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物领域,更具体的涉及ips诱导定向分化的成内皮祖细胞和抗体联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技术介绍
1、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类可以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由中胚层的成血管母细胞分化而来,出生后存在于骨髓、外周血中。在某些缺血因素的刺激下,epcs开始从骨髓基质中脱离,并移行进入到外周血中,逐渐向组织缺血部位移行,并最终定居于缺血组织,在缺血组织定居的epcs继续分化、并整合入新的血管,包括原先存在的血管的延伸(血管形成)和原位新血管生成。
2、大部分的内皮祖细胞存在于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提供的造血微环,与骨髓移植过程中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和归巢相似,骨髓中的epcs可被动员到外周血中,并趋化至缺血部位。在某些缺血因素的刺激下,epcs开始从骨髓基质中脱离,并移行进入到外周血中,这一过程又称为动员,进入外周血循环的epcs逐渐向组织缺血部位移行,并最终定居于缺血组织,这一过程称为归巢(homing);在缺血组织定居的epcs继续分化、并整合入新的血管,包括原先存在的血管的延伸(血管形成)和原位新血管生成,这一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由iPS诱导定向分化成的内皮祖细胞和双特异性抗体组成;其中IPS诱导定向分化成的内皮组细胞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获得:将皮肤成纤维细胞调整细胞数为1×106个,100μl电转缓冲液中加入 3μl Epi5TMEpisomal iPSC 重编程试剂盒中的重编程因子,采用常规电转染细胞按2ml/孔接种于基质胶包被的6孔板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并使用ReproTeSRTM重编程培养基隔天换液,转染后第8天,将细胞消化后重新接种在第5代小鼠成纤维细胞制作的饲养层上,培养18天,观察iPSCs可见典型的克隆,将ips克隆重新接种于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由ips诱导定向分化成的内皮祖细胞和双特异性抗体组成;其中ips诱导定向分化成的内皮组细胞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获得:将皮肤成纤维细胞调整细胞数为1×106个,100μl电转缓冲液中加入 3μl epi5tmepisomal ipsc 重编程试剂盒中的重编程因子,采用常规电转染细胞按2ml/孔接种于基质胶包被的6孔板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并使用reprotesrtm重编程培养基隔天换液,转染后第8天,将细胞消化后重新接种在第5代小鼠成纤维细胞制作的饲养层上,培养18天,观察ipscs可见典型的克隆,将ips克隆重新接种于基质胶包被的6孔板中,在mtesrtm培养基中维持培养,以80-90%的密度在基质胶包覆的六孔板种板,mtesrtm培养基中加入10μm y27632,种板后24hr开始诱导分化,day0在培养液中加入含有6μm 单克隆抗体g-3d8和60mg/ml抗坏血酸的dmem/f12培养基;分化第2天抽吸培养基,加入60mg/ml抗坏血酸dmem/f12培养基,然后每天更换dmem/f12培养基来维持细胞,在分化第5-8天加入重组蛋白grem1,grem1的加入浓度为0.25μg/ml,分化后第9天即可收获相应的内皮祖细胞;双特异性抗体是抗cd34抗体和抗amlca抗体通过化学交联制备而成;所述的单克隆抗体g-3d8其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id no:1所示,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ips诱导定向分化成的内皮组细胞和双特异性抗体在制备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组合中的用途,其中ips诱导定向分化成的内皮组细胞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获得:将皮肤成纤维细胞调整细胞数为1×106个,100μl电转缓冲液中加入 3μl epi5tm episomal ipsc重编程试剂盒中的重编程因子,采用常规电转染细胞按2ml/孔接种于基质胶包被的6孔板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并使用reprotesrtm重编程培养基隔天换液,转染后第8天,将细胞消化后重新接种在第5代小鼠成纤维细胞制作的饲养层上,培养18天,观察ipscs可见典型的克隆,将ips克隆重新接种于基质胶包被的6孔板中,在mtesrtm培养基中维持培养,以80-90%的密度在基质胶包覆的六孔板种板,mtesrtm培养基中加入10μm y276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再少年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