上均焊接有加强筋。

4、优选地,所述主体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吊钩。

5、优选地,所述纵梁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椭圆形连接孔,且所述椭圆形连接孔均匀分布排列。

6、优选地,所述主体一侧位于吊钩下方固定连接有两根并柜连接杆,且所述并柜连接杆对称设置。

7、有益效果

8、相比较现有的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9、通过本技术结构的设计,加强了对于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的结构设计,提升了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自身强度,增加了其自身的承载能力,避免因重量过大,在进行吊装过程中,出现的散架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壁四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柜体(2),所述柜体(2)位于连接处焊接有若干根加强钢(11),所述主体(1)左右两侧位于柜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纵梁(3),所述主体(1)底部设置有设置有若干根横梁(4),且所述横梁(4)焊接于加强钢(11)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前端门口处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柜门(7),所述主体(1)后端开设有维修口(9),且所述维修口(9)处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柜门(10),所述第一柜门(7)和第二柜门(10)内壁上均焊接有加强筋(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吊钩(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3)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椭圆形连接孔(12),且所述椭圆形连接孔(12)均匀分布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一侧位于吊钩下方固定连接有两根并柜连接杆(5),且所述并柜连接杆(5)对称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壁四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柜体(2),所述柜体(2)位于连接处焊接有若干根加强钢(11),所述主体(1)左右两侧位于柜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纵梁(3),所述主体(1)底部设置有设置有若干根横梁(4),且所述横梁(4)焊接于加强钢(11)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前端门口处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柜门(7),所述主体(1)后端开设有维修口(9),且所述维修口(9)处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君
申请(专利权)人:阿斯麦尔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