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排线结构、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5669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排线结构、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其柔性排线结构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电芯连接件连接,输出端与印刷电路板连接,输入端包括非弯折部件和弯折部件;第一类导电线路,其中一端设于输出端并连接印刷电路板的引脚,其中另一端设于非弯折部件并连接柔性排线结构第一侧的电芯连接件;第二类导电线路,其中一端设于输出端并连接印刷电路板的引脚,其中另一端设于弯折部件并连接柔性排线结构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基于本申请方案,结合非弯折部件和弯折部件进行布线,可以起到类似跳线的效果,确保柔性排线结构所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的引脚顺序与电芯连接件的顺序相对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池管理,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排线结构、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汽车电池管理的场景下,常利用柔性排线结构采集汽车电池中的电芯电压,柔性排线结构由柔性基材制成,上面印刷有单层的导电线路。汽车电池中的电芯一般采用串联的方式依次排布,用于连接电芯的电芯连接件也交错分布于柔性排线结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柔性排线结构的导电线路两端分别连接电芯连接件和印刷电路板(rigid printedcircuit board,rpcb)的引脚。

2、为方便采集汽车电池中的电芯电压,要求柔性排线结构所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的引脚顺序与电芯连接件的顺序相对应。但是,由于柔性排线结构无法跳线,难以确保所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的引脚顺序与电芯连接件的顺序相对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排线结构、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或改善柔性排线结构所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的引脚顺序与电芯连接件的顺序不对应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排线结构,所述柔性排线结构包括:

3、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电芯连接件连接,所述输出端与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输入端包括非弯折部件和弯折部件;

4、第一类导电线路,其中一端设于所述输出端并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引脚,其中另一端设于所述非弯折部件并连接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一侧的电芯连接件;

5、第二类导电线路,其中一端设于所述输出端并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引脚,其中另一端设于所述弯折部件并连接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

6、可选地,所述电芯连接件的数量为若干个,按顺序交错分布于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一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奇数的电芯连接件,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偶数的电芯连接件;

7、所述第一类导电线路的另一端设于所述非弯折部件并连接所述奇数的电芯连接件;

8、所述第二类导电线路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弯折部件并连接所述偶数的电芯连接件。

9、可选地,所述电芯连接件的数量为若干个,按顺序交错分布于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一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偶数的电芯连接件,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奇数的电芯连接件;

10、所述第一类导电线路的另一端设于所述非弯折部件并连接所述偶数的电芯连接件;

11、所述第二类导电线路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弯折部件并连接所述奇数的电芯连接件。

12、可选地,所述引脚的数量与所述电芯连接件的数量相同;

13、所述引脚的顺序与所述电芯连接件的顺序对应。

14、可选地,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模拟前端芯片。

15、可选地,所述电芯连接件的数量为19个,串联18节电芯。

16、可选地,所述弯折部件的形状为条状,其中一端连接所述非弯折部件,其中另一端连接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

17、可选地,所述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类导电线路、所述第二类导电线路焊接;

18、所述电芯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类导电线路、所述第二类导电线路焊接。

1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

2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管理系统。

21、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柔性排线结构、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所述柔性排线结构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电芯连接件连接,所述输出端与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输入端包括非弯折部件和弯折部件;第一类导电线路,其中一端设于所述输出端并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引脚,其中另一端设于所述非弯折部件并连接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一侧的电芯连接件;第二类导电线路,其中一端设于所述输出端并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引脚,其中另一端设于所述弯折部件并连接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基于本申请方案,充分利用了柔性排线结构易弯折的特点,将柔性排线结构的输入端划分为非弯折部件和弯折部件,结合非弯折部件和弯折部件进行布线,可以起到类似跳线的效果。即使电芯连接件分布于柔性排线结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类导电线路和第二类导电线路也能分别连接柔性排线结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如此,可以确保柔性排线结构所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的引脚顺序与电芯连接件的顺序相对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排线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件的数量为若干个,按顺序交错分布于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一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奇数的电芯连接件,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偶数的电芯连接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件的数量为若干个,按顺序交错分布于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一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偶数的电芯连接件,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奇数的电芯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2或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的数量与所述电芯连接件的数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模拟前端芯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件的数量为19个,串联18节电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件的形状为条状,其中一端连接所述非弯折部件,其中另一端连接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类导电线路、所述第二类导电线路焊接;

9.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排线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件的数量为若干个,按顺序交错分布于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一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奇数的电芯连接件,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偶数的电芯连接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件的数量为若干个,按顺序交错分布于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一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偶数的电芯连接件,所述柔性排线结构第二侧的电芯连接件为奇数的电芯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2或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的数量与所述电芯连接件的数量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吴成鹏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