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248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口消音装置,所述排气口消音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消音装置;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气管路;所述消音装置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消声室、第二消声室和第三消声室;所述第三消声室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消声室的高度;所述壳体和所述消音装置之间填充有消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管口进行改造,加装消音装置,降低排气口的气流噪音;所述排气口消音装置具有多级消声室,大幅度吸音降噪,有效降低了高压气体排放的声音,不仅有效避免工作环境的噪音污染,还能够避免危害附近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气消音装置,涉及一种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口消音装置


技术介绍

1、热等静压机(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是利用热等静压技术在高温高压密封容器中,以高压氩气为介质,对其中的粉末或待压实的烧结坯料(或零件)施加各向均等静压力,形成高致密度坯料(或零件)的方法的仪器设备。热等静压设备主要由高压容器、加热炉、压缩机、真空泵、冷却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2、热等静压机属于高温高压设备,其最高温度可达2000℃,压力达200mpa。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氩气或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和传压介质;当设备异常或者生产结束后,需要把设备内的氩气或氮气排掉,才能打开盖子,将产品吊装出炉。

3、热等静压机生产结束后,在排气过程中200mpa的高压气流通过排气管道直接排放到外界,声浪噪音非常巨大,若不进行降噪处理,将会形成噪音污染,导致工作环境变差,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危害附近人员的身体健康,伤及附近人员的听力器官,引发耳鸣等疾病。

4、现有的热等静压机中高压气体均是通过排气管道直接排出,形成噪音污染,未对其消音处理。因此,设计一种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减少噪音污染,提高消音效果,进而改善排气口周边的环境,保障安全和人员的正常工作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口消音装置,所述排气口消音装置具有多级消声室,大幅度吸音降噪,有效降低了高压气体排放的声音,不仅有效避免工作环境的噪音污染,还能够避免危害附近人员的身体健康。

2、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口消音装置,所述排气口消音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消音装置;

4、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气管路;

5、所述消音装置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消声室、第二消声室和第三消声室;

6、所述第三消声室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消声室的高度;

7、所述壳体和所述消音装置之间填充有消音材料。

8、本专利技术所述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对排气管口进行改造,加装消音装置,降低排气口的气流噪音;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经第一排气管路进入壳体和消音装置之间,进行消声处理,最后微量的声音从第二排气管路排出,通过在消音装置、壳体和消音材料共同作用下,实现排气噪音的吸附。另外,本专利技术还通过第一消声室、第二消声室和第三消声室之间相互配合,进一步实现了吸音降噪,第一消声室可以对热等静压装置排出的噪音进行初步吸收,之后利用第三消声室与第二消声室的高度差,使得两列声波在叠加时发生干涉相互抵消而减弱声强,使传过来的声音减小,从而起到消音的效果。

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为筒状结构。

10、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排气管路。

11、本专利技术经消音装置处理后的微量声音从壳体顶部的第二排气管路排出。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消声室、所述第二消声室和所述第三消声室竖直且同轴设置。

13、本专利技术第一消声室、第二消声室和第三消声室竖直且同轴设置,使得噪音可以在相邻两层消音室之间反复冲击,起到了声波衰减的作用。

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消音室之间存在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为2-5cm,例如可以是2.2cm、2.5cm、2.7cm、3cm、3.2cm、3.5cm、3.7cm、4cm、4.2cm、4.5cm、4.7cm或4.9cm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5、优选地,所述第一消音室和所述第二消音室之间存在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为0.2-0.5cm,例如可以是2.2cm、2.5cm、2.7cm、3cm、3.2cm、3.5cm、3.7cm、4cm、4.2cm、4.5cm、4.7cm或4.9cm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6、优选地,所述第二消音室和所述第三消音室之间存在第三间距,所述第三间距为5-10cm,例如可以是5.5cm、6cm、6.5cm、7cm、7.5cm、8cm、8.5cm、9m或9.5cm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7、优选地,所述第三消音室和所述壳体之间存在第四间距,所述第四间距为5-20cm,例如可以是7cm、9cm、10cm、12cm、14cm、15cm、17cm或19cm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间距、第二间距、第三间距及第四间距,壳体、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之间并没有彼此贴合,使得相邻两室之间存在空气层,空气层不填充任何吸音材料,实现吸音降噪的功能。

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消声室包括第一消音壳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一消音壳内部的吸音材料。

20、优选地,所述第一消音壳的材质包括网状不锈钢。

21、优选地,所述第一消音壳为筒状结构。

22、优选地,所述第一消音壳的高度为15-30cm,例如可以是17cm、20cm、22cm、24cm、25cm、27cm、28cm或29cm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23、优选地,所述第一消音壳的直径为8-20cm,例如可以是10cm、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或19cm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2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消声室包括至少2个第二消音壳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二消音壳内部的吸音材料。

25、优选地,所述第二消音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不锈钢柱。

26、优选地,所述第二消音壳以壳体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27、优选地,所述第二消音壳的材质包括网状不锈钢。

28、优选地,所述第二消音壳为筒状结构。

29、优选地,所述第二消音壳的高度为15-22cm,例如可以是16cm、17cm、18cm、19cm、20cm、21cm或21.5cm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30、优选地,所述第二消音壳的直径为8-20cm,例如可以是10cm、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或19cm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3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消声室包括第三消音壳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三消音壳内部的吸音材料。

32、优选地,所述第三消音壳的材质包括网状不锈钢。

33、优选地,所述第三消音壳为筒状结构。

34、优选地,所述第三消音壳的高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消音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消音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筒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室、所述第二消声室和所述第三消声室竖直且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消音室之间存在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为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室包括第一消音壳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一消音壳内部的吸音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声室包括至少2个第二消音壳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二消音壳内部的吸音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声室包括第三消音壳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三消音壳内部的吸音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音壳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消音壳的高度差值为排气声波的半波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消音装置还包括防尘装置和隔音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不锈钢的孔径为0.2-0.4c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等静压装置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消音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消音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筒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室、所述第二消声室和所述第三消声室竖直且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消音室之间存在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为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口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室包括第一消音壳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一消音壳内部的吸音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军潘杰滕召伟曹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丰热等静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