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不粘结构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499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理不粘结构及烹饪器具,应用于金属基材表面,所述物理不粘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基材表面的喷丸层和设置于所述喷丸层表面的物理气相沉积层。本申请物理不粘结构及烹饪器具,具有物理不粘性能,且相比传统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烹饪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物理不粘结构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1、现有烹饪器具实现不粘性能都是在烹饪器具表面涂一层化学涂层,一般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涂层在常态下是无毒的,但当涂层的受热温度达到260℃之后就会开始挥发,在温度达到350℃时,聚四氟乙烯涂层将开始分解。所以带有聚四氟乙烯涂层的不粘锅的使用温度一般不能超过250℃。但是一般烹饪器具如炒锅,加热温度经常会超过260℃,因此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涂层不耐磨,存在脱落的风险,容易跟随食物被误食,影响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理不粘结构及烹饪器具,既可以提升烹饪器具表面的不粘性能,还具有耐磨不易脱落的优点。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理不粘结构,应用于金属基材表面,所述物理不粘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基材表面的喷丸层和设置于所述喷丸层表面的物理气相沉积层。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在金属基材表面通过喷丸加工出凹凸结构,凹凸结构可以在金属基材表面形成疏水结构,但是这种疏水结构不耐磨。喷丸加工出凹凸结构后,再在凹凸结构表面镀一层物理气相沉积层,物理气相沉积层具有耐磨的特性。物理气相沉积层具有与凹凸结构相似的形貌,在物理气相沉积层表面具有与凹凸结构相似的疏水性。因此,在金属基材表面加工的物理不粘结构使金属表面具有既耐磨又不粘的特性。

4、结合第一方面,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喷丸层与所述金属基材为一体结构,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与所述喷丸层直接接触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金属基材表面直接通过喷丸加工出凹凸结构,一体结构强度更高,可以降低两体结构带来的脱落风险。物理气相沉积层直接与凹凸结构接触,中间没有过渡层,可以减少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且同样能达到耐磨不粘性能。

6、结合第一方面,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喷丸层和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之间还设有电解层。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解的作用下使得锅具内表面构造微米、纳米级的v型、c型、u型或随机大小的凹状体,可以进一步减少食材与锅体的接触面积,加上凹状体中空气受热膨胀产生流动形成的斥力双重作用,能很好地实现不粘效果。另外,电解还能在喷丸层表面形成氧化膜从而改变其颜色和提高其性能,提升产品的性能和产品的档次。

8、结合第一方面,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喷丸层和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之间还设有等离子抛光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喷丸层表面进一步加工出微米或纳米级的凹凸结构,进一步提升疏水性能,提升产品表面的不粘性能。等离子抛光层还可以提高产品表面的光亮度,提升产品的品质

10、结合第一方面,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金属基材的维氏硬度大于等于100。

11、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喷丸加物理气相沉积(pvd)的加工工艺应用在维氏硬度大于100的金属基材表面具有更优的不粘性能和耐磨性能。

12、结合第一方面,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喷丸层表面形成高度差为45-85微米的凹凸结构,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的厚度为0.8-1.45微米。

13、通过实验测试发现,高度差为45-85微米的凹凸结构,或55-75微米高度差的凹凸结构既便于加工又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物理气相沉积层的厚度为0.8-1.45微米,可以有效实现物理气相沉积层覆盖于凹部结构和凸部结构表面时,物理气相沉积层能具有与凹部结构和凸部结构相似的形貌,使物理气相沉积层表面具有更好的不粘性能和耐磨性能结合第一方面,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物理不粘结构由设置于所述金属基材表面的喷丸层、电解层和物理气相沉积层组成。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理不粘结构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且同样具有物理不粘性能。

1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由金属基材成型的本体,还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物理不粘结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物理不粘结构的烹饪器具,在烹饪食物时可以提高不粘性能,降低食物粘连在本体表面几率,更便于对烹饪器具进行清洗,提升了烹饪乐趣。

17、结合第二方面,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喷丸层设置于所述本体内表面且形成55-75微米高度差的凹凸结构,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喷丸层,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的厚度为0.8-1.45微米。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烹饪器具内表面的底部与油接触且受热区域置物理不粘结构,可以在烹饪器具进行烹饪时提升底部的不粘性能。物理不粘结构设置在内表面的底部区域,既可以实现底部主要烹饪区域的不粘耐磨性能,又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物理不粘结构设置于烹饪器具的所有内表面,提升烹饪器具内表面的整体不粘性能。55-75微米高度差的凹凸结构既便于加工又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

19、结合第二方面,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表面的形貌与其覆盖的所述喷丸层表面的形貌相似。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理气相沉积层具有耐磨的特性,物理气相沉积层具有与凹凸结构相似的形貌,在物理气相沉积层表面具有与凹凸结构相似的疏水性。因此,在金属基材表面加工的物理不粘结构使金属表面具有既耐磨又不粘的特性。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本申请物理不粘结构,使金属表面具有既耐磨又具有物理不粘的特性。

23、2、本申请物理不粘结构,可以降低两体结构带来的脱落风险,强度更高。

24、3、本申请物理不粘结构,物理气相沉积层直接与喷丸层接触,中间没有过渡层,既可以保证结合强度又可以减少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25、4、本申请的烹饪器具,可以满足烹饪器具正常烹饪时具有的耐磨和不粘性能,又可以提升烹饪器具的性价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不粘结构(200),应用于金属基材(100)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不粘结构(200)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基材(100)表面的喷丸层(2)和设置于所述喷丸层(2)表面的物理气相沉积层(3),所述喷丸层(2)与所述金属基材(100)为一体结构,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3)与所述喷丸层(2)直接接触,所述喷丸层(2)和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3)之间还设有电解层(4)或等离子抛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不粘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材(100)的维氏硬度大于等于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不粘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层(2)表面形成高度差为45-85微米的凹凸结构,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3)的厚度为0.8-1.4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不粘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不粘结构(200)由设置于所述金属基材(100)表面的喷丸层(2)、电解层(4)和物理气相沉积层(3)组成。

5.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由金属基材(100)成型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表面设有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物理不粘结构(2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层(2)设置于所述本体内表面(51)且形成55-75微米高度差的凹凸结构,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3)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喷丸层(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3)表面的形貌与其覆盖的所述喷丸层(2)表面的形貌相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不粘结构(200),应用于金属基材(100)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不粘结构(200)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基材(100)表面的喷丸层(2)和设置于所述喷丸层(2)表面的物理气相沉积层(3),所述喷丸层(2)与所述金属基材(100)为一体结构,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3)与所述喷丸层(2)直接接触,所述喷丸层(2)和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3)之间还设有电解层(4)或等离子抛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不粘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材(100)的维氏硬度大于等于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不粘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层(2)表面形成高度差为45-85微米的凹凸结构,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3)的厚度为0.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伟姚伊奇唐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